在剛剛過去的5月,“新基礎設施建設”在政策規劃層麵被多次提及,釋放出了加快發展新基建的強烈信號。業界有評論認為,以5G、工業互聯網為核心的新基建建設與投資正在進入新一輪提速期,伴隨更多政策暖風,相關產業有望呈現出更高成長性。
據報道,5月23日國常會要求今年專項債8月底前基本使用到位,支持範圍擴大到新型基礎設施等。5月25日全國穩住經濟大盤電視電話會議指出將專項債券支持領域擴大到新型基礎設施、新能源項目。5月31日,國家發改委召開新聞發布會,解讀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的紮實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有關情況,其中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徐曉蘭表示,將引導基礎電信企業適度超前部署5G基站、大數據、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值得關注的是,除了政策有力支持新基建投入外,各地“新基建”建設與投資也按下“快進鍵”。據悉,5月10日,“東數西算”國家一體化大數據中心成渝樞紐節點樣板工程、西南地區最大的人工智能算力中心——成都智算中心正式上線,並已達到上線即飽和運營的狀態;貴州省集中開工重大項目360個,總投資2058.69億元,涉及多個科技創新和新型基礎設施項目;雲南省919個重大產業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3043億元,其中涉及數字經濟項目31個;5月23日,湖南省公布了2022年“數字新基建”100個標誌性項目,涵蓋5G建設及應用、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區塊鏈等行業領域,總投資額超207億元;5月24日,重慶市發展改革委發布數據顯示,為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重慶打出了政策“組合拳”等。
在各方推動之下,新基建受到投資市場期待,其中綠色和數字化將是新基建政策發力重點。有業內人士表示,從政策導向看,數字基礎設施和綠色能源基礎設施建設將進一步提速,特別是加快實施東數西算工程,強化能源布局聯動,建設綠色節能數據中心等,促使基礎設施建設朝著數字化、低碳化方向發展,為國家基礎設施體係的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
不過,與此同時,新基建的健康發展問題也引發各方重視。其中,避免重複建設、防止產能過剩成為政策實施要點。4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發文明確提出,要聚焦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精準有序實施一批既利當前、又利長遠的投資項目。“堅決不搞‘大水漫灌’。積極擴大有效投資,不是盲目鋪攤子、上項目。”
有專家表示,新基建是一項長期戰略,在全國整體規劃下,各地應因地製宜、因時施策,既要保持產業規劃的適度前瞻,又要避免各地項目集中上馬帶來的盲目、重複建設,避免設施空置、資源浪費。建議立足本地資源稟賦、產業結構和發展規劃,選擇不同的重點發展領域,打造一批標杆性應用場景,構建數字經濟差異化優勢,帶動地方經濟發展和社會轉型。
據中國信通院測算,新基建投入在“十四五”期間有望達到10萬億的規模。其中,算力基礎設施的重要性會不斷提升,算力每投入1元,將帶動3至4元的經濟產出。2021年我國IDC(互聯網數據中心)業務總收入達1500億元。據中信證券估算,未來我國IDC規模還將進一步提升,2022-2024年,複合年均增長率有望保持在24.8%左右。
銀河證券指出,2022年1-8月全國水泥累計產量13 55億噸,同比下降14 20%,較1-7月降幅持平,其中8月單月水泥產量1 88億噸,同比下降13 10%。
中新網8月25日電 據交通運輸部網站消息,交通運輸部、國家能源局、國家電網有限公司、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近日印發《加快推進公路沿。
央視網消息(焦點訪談):隨著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中心等技術的發展以及國家大力支持新基建的推進,這兩年,我們生活工作的城市,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