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轮胎出口企业面临严峻考验

2007-08-16
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轮胎行业也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从而推动了我国轮胎出口的大幅增长。据统计,2007年上半年,全国主要出口地轮胎出口数量增幅超过40%。但在出口数量猛增的同时,影响我国轮胎对外贸易的一些不利因素也正悄然出现:
  ——原材料价格的不断上涨。橡胶价格不断上涨,无疑给国内轮胎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成本压力。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前4个月进口天然胶价格涨幅为50%左右,合成胶涨幅为23%左右,而在我国轮胎企业所需的橡胶原料中,70%的天然胶和40%的合成胶都要依赖进口。不仅如此,其他原料诸如炭黑、氧化锌等进口原料的价格都有很大涨幅。另外,由此而来的运输、燃料等综合成本都在增加。
  ——我国废旧轮胎的回收率低,其中翻新利用率不足8%。轮胎生产厂商的设计、制造不考虑翻新是主要原因。大多数轮胎生产厂商没有建立出厂轮胎须达翻修标准的强制要求。开放市场,使国内外资本在轮胎行业自由竞争,从而提高效率,是发展经济应有之义;但提高资源利用率,规范产业健康发展,防止浪费,却是当务之急。
  ——国外行业巨头强势进入。近年来,由于我国对轮胎行业的外商投资比例限制有所放宽,国外轮胎巨头纷纷在华拓展业务,使轮胎市场竞争更为激烈。当前,法国米其林、日本普利司通、美国固特异等跨国公司在我国建立了20多家外商独资或外商控股企业。这些企业在国内轿车、轻卡子午胎市场以及高档子午胎市场上占有绝对统治地位,其中米其林一家就占有20%的市场份额。一些有实力的外资企业介入,会给中国企业带来示范作用。在激烈的竞争中,这种压力会为内资轮胎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树立自主品牌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出口轮胎屡遭反倾销。当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轮胎生产国和出口国,每年有三分之一的轮胎要出口。但是,除了出口量增长触动了一些大型跨国集团的利益之外,出口企业为了争夺海外市场,相互压价、恶性竞争的情况时有发生,导致中国轮胎企业频频遭受反倾销诉讼。
  委内瑞拉、秘鲁、印度、埃及、土耳其、南非等国都曾对中国出口轮胎提起反倾销调查。另外,部分国家开始设置更为严格的进口技术标准,我国的轮胎出口企业将面临更大的考验。
  针对上述问题,专家指出,轮胎生产企业必须树立和落实对外贸易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必须加快轮胎出口增长方式的转变。
  有关企业应当充分利用我国加工贸易政策,加大加工贸易业务量,积极开拓出口国际市场,提升质量、提高产品附加值的方向上来,增强出口产品竞争能力。相关部门应尽快建立出厂轮胎须达翻修标准的强制要求。
  国家则应开放市场,使国内外资本在轮胎行业自由竞争,从而提高效率,提高资源利用率,规范产业健康发展,防止浪费。
  对有关企业来说,还应树立品牌战略,学习国际轮胎生产大公司的先进技术和经验,研发自主品牌,练好“内功”,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国内轮胎企业要加大研发投入,大力倡导发展科技含量高、环保型轮胎等,加大生产安全、环保、高效、节能的高品质轮胎,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必须创立自主品牌,把实施名牌战略作为目前面临的主要课题;要加大广告宣传投入和市场营销力度,尽快把一批名优产品和品牌推向国际市场,以名牌开拓市场、占领市场。
  此外,还要积极预防和应对国外反倾销。进出口商会要充分发挥政府、企业间的桥梁作用和行业协调作用,要加强行业自律,避免恶性竞争,为企业经营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对国外出现的反倾销调查,及早引导、组织企业应诉,避免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