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新型工业化:中联重科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

2007-08-16
       1992年,中联重科悄然挂牌成立,当时仅有8名科技人员,并以50万元借款起步。
  
  经过14年的发展,如今的中联重科总资产已超过40亿元,员工6600多人。2006年1—9月份完成销售收入34亿元。
  
  当年的“小院”已跻身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机械工业100强、世界工程机械50强之列,形成了与世界同行业强势品牌一争短长的竞争实力。
  
  “我们成功的核心就是始终没有放弃自主创新的主导权!”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说,当初跟中联同期进入混凝土输送泵的两家企业,沈阳一家引进德国技术的企业,已经破产,湖北建机引进日本技术,也宣告失败,而同在工程机械领域中联重科却迅速崛起。
  
  自主创新激活传统国企
  
  “依靠自主创新,中联重科形成了了持续壮大的发展势头,这也让我们有实力参与传统国企的改革、改组和改造,握指成拳,聚集能量。”詹纯新这样认为。
  
  中联重科兼并湖南机床厂、重组并购浦沅集团,均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中联重科以无形的企业文化融合带动企业有形的资产整合,导入了“淘汰你的人不是你的竞争者,而应是你自己”的全新观念;此外,中联重科植入企业新的机制和新的管理模式,依靠体制机制的创新,激活传统国企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使其重新焕发生机;三是整合了并购双方的人才、技术、市场、管理资源,形成了合力。
  
  在重组并购后的第一年,湖南机床厂各项经济指标均创历史新高,利润是原来的3倍;浦沅集团当年实现的利润超过重组并购前15年利润的总和。
  
  这两宗涉及人数过8000人的重组并购,不仅没有人员下岗,而且企业经济效益还快速提升,员工收入大幅提高,较好地处理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被业内称之为“中联模式”。
  
  自主创新完善产业链
  
  在自身规模化发展的同时,中联重科充分认识到,现代市场竞争不仅是企业与企业的竞争,更是产业链与产业链的竞争,健全自主创新的社会化协作体系,提高自主配套能力,是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环节,也是企业对地方经济发展、对社会的一种责任。
  
  中联重科从管理、技术、文化、资本等各方面整合了协作配套厂,将其纳入公司统一的供应链管理,加强对上游配套企业的辐射,发挥中联在产业链中的主体作用,打造产业集群,推动了行业生态链特别是本土配套企业的共同繁荣发展。
  
  目前,在中联周边形成了一个由上百家极具活力的中小配套企业形成的企业群体。中联重科配套厂湖南中立工程机械公司,已从当初几十人的乡镇作坊发展成为产值近亿元的长沙市利税大户,并安排农民工就业300多人。
  
  自主创新推动行业技术进步
  
  “作为有国家科研院所背景的企业,我们以引领行业技术进步为责任。”
  
  詹纯新认为,一是要把握行业技术进步方向,发挥好引领作用;二是要注重前瞻性技术、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的研究,发挥好推动行业科技持续进步的中坚作用;三是注重国家、行业标准的制订,发挥好标杆作用。
  
  以混凝土泵送机械为例,1992年前国内市场被国外产品垄断,在中联重科的带动下,国内生产厂家已达上百家之多,我国自主品牌产品不仅夺回95%以上的国内市场,而且已销往海外市场,拥有了与跨国公司抗衡的能力。
  
  目前,中联重科的专业技术人员占全体员工的40%以上,其中,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1人,国家和省部级中青年专家9人。自主创新让中联重科充分履行了引领行业技术进步的重要职责。近年来,先后主持、参与了300多项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制、修订,是178项有效标准的制、修订归口单位。先后完成重大科研和新产品课题645项,获国家143项,其中,“九五”、“十五”和“863”等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课题25项、专题55项。
  
  在引领行业科技水平整体提升的进程中,中联重科创造了许多的国内第一。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扑面而来的21世纪,中联重科通过技术、市场和资本的纽带,联结行业内骨干企业,整合资源、优化配置,大规模、高起点地推进和振兴中国机械装备行业的科技进步。

相关资讯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