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柴集团:中国动力的自我超越

玉柴 2009-12-08
     在广西玉柴机器集团有限公司的网站上,有这样一段话:“玉柴的发展历史,是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是一部宏大厚重、优美抒情的史诗,每一个章节,都写下了中国动力发展的轨迹,每一个细节,都体现了玉柴人对责任和使命的努力追求。”
  
危机之年迎大考
  始于去年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让中国发动机行业感受到了发展的瑟瑟寒风。作为中国最大的内燃机生产基地,玉柴在这一危机之年书写怎样的历史?
  岁末将至,玉柴集团交出了一份振奋人心的答卷:1—10月,集团销售收入达到220.63亿元,同比增长20.21%,销售收入已超过去年全年209.88亿元的总额。其中发动机板块实现柴油机销售57万台,同比增长15.28%,也超过去年55万台的总和。
  对玉柴集团来说,数字背后所蕴涵的意义不仅仅是量的突破,更是企业信念和意志的突破。在危机面前,玉柴实现了自我超越和升华,创造了自己和行业的新高度。
    
“危”中求“机”的信念
  浙江临海海宏集团,一家有着30年历史的老牌国有企业。
  2008年11月底,这家以生产液压件知名的企业迎来了“新老板”——玉柴委派的海宏集团董事长陈春强履任。
  在此之前,玉柴顺利完成了股权变更工商登记,正式入主海宏。
  和很多企业一样,2008年年末,玉柴集团也遭遇了国际金融危机和市场危机的双重挑战,伴随着国内14家柴油发动机主要企业在2008年四季度销售大幅走跌,玉柴也遭遇寒冬。
  在严酷的经济寒流面前,很多企业都不敢“轻举妄动”。然而,玉柴却选择这样的时机“主动出击”——进入液压件行业。
  “我们要用战略经营眼光去应对冬天,更要超前去考虑企业的明天。”玉柴集团公司董事局主席晏平这样解读兼并。
  “冬天”与“明天”之着眼,凸显玉柴人过人的胆识和笑对未来的信心。
  今年1月13日,在美丽的绿城南宁,玉柴召开玉柴机器2009年新闻发布暨营销服务大会,向供应商、主机厂、服务商、终端客户等传递着2009年的主题:“坚定信心,同舟共济,转危为机,决胜终端。”
  在2009年的新春寄语中,晏平这样与玉柴17000多名员工共勉:“危机中,弱者将因经受不住冲击而沉沦;强者必将危中取机应时崛起!”
  “危机中既有危险,也有机遇,危险与机遇是可以转化的,只要信心坚定、措施得力、方法得当,就能把危机转化为发展的机遇。”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玉柴出台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建立集团战略管理体系,继续深化集团内部产业结构调整,拓展外部融资渠道,主动抢占市场先机,加快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引进和培养高端人才,提高企业竞争实力……
  多管齐下,很快让玉柴提前迎来了“春天”。
  今年年初,金融危机的影响尚未见底,但作为中国发动机行业的龙头企业,玉柴1月底就开始走出低谷,2月起就出现旺销局面,市场订单迅速攀升:1月,玉柴接到订单2万多台,2月达5万台,创历史同期订单数量之最,环比增长翻一番,同比增长超20%。
  “危”与“机”之间,很多时候仅仅是一线之隔。
  在金融危机面前,“危”与“机”的转换,让人看到了玉柴人面对危机与挑战的那份刚毅和从容。客观冷静辩证地思考“危”与“机”,实现转“危”为“机”,犹如冰冷寒流中的希望之火,点燃了玉柴的汹汹发展之势。
     
