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机受益政策暖风 迎来黄金发展机遇

2007-10-10
       财政部日前发出通知称,自今年1月1日(以海关接受企业申报进口的日期为准)起,对国内企业为开发、制造大型全断面隧道掘进机而进口的部分关键零部件所缴纳的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实行先征后退,所退税款作为国家投资处理,转为国家资本金,主要用于企业新产品的研制生产以及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业内人士认为,这预示着大型全断面隧道掘进机(又名盾构机)行业即将迎来黄金发展机遇。 
  进口盾构机绝对垄断 
  专家介绍称,盾构机是装备制造业的标志性产品,也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隧道掘进超大型专用设备。   在中国日益重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今天,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国家发改委将全断面隧道掘进机列为国家“十五”、“十一五”的重大研发项目。有关人士预测,至2010年,全国大约需要500台左右的盾构机。按照国际市场每台盾构机400-600万美元的价格计算,这一领域的潜在市场高达150亿-225亿元。因此,加速发展我国隧道掘进机的研发及产业化势在必行。 
  据了解,由于隧道掘进机的制造工艺复杂,技术附加值高,目前国际上只有德国、美国、日本、法国、加拿大等少数几个国家的企业具有能力生产,且造价高昂。隧道掘进机制造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内工程所用的机器主要依赖进口。在国内的隧道建设中,德国和日本在中国的隧道掘进机市场占有率高达95%以上,处于绝对垄断地位。业内人士指出,若不及早改变这一现状,就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在地下工程建设中,面临高额施工成本和技术上受制于外企的尴尬境地。 
  政策助推国产盾构机发展 
  为了促进国产盾构机的发展,2006年下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文件将“满足铁路、水利工程,城市轨道建设项目的需要,加快大断面岩石掘进机等大型施工机械的研制,尽快掌握关键设备制造技术”列入16项重大技术装备之一。 
  目前,中铁隧道集团与上海隧道股份(600820)是国家“863”隧道掘进机产业化基地,在隧道掘进机产业化和自主开发方面已经走在国内前列。德国海瑞克公司于2003年4月与广重合资成立了广州海瑞克隧道机械有限公司,形成了年组装20台隧道掘进机的能力。今年7月27日,由沈阳重型机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沈阳矿山机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合并重组而来的北方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以绝对控股的方式,成功并购了德国维尔特控股公司/法国NFM公司。这场跨国并购使北方重工不仅拥有了世界知名的隧道掘进设备品牌,而且也拥有了世界先进的全系列隧道掘进设备的核心技术。 
  尽管在中国,盾构机已经实现了自主研发生产,但是从生产批量和高端技术上仍然无法满足国内隧道工程建设的需要和施工要求,尤其对大直径盾构机的制造能力尚不具备。 
  据专家介绍,隧道掘进机是根据隧道施工对象“量身定做”的,不同于常规的大型设备,其核心技术不在于设备本身的机电工业设计,而在于设备如何适用于各类工程地质,需要在长期的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反复探索,才能形成一套针对不同地质条件的隧道掘进机设计理论、模拟试验方法和系统的经验数据,因此需要几十年以上的工程施工经验和对地质情况的理解。由于国内制造工厂的工业设计人员具备地质经验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在短期内不能完成隧道掘进机的总体设计。因此,国内制造工厂独立制造方式至少在10年内不能制造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盾构。与国外合作将是较好办法。对进口税收实行先征后退的政策必将助推国产盾构机的发展。 
  这是继财政部调整喷气织机和自动络筒机及其零部件进口税收政策后为落实“国务院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有关进口税收政策”的一项措施。 
  业内人士分析称,这些政策的出台标志着酝酿已久的振兴国内装备制造业进口税收优惠政策进入了实质性实施阶段。其他相关装备的进口税收优惠政策今后将陆续出台。

相关资讯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