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不利因素制约我国塔式起重机的出口
一、我国塔机出口的有利因素
首先,我国塔机供货周期短,价格低。
其次,近几年我国塔机出口发展速度很快,中国企业正越来越多地影响着国际塔机市场的格局。2006年年初,中联重科总价值7000万元、总计79台套塔机产品一次性出口非洲安哥拉,创下我国塔机产品出口金额和数量之最;近年来,中联重科、川建、永茂、沈阳建机等国内主要塔机生产商陆续出口到西欧、美洲、澳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同时在海湾地区、印度等地占领了一定的市场。
第三,政府加强起重机械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和总体规划。提供产业发展政策信息服务和咨询,完善起重机械市场体系并与国际市场体系接轨,提供产业发展的公平环境,支持国内外产业间的资源整合,培育世界级的中国起重机械品牌企业。
第四,部分企业已形成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技术、管理和销售网络等核心资源,创立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培养并建立高素质的外贸队伍和国际经营人才队伍,建立中东、美洲、非洲、东南亚及欧洲的代理商网络。在产品质量方面,尽心为客户着想,对整机配置实行全方位的优化设计,提高整机的可靠性。
第五,行业组织加快建立自律
协调机制。加强产品进入“主流市场”的认证,包括欧盟CE认证、俄罗斯GOST认证和美国安全标准认证,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制止低价恶性竞争,保护知识产权,积极应对贸易摩擦等。
二、塔机出口的制约因素
(1)首要的制约因素。
首先,我国塔机生产厂商在国际市场上没有形成品牌。一些国际知名塔机企业都经过了几十年的市场磨炼,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自己的品牌声誉。就品牌建设方面,我国塔机企业还需进一步的努力。
其次,我国塔机质量与国际化大公司的同类产品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再次,就是售后服务问题。我国塔机企业对于跨国培训当地代理商和用户的力度明显不足,部分代理商自我售后服务的能力较差。代理商作为连接厂家与用户的桥梁,对推动塔机行业的繁荣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应积极推行代理售后体制。
(2)常识和意识的制约因素。
国内企业对国际先进标准(FEM1.001,prEN14439,ISO起重机相关标准等)、当地(国家和地区)的标准和环境,包括产品标准、认证要求、当地行业水平、气温、电源、经济水平、政府管理水平等方面,均不熟悉。
我国企业对以人为本的安全意识、服务意识与先进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如塔机电器柜的布置没有充分考虑人的因素,造成操作、维修不便;各种警示标志粘贴位置不当,未起到该有的安全警示作用;再如各种防护设施的设计和设置要么可达性差,要么外形不美观。此类问题的解决并不需要增加过多地成本,往往是因为以人为本的安全意识淡薄而被忽视。
(3)运输的制约因素(没有考虑集装箱运输)。
包装设计差,甚至没有包装设计,汽车运输、进出集装箱时因搬运和吊装过程中的碰撞、磨损等原因造成部分零部件变形损坏。
部分工件没有吊点,如起重臂、行走底架撑杆等,这类构件几何尺寸较大,不便运输与安装;部分工件设计有吊点但吊点位置设计不合理,起吊后工件不平衡或不便安装,多次起吊后局部涂装又受损坏。
起重臂、标准节等结构件的截面尺寸和长度尺寸设计不合理,以往只考虑内陆运输和安装的便捷,目前采用海运装箱,要么不能装入标准集装箱,要么标准箱装不满,空间浪费大,造成运输成本增大。如将起重臂长度设计成名义尺寸6m(实际长度大于6m,6m只好是标准角钢定尺,省料),20尺的集装箱装不下,40尺的集装箱又太空。
没有片式标准节、片式爬升架、分体下支座设计,标准箱装不下,要用昂贵的开顶箱、平板箱。
(4)随机文件的制约因素。
随机文件数据少,图形少,译文难懂,保养周期和保养点不明确,不能很好地指导用户使用。零件图册更新不及时(设计更改频繁),影响配件的正确供应。
(5)基础工业的制约因素。
我国钢材基础薄弱。高强度钢种少,低温性能好的C级、D级以上的钢种少,直接制约出口面的扩大。电器控制元件依赖国际著名品牌,价格高,部分抵消了我国塔机的价格优势。
(6)配件库的制约因素。
我国塔机配件库设置不完善。解决此问题可考虑在出口地区进行销售重点突破,忌遍地开花。同时,尽量采用在当地能购买到的品牌配件,虽然此举成本有所提高,但不乏是解决出口量不大的配件问题的有效办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