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特彼勒兴奋的30年
华夏证券的分析师刘锦智告诉《中国投资》,工程机械行业在2007年开始升温,在2008年还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势头,以挖掘机为例,增长尤为迅速。这也令外资厂商兴趣日益浓厚。
2007年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挖掘机分会的统计数据显示,参加该分会CEMA挖掘机销售统计的国内主要20家挖掘机制造公司2007年4月份销量再次突破万台,总计销售10293台,较2006年同期增长超过4成。
因此,该行业的高端品牌如卡特彼勒、沃尔沃、戴纳派克等国外品牌正在纷纷利用各种投资方式加速渗透国内市场,使得该行业的市场份额正在处于不断变化中,竞争异常激烈,同时这些外资企业,已将产品延伸至装载机、推土机及平地机等铲土运输机械,工程起重机械、压实及路面机械等其他工程机械行业,并获益颇丰。
外资觊觎的丰厚市场
“在这30年过程中,我们有幸能够帮助中国的经济有所发展。对卡特彼勒来说这是令人兴奋的30年!”卡特彼勒董事长兼CEO欧文斯说。
虽然早在1975年,卡特彼勒在中国出售了第一台产品,并于1978年在北京开设了办事处,但是直到80年代,卡特彼勒才开始重视中国这个潜在的市场。
1983年,欧文斯以卡特彼勒的高管身份第一次来到中国,就感到非常兴奋,他们看到:当时中国基本上没有现代化的设施,机械制造与西方国家相比落后平均30年!而这时中国的改革开放带来发展契机,百废待兴,工程机械的需求必然会迅速增加。于是,卡特彼勒决定将产品打入中国市场,
最初,卡特彼勒和北京的政府建立起了合作关系,设立了一个零部件的配送中心,这是西方公司中最早的配送中心。同时,卡特彼勒与机械工业部合作,向中国的11家工厂提供相关机械制造技术。
事实上,卡特彼勒所擅长的挖掘机械属于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行业,日前国内的挖掘机械80%以上的市场已被外资和进口产品垄断。
另外,压实与路面机械行业属于中上等技术含量的行业,国内的徐工在静碾压路机有优势,而液压振动压路机则基本上被外资企业如徐州的卡特彼勒、无锡的英格索兰、天津戴纳派克及廊坊维特根等公司垄断,在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及高速公路的施工现场,外资品牌的压路机是首选产品。
很快,从贸易获得的利润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卡特彼勒,在90年代,随着本地化生产战略的制定,卡特彼勒加快了中国业务发展,在北京成立了卡特彼勒投资有限公司,并着手开始在中国本地生产其产品。
1995年,卡特彼勒与徐州工程机械集团共同设立了一家合资企业。这家合资公司目前已经成为其在中国的旗舰厂。此后,卡特彼勒公司陆续在中国建立了11个生产基地、2个研发中心和1个培训中心。 [page]
2006年11月,卡特彼勒亚太运营总部正式从日本东京迁到中国北京。亚太区的运营业务是卡特彼勒业务模式的关键组成部分。该举措表明中国对于卡特彼勒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同年6月,作为卡特彼勒在中国生产核心产品的首家全资公司,卡特彼勒路面机械(徐州)有限公司(CPPX)正式投产。目前,CPPX工厂生产铺路机、冷铣刨机和单钢轮振动压路机。除了中国客户外,CPPX还向亚太区、非洲、中东和独联体国家供应路面机械。
然而,这些动向并未受到广泛关注,相反,一起并购案曾引起了行业内外以及政府高层的关注,那就是卡特彼勒对中国工程机械老大徐工科技的并购案。此外,中国机械行业内也在盛传,厦工集团曾就并购事宜与卡特彼勒公司进行谈判。除厦工外,上柴、广西柳州工程机械集团、河北宣化工程机械集团等也成为卡特彼勒在华并购的对象。
虽然卡特彼勒在中国被广为所知的形象是“并购大鳄”,但事实上,除了山工以外没有其他的成功并购事件。
2005年3月,卡特彼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和卡特彼勒(香港)有限公司分别出资130.8万元人民币和43.6万元人民币,以股权并购方式获得山东山工机械有限公司30%和10%的股权,成立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今年2月份,卡特彼勒收购山工机械剩余60%股权获得商务部批准。
相反,更多的绿地投资正在随着整体战略布局的展开而深入。2007年5月,卡特彼勒设在中国无锡的新生产基地启动。它将成为卡特彼勒独资公司 ——卡特彼勒(中国)机械零部件有限公司(CCMC) 的所在地。
2007年8月,卡特彼勒宣布计划在中国江苏省无锡市生产一流的中小型柴油发动机。计划在无锡集中研发能够满足中国用户及其他用户的排放标准的发动机,同时考虑将另外一款中型发动机在无锡投入生产,将其用于卡特彼勒的核心工程设备,应用于海洋平台的发电机组,并将销售给农业和其他工业设备生产商。
除核心机器、发动机和零部件生产基地之外,卡特彼勒在中国进行了整体业务的全面布局:物流、再制造、融资租赁、培训、市场营销和研发。
其中,卡特彼勒在上海建设的再制造中心成为首家外商独资的再制造企业,而2005年5月,卡特彼勒在山东省青岛市建立了产品及工艺研发中心。该研发中心将支持卡特彼勒在华设立的多家生产企业。之前,卡特彼勒还在徐州于2003年建立了一家设计中心,致力于产品改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