由“内”及“外”的智慧
  2008年11月,玉柴将所持有的广西玉林玉柴达业机械配件有限公司55%国有股权挂牌转让。
  在今年2月至3月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玉柴股份公司发动机二厂车机总成工段在没有增加设备和人员的情况下,不断创新管理思维,变苦干为巧干,从450台开始闯关,循序渐进,连闯8关,产能提升超过50%。
  这两件看起来毫不相干的事却有着一个共同的主题:内练外筑、蓄力发展。
  面对“黑云压境”,玉柴提出了今年的8字经营方针,其内涵就是要苦练内功提升实力,构筑市场培育增长点,聚集合力蓄势待发。
  为了“苦练内功”,玉柴做起了“加减法”。
  所谓“减法”,就是优化产业结构,剥离与主业关联度低、规模小、科技含量不高的产业,国有股份从达业、纸品、服装等9家子公司完全退出。
  同时,在节能减排和科技进步上,持续实施降低成本工程:全面统筹预算安排,确保生产经营健康安全;加强项目建设全程监督和检查,把有限资金集中到生产经营上,防止战线过长,资金链断裂。
  除了做好“减法”外,玉柴还努力做好“加法”。
  所谓加法,就是在技术质量上开展“突破产品危机”特别行动,有针对性地开发市场需求产品。在企业内部管理上,展开技师带徒、工人练兵、比武活动。在拓宽融资渠道上,通过加强、深化与国开行合作,积极拓展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拓宽融资渠道。
  在“内功”的有力支撑下,进入下半年以来,玉柴的发展开始“风生水起”:首台船用发动机在四川资阳下线、厦门玉柴发动机有限公司装试线正式投产、玉柴联合动力6K厂房工程在安徽芜湖开工、珠海玉柴船舶与瑞士瓦锡兰公司开展技术合作……一个历经磨练、淬火成长的玉柴迈入更加稳健发展的轨道。
  由“内”才能及“外”,惟有“苦练内功”才能搏击外部的市场风雨。
  山城重庆,公交状况特殊,传统发动机很难适应这里的特殊路况。
  在接到玉柴重庆办事处的反馈之后,玉柴的技术人员专程到重庆做实验,搜集路况信息并做参数调整。玉柴重庆办事处主任吴岗松深有感触地说:“正是以技术、品质、服务为核心的内功比拼,才使得玉柴机器得以大批量进入重庆市场。”
  在“内功”的保障下,玉柴营销团队快速反应,加强与重点客户的合作,与主机厂、经销商、服务体系内外高度协同,把握终端市场。
  玉柴机器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古堂生表示:“通过苦练内功,玉柴有效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实力,为实现转危为机提供强力支撑。”
  苦练内功,提升竞争能力,这是一种思维方式和方法的精神境界。
  危机来袭,何以“内功”为先?玉柴人明白:归根结底成败的决定因素在于自己。金融危机面前,企业最好的“护身符”就是练好内功,只有加强管理、练好内功,才是企业长盛不衰的永恒主题。
    
“无”中生“有”的精彩
  南国大地,阳春三月,农村到处机鸣牛叫,一派繁忙的春耕景象。
  3月4日,1000台披着喜气洋洋大红花的耕整机从玉柴动力公司新厂房发运,迈上下乡惠民的征程。
  1000台,看似数目虽小,却意义重大。
  在耕整机发运现场,玉柴集团公司总工程师、动力公司董事长李汉阳表示,这批农机虽然只有1000台,但它是个良好的开端,将极大促进玉柴农机业务板块的发展。
  这是一条明显的分界线——2008年9月之前,玉柴单月最高销量曾达5万多台;2008年9月,全球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玉柴的发动机销量一路下降:28000台、20000台……
  解决产品积压,市场出路在哪里?
  长期以来,玉柴一直致力于为国内汽车、工程机械生产配套动力。由于农业机械的附加值较低,玉柴以往在这个领域几乎是一片空白。
  面对新的经济形势,根据市场变化,玉柴经过大量调研,发现农村市场潜力巨大。玉柴人仔细地算了一笔账:“2008年,全国农机具补贴为40亿元,2009年增加到100亿元。农民每购买一台农机具,平均补贴近30%。按照目前玉柴农机市场占有率达40%测算,全国市场每月将给玉柴带来5亿元的增量。”
  为此,玉柴及时抓住国家施行4万亿规模拉动内需刺激经济发展的政策、农机具补贴政策、燃油税政策、公路计重收费政策的实施和发展、汽车振兴计划等机遇,适时调整产品结构,加紧产品转型,大力开发农机产品。此外,针对燃油税政策、公路计重收费政策的实施,玉柴产品开发朝低价位、轻量化、节油型方向转变。
  从城市到乡村,预示着玉柴朝着一个全新的方向奔跑。
  “紧紧抓住‘乡下’‘海外’两个市场是玉柴构筑市场增长点的举措之一。”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晏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向世界奔跑,是玉柴努力的另一个方向
  2月17日,玉柴与俄罗斯经销企业签订了1000万美元的发动机产品供销总协议,首次实现发动机单机产品批量出口俄罗斯。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发动机行业同样受到打击,而玉柴产品的性价比优势则充分凸显。抓住产品在中东、非洲、东南亚、中南美洲等国际市场具有的性价比优势,玉柴主动出击海外。
  1—10月,玉柴仅出口东盟国家柴油发动机就达11600多台,较去年同期增加25%,出口金额5.48亿元人民币;玉柴专用汽车公司出口额则达135.16万美元,同比增长20%。
  不仅农机市场和海外市场,下半年玉柴在重机市场也全面拓展:玉柴6L、6M重卡发动机逐渐形成了“1+1>2”的产品整合优势,满足了更多细分市场的需求。YC6L发动机锁定轻量化公路重卡,而YC6M发动机慢慢改变了重卡用户的使用习惯,让越来越多的用户从使用中速低油耗发动机向低速低油耗发动机转变。
  “乡下”“海外”和“重机”等多个轮子驱动,让玉柴生产车间再现忙碌的喜人景象。
  在全球发动机行业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何以生存和发展?玉柴人冷静分析,准确判断,关注市场个性,科学地细分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开辟了一片市场的新天地。

玉柴设备推荐

相关资讯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