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发展阶段看,我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增长期转入中低速增长期;新时期的潜在增长率已由“十五”、“十一五”期间持续十年的超高速增长明显下降,今后再现20%以上的高速增长已不现实;从潜在增长率看,GDP年增长率估计在7~8%,机械工业相应的增长速度应该在10~15%。
从经济增长周期看,我国目前仍未走出“4万亿”投资带来的高涨期后的紧缩阶段,近年来“去库存”有较明显进展,但“去产能、去泡沫”的任务远未完成,并对回归正常发展仍有很大压力。从这一角度考察,现在对经济增速回升的预期不宜过高。
国际市场:
国际市场正在缓慢复苏。鉴于我国机械工业有自身独特的比较优势,尤其是民营机械企业近年来正在加快“走出去”的步伐,这一势头将有力地推动机械工业提高国际市场份额;因此对明后年机械产品出口温和增长可以抱有谨慎乐观的预期。
关于对需求结构变化趋势的分析——
明后年机械工业有望继续保持比较平稳而相对不高的增长态势,预计产销增长速度大体将处于10-15%之间,利润增长大体在10%左右,出口创汇增幅估计在5-10%之间。
对具体小行业而言,常规发电设备和输变电设备、冶金矿山设备、重型机械、普通机床等行业将继续处于需求低迷状态;高档机床、机器人及自动生产线需求将上扬;工程机械市场将有所回暖,由大起大落逐渐回归正常;汽车和农机产销增速将逐渐回落,但大型高端农机产品市场仍将较旺。
三、关于加快转型升级的思考
1、深刻认识市场环境的变化
从表象看,机械工业近两年的颓势是因为需求不旺,产能过剩;但这仅是表层原因,更深、也更本质的原因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已经发生深刻变化,但行业发展模式并未能随之而变化。
我国已由短缺经济转变为过剩经济;
市场已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
卖方市场主要矛盾是解决有无问题;
买方市场主要矛盾是解决好坏问题;
卖方市场主要靠扩大规模获取效益;
买方市场必须能人所不能才能发展;
支撑“十五”和“十一五”高速发展的市场基础,主要是高速工业化阶段井喷式爆发的巨大需求。是过猛的需求造就了特定时期的“短缺”现象。而短缺经济环境培育了典型的“卖方市场”。
在“卖方市场”中,市场的主要矛盾是解决“有无”问题,是作为“供方”的机械企业有没有足够大的产品生产和供应能力;而需方则往往是“饥不择食”,无法计较供方的产品质量和性能。
因此,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下,机械企业当务之急是提高生产效率和批量,主要考虑的是怎样才能获得更大的规模效益。在那种氛围下,外延扩张,不断新建厂房、复制生产和总装线就成为业内的普遍选择。这种发展模式已形成巨大惯性,从而埋下了今天困难的种子。
进入“十二五”以后,一方面我国工业化已由初中期转入中后期,井喷式的需求增长已转向常态增长;另一方面,在日益尖锐的资源和环境压力约束下,“科学发展观”越来越受到自上到下的认可,由追求“速度、规模”转向“质量、效益” 已形成社会共识。
在此背景下,需求总量的增长更加趋于理性;但与此同时,前十年超高速膨胀的产能已到释放期,“供给”能力大大增加。在这一增一减之间,“短缺”经济迅速转变为越来越严重的“过剩”经济。
过剩经济环境下,必然形成“买方市场”。
在“买方市场”下,主导权和话语权由机械企业转入用户方。用户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必然对产品性能、质量、操作方便性不断提高要求,同时货比多家,要求价格尽量优惠。
在“买方市场”下,矛盾的主要方面由解决“有无”转向“好坏”。
能否满足用户不断提高、日益多样化的要求,成为衡量“好坏”的唯一标准。也成为设备制造企业能否得到用户认可、最终争得稀缺订单的主要因素。
2、由追求“规模效益”转向追求“稀缺性效益”
在前面所述背景下,今天的机械企业必须由全力追求众多同行都能生产的产品的“规模效益”转向千方百计地获取以企业自身独特优势为支撑的“稀缺性效益”。
“稀缺性效益”来自于——
性能质量和性价比高人一筹的产品;
人所不能的工艺绝招;
比同行企业更精益的管理水平;
能力超群、品质卓异、眼光远大的人才队伍。
为此,机械企业必须转变外延扩张的习惯思维,致力于培育自身特有的核心竞争力。加大研发投入,重视试验条件建设和人力资源投入,提高产品和工艺的创新能力;积极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追求产品和生产过程的绿色化和国际化,提高企业的生产和营销管理的精益水平。
归根结底,应对进入“十二五”以来的严峻挑战,机械企业要更自觉地实施“主攻高端、夯实基础、创新驱动、两化融合、绿色为先”这五大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