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联重科“变形”记

2007-08-16
“至诚无息,博厚悠远。”走进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这8个字的院训。
  14年前,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8名科技人员,借款50万元,创办中联重科公司。从8人到10695人,从50万元资本金到81.5亿元总资产,从渴望每人赚回一台小彩电到年创利税12.6亿元,从白手起家到创造1329项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并实现产业化,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及其中联重科公司,以科研行业领先,利润行业第一,成为全国科研院所转制的成功典范。 
  突围:将科研融入市场
  1985年,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被列为首批转制科研院所之一。随着“事业费”逐步削减,全院500多人,被迫拆分成20多个承包单位,外出找米下锅。
  中联重科监事会主席龙国键回忆说:“那时候,名为对外有偿转让科技成果,其实只是贩卖技术图纸。图纸卖来卖去,价格越来越低;单位人心涣散,科研没有后劲。几年下来,研究院属下所有的承包单位,全成了包袱。”
  但得到长沙建机院技术支持的一些企业,却迅速崛起。山东方圆机械厂花1万元引进他们的技术图纸,一年就赚了上千万元,这让时任副院长的詹纯新猛然惊醒:“守着金饭碗讨饭吃,只怪自己不开窍。”
  “我们必须将科研成果转化成产业,实现以产业养科技、以科技促产业的良性循环,才有出路。”詹纯新说服另外7人,在众人疑虑的目光中,迈出了科技成果产业化艰难的第一步。
  找到了出路,并不意味着坦途。从背负亏空停产搞研发,从由中央直属下放地方到股份改造,从拆分多个专业化公司到“裂变”科研团队,中联重科在创业路途中跨越了太多的沟坎。
  在詹纯新的带领下,长沙建机院将科研融入市场,其巨大能量以中联重科为平台得以充分释放。他们在观念、体制、机制、管理、技术创新方面,在科研成果转化成生产力上,走在了全国科研院所的前面。
  聚能:给人才宽广舞台
  国内工程机械行业,群雄逐鹿,竞争激烈。中联重科能始终引领行业技术进步,其秘密在于拥有强大的、生生不息的科研人才团队。
  付玲,中联重科脱颖而出的一名科研新秀。2002年,做博士后的她,成了许多机械企业争抢的对象,她最终选择了中联。她说:“在中联,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舞台的焦点。这是我想要的!”
  中联重科的科研项目,实行内部招标制。先张榜,再选将,揭标要进行严格考核和答辩。不论职务、职称,只看有没有创意。付玲就通过这样的招标制成为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机组科研攻关项目的负责人,凡与该项目课题相关的事情,由她说了算。
  有这样宽松的科研环境和竞争的氛围,付玲不但有了激情,还来了灵感。如今,这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成套设备已问世,不仅比国外同类产品节省燃料三成多,还让老化的沥青可再生循环利用,实现了清洁施工。
  为留住人才、激励人才,中联重科不断创新机制。从2004年开始,他们依据《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将企业增值部分的35%,以股份形式奖励相关贡献者。这种将科技人员收入与市场挂钩的方式,大大增强了科研创新动力。
  如今,在中联重科,科技人员不再是一个个静态的蛹,而是蜕变成为一群纷飞的彩蝶,并引发出惊人的“蝴蝶效应”。
  创新:做行业技术领跑者
  在我国数以千计的科研院所中,像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这样有钱的不多。有人劝他们把钱拿去投资楼市甚至股市,他们从未动心,始终专注于本行。
  中联重科充分利用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流动工作站,每年将销售收入的5%—7%用于行业前瞻性技术、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的研究以及新产品的开发。
  作为引领我国工程机械行业技术进步的“领头雁”,中联重科坚持自主创新,在工程机械耐磨材料技术、机电液一体化控制技术等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先后主持了300多项国家、行业标准的制订、修订,并参与本行业国际标准的制订。
  中联重科从零起步,一直以年均增长率超过60%的速度发展,公司目前研制的10大类别、28个系列、168个品种的产品均有自主知识产权,是全球工程机械行业产品类别最丰富、产品链最完整的企业。2006年,中联重科实现的销售收入和利润中,新产品的贡献率超过了50%。
  5月初,世界工程机械行业权威杂志《建筑机械》评出了2006年度“世界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排行榜”,中联重科以销售额10.88亿美元名列第二十四位,国有资产迄今累计增值了200多倍。
  但詹纯新称自己“是一个永不满足的人”,担任研究院院长并兼任中联重科董事长的他,深知与世界同行巨头的差距。他表示,要借助产业发展的反哺和保障,促使研发的深度进一步增加,速度进一步加快。

相关资讯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