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孔辉:汽车业应跳出合资怪圈

2007-08-17
   尽管汽车工业已经成为了我国目前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仍然缺乏民族汽车工业品牌。一方面中国汽车工业令人刮目相看,另一方面满街跑的都是洋品牌。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是否会重蹈巴西的“引进”模式?中国汽车能否走上“日韩”之路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10月13日,由中国工程院等单位主办的题为“中国汽车发展”的中国青年科技企业家管理论坛上,来自中国工程院的郭孔辉院士抨击了我国汽车业中普遍存在的合资怪圈。

    改革开放之前,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三十年一贯制”一直生产着属于国外三四十年代的产品——“老解放”。改革开放后,中国人在观念上开始发生变化,靠引进国外的资金与技术,使我国生产的轿车一下子跃上20世纪90年代的水平。但是从整体上看,在质量、品种和规模上与国外仍有很大差距,特别是自主发展的能力差距更大。这就造成了同类产品的一而再、再而三地接连引进,有的甚至是重复引进的局面。几经周折,但并未跳出“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怪圈。接着国企争相寻求外企合作,形成了“越依附越有利的联盟”。国家对合资的优惠政策使得天独厚的合资企业获得丰厚利润。使专一合资开始向多头合资转变。结果“引进-消化”政策却成了“只引进,不消化”的空头口号。使中方掉入了“缺乏能力-只能依赖-越依赖越缺乏能力-越缺乏能力越依赖……”的第二怪圈。

合资企业对外资的依赖性太大

    有人认为,近年来世界汽车工业,大兼并大重组已经成为趋势,于是主张中国不必搞什么“自主的汽车工业”。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由于资本和技术的引进,中国的汽车工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引进合资,我国的汽车制造能力从四五十年代的“解放牌水平”一下子提高到可以制造奥迪A6、帕萨特B5,别克等近代先进轿车的水平。问题是这些高水平的轿车往往在未达到基本国产化的预期目标时,就已经又落后了。

    据了解,“引进”“合资”的确迅速改变了我们制造能力的面貌,外国的品牌在中国市场上也的确具有名牌效应;但同时也使我们丧失了产品发展的主动权和开发技能,成为一种技术依赖型的企业。当初日本与韩国也都是从引进起步的,但他们能认真进行技术消化工作,创立自主品牌,通过艰苦的努力捍卫了本国的自主发展权和提高了产品自主开发能力。

    他认为,随着新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知识与技术资本”所占的比例势必越来越大。自主发展不等于搞闭门造车,争取合作不等于依赖,互利互惠的国际合作和企业间的合作是我们始终要争取的。但是千万不要以牺牲自己的发展权为代价。近年来中国汽车工业新崛起的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如奇瑞、长安、比亚迪、吉利等这些所谓的“土八路”将来都有可能成气候。

合资怪圈的症结主要是

只引进不消化

    针对“不是我们不想发展自主的汽车工业,而是因为我们与外国大公司的差距实在太大了,我们根本不可能与人平起平坐,更谈不上赶上人家”的说法,郭孔辉表示,如果自暴自弃,自毁前程,那就只好接受不平等的现实。

    郭孔辉强调,中国人最了解中国市场,这往往是外国人所缺乏的。在走向知识经济、全球经济重新洗牌的时机,只要自强不息,改变中国汽车工业在国际合作与分工中被动的局面是完全有可能的:一是努力主动争取双赢平等的国内外合作,充分利用国外物质与人才资源,努力形成有竞争力的自主品牌;二是通过创造自有知识的自主品牌,锻炼队伍,造就人才,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使我国汽车工业进入“创新-增长能力-再创新-进一步增长能力”的良性循环。只要坚持体制改革,坚持“引进-消化-创新”的路线,鼓励自主品牌,发扬创新精神,从技术的自主权逐渐演变为技术的主导权,实现从“装配制造的本土化”向“开发本土化”与“知识本土化”转变,力争尽快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中国的汽车工业就有进入良性循环的可能。

本篇稿件内容系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自第三方网站转载,行业企业、终端用户投稿。若对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将迅速给予回应并第一时间做出处理 (联系电话:010-84673349)。新闻投稿:news@lmjx.net

相关资讯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