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全柴:科技创新引领企业发展

2008-08-01
     近日,记者在安徽全柴集团采访获悉,全柴开发的4D22E、4D25、4D26系列国Ⅲ型车用柴油机已通过环保公告,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填补了国内该档机型的空白。这标志着全柴集团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又迈出坚实的一步。 

  近几年来,全柴集团重视科技投入,把科技创新作为企业的生命之源,建立创新机制,培养创新队伍,努力提高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实现了以创新驱动企业发展的转变。截至2007年底,生产柴油机31万多台,其中多缸机18.39万台,实现利税1.05亿元,是2002年利税的6倍多。今年1—6月,生产多缸机12.85万台,同比增长38%,实现销售收入6.5亿元,利税6329万元。

  全柴集团是安徽省全椒县一家集研发、生产、经营、外贸、投资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主营内燃机、新型化学建材、汽车内饰件、发动机铸件等,具有年产30万台多缸柴油发动机、50万台单缸柴油机、2万吨塑料管材和20万套汽车内饰件的产销能力,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非洲等市场。目前,全柴已是内燃机行业较具竞争力的知名品牌。

  全柴先后投入近6亿元资金对铸造线、装配线、试机线、新产品开发检验等进行了全方位的技术改造,建立了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加工、装配生产线,其中关键设备全部从国外引进,大大提高了装备水平。目前全柴已拥有柴油机铸造线、柔性加工线和装配试车生产线以及塑料管材生产线等20余条。为了提高企业整体的运行效率,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先后投资2000多万元构建了企业计算机网络平台,实现了管理手段的信息化,为企业的经营决策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为成功推进产品结构调整与升级,全柴积极加强产品的自主研发和对外技术合作,企业研发资金已占到销售收入的3%。公司相继完成完善了一系列具有完全知识产权、满足汽车和收割机拖拉机和工程机械配套柴油机的研发。为适应国家有关政策要求,全柴采用国际先进的电控、高压共轨、增压中冷等技术,率先开发4D22E、4D25、4D26系列国Ⅲ机型,已通过环保公告,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填补了国内该档机型的空白,产品的动力性、经济性和可靠性较同类国Ⅱ机型有明显改善。国Ⅲ系列小缸径车用柴油发动机率先研发成功为全柴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了主动权。除原主配套汽车企业体系外,南汽等知名汽车企业也纷纷看好全柴国Ⅲ发动机资源,主动来公司洽谈配套事宜。全柴有关人士透露,2009年国Ⅲ系列车用柴油机可形成年产5万台批量生产能力,预计新增销售收入10亿元。此外,为满足2010年汽车欧Ⅳ标准实施,全柴又启动了QC100E欧Ⅳ排放柴油机项目与QC25E欧Ⅳ柴油机项目。

  经过努力,全柴具备了车用动力的自主研发和生产能力。全柴还抓住汽车工业快速发展的机遇,集中优势资源与北汽福田建立战略联盟关系,在“单缸机保吃饭,多缸机求发展”的战略思想指导下,进行产品结构调整,由农用向车用转变,生产轻型汽车柴油发动机。与北汽福田的战略联盟提升了全柴的市场竞争和适应能力,全柴车用柴油机的产销量连年增长,2004年车用柴油机的产销量超过10万台,2006年车用柴油机的产销量近18万台,实现了产品结构由农用向车用的成功转变。

相关资讯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