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重工发展路径探秘:创新驱动内生增长

三一重工 2011-02-17
        虽然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已落下帷幕,然而关于科技创新的话题仍在延续,尤其是以三一重工(行情,资讯)为代表的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通过自主创新振兴民族工业改变世界市场格局所引来的思考。

  三一重工的“工程机械技术创新平台”在“企业技术创新工程”奖项评选中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这是继2005年“混凝土泵送关键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后,三一重工在国家级科技奖项上的又一重要斩获。全国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企业仅21家,而三一重工是工程机械行业中唯一的获奖企业。

  三一重工作为民营企业始终坚持走自主创新的道路,在国企林立的夹缝中异军突起,成为行业科技创新的领跑者。记者近日专程走访了三一重工,力求再现三一重工自主创新之路径。

  创新之始:

  竞争“逼出”自主创新

  三一重工创立于上世纪90年代,工程机械行业处于洋品牌肆虐时期,原装进口占据了95%以上的国内市场。当时企业技术发展的路线无外乎两条:其一,采取“拿来主义”,即引进国外技术;其二,依葫芦画瓢,走模仿路线。

  三一重工首席科学家、首届全国十佳科技工作者易小刚回忆道:“我们也试过技术引进,但是别人看不上我们。而模仿永远只能跟在别人后面走,不可能做到世界一流,因此只能逼得我们自主创新。”

  三一在技术引进上遭遇闭门羹后,深刻认识到中国装备制造业落后和受制于人的根本原因,三一掌门人梁稳根提出:“与其引进技术跟在人家后面亦步亦趋,沦为"生产车间",不如另辟蹊径,以自我创新掌握发展主动权。”

  关键零部件依赖进口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发展的瓶颈。如拖泵上的核心零部件集流阀组以前由日本一家企业提供,然而这家企业自己也生产拖泵整机,在三一的拖泵成为它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时,日本企业便扼住供货咽喉,通过抑制供货量来削减三一整机生产的数量。

  易小刚不甘心受制于人,随即组织研发团队展开了一场集流阀组的集中攻坚战。不到一个月,一个工作原理与日本产品完全不同的集流阀组设计出来了并应用到自己的混凝土拖泵上。1995年底,三一60A拖泵调试下线。当时一台产品售价在50万元左右,毛利高达50%。1998年,三一拖泵产品的年收入超过2亿元,德国大象的进口产品不再是市场的主流,三一由此在工程机械行业站稳了脚跟。

  “自主创新并不是很难的事情,而且自己制造成本低,这是我们第一次尝到甜头。”易小刚回忆当时的情况,言语中仍透露着成功的喜悦。

  创新之旅:

  打破恐惧,大胆创新

  在采访中,易小刚的一些独到见解映射出三一创新文化的精髓。“在中国的课堂里,讲到某项技术的时候,总是说国外是什么水平,我们是什么水平,我们与人相差甚远。长期以来,就形成中国人自卑的心理,总认为技不如人。所以我们的创新思维很不活跃,大家都是在一种畏畏缩缩的心理下工作,总认为国外的东西就是最先进的,就是唯一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研发人员最需要的是信心。”易小刚一针见血的指出了中国技术创新的弊病。

  在三一重工的研发团队中有两条禁语:“因为国外是这么设计,所以我也这么设计”,“国外没这么做,所以我没这么做”。

  “创新必然有成功亦有失败,我们从不因研发人员在创新过程中失败了而处罚他,即便这个失败让公司蒙受巨大的损失。”易小刚进一步提出“打破恐惧,大胆创新”,并将其作为研发团队的宗旨。

  在创新文化的潜移默化下,三一的研发人员提振了信心,思维方式也从条条框框中解放出来,整个团队的创新能力得以最大化的激发。

  在科技创新这个强大推进器的驱动下,“中国泵王”、“混凝土机械行业老大”等美誉接踵而来,三一重工的销售收入从2000年的3.9亿元跃升至2009年的164亿元,销售利润从1.8亿元提升至26亿元。

  三一重工通过科技创新获得了高额的利润回报,同时公司每年投入销售收入的5%反哺科研,形成良性循环。易小刚笑称:“一年投入几十亿进行研发,其他的企业舍不得,其实研发投资的回报率才是最高的。”

  他给记者举了个例子。泵车材料中需要一种高强度钢板,抗压强度要达到1400MPa,国内的这种材料抗压强度最高只能达到800MPa,因此只能依赖进口。供货商甚至放出豪言:“我们供多少货,你们就只能生产多少台泵车。”

  易小刚憋着这口闷气,决定自主研发。而对于学液压出身的他,材料学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为了研发这个材料,易小刚在高温热处理车间守了一个夏天,即便条件如此艰苦,他回忆当时的心情仍是“像父亲等待即将降生的儿女一样的焦急与喜悦”。最终,抗压强度1400MPa的高强度钢板研发成功,制造成本仅8000元/吨,而之前进口需要28000元/吨。以三一年需求量60000吨计算,节约了12亿元。

  创新之果:

  面朝世界竞争引领行业发展

  三一通过自我创新引领了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振兴,极大的颠覆了市场的格局。在国内,国产品牌市场占有率从1999年的5%跃升到2009年的95%,三一品牌达到了59.35%;在国外,国产品牌市场占有率从0跃升到2009年的25%,三一品牌达到了15%。目前,中国工程机械产业规模已进入世界前三位,是我国最具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之一。

  在工程机械行业崛起的同时,兼并重组之风盛行,然而三一却静下心来,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道路。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说:“收购国内企业存在道德和法律风险;收购境外企业成本很高,财务风险大,我们寻求的是发展稳健与道德之间的结合点。因此,我们坚持自我创新,利用科技和人才加快发展,加大广义上的科技投入,并与中国的比较优势相结合。”

  三一重工通过自主创新积累自身资本的同时,力求为股东创造最大价值回报。近期,波士顿咨询公司公布了一个前五年全球712家上市公司对股东回报的排名榜,三一排名全球第五,中国第二。

  向文波继而说道:“三一的发展不是靠挖人不是靠偷技术来的,是靠创新来的;三一的发展和良好的业绩不是靠恶性竞争来的,是靠良性竞争、理性竞争、规范竞争争得来的;三一的竞争也不是靠体制的优势靠占国家的便宜得来的,每一砖一瓦都是靠自己赚来的。他进一步强调:“我们的竞争对手不在国内,而在国外。”

  在凭借自主创新占据国内工程机械行业半壁江山的基础上,三一重工现在又有了更高的战略目标,易小刚称:“要在2015年以前把三一的混凝土机械做到除中国市场以外的第一。”目前,三一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海外市场的排兵布阵。

  从创立之时的无名小卒到如今名声鹤立的国际化大企业,三一重工的发展速度让世界工程机械巨头都感到震惊,2009年,三一重工超过德国的普茨迈斯特,成为混凝土泵领域的全球冠军。

  世界顶级管理大师赫尔曼·西蒙在1月28日英国《金融时报》撰稿:《中国制造VS德国制造》一文中提及了他访问三一重工后的感想:“三一重工是一家很有潜力的隐形冠军,它代表着未来的方向。”同时他认为,由于以三一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在中国和新兴市场的强大影响力,德国企业也已为即将到来的竞争做好了准备。

  然而不止德国的竞争者为三一重工的影响力所震慑,美国的卡特彼勒、日本的小松等世界级工程机械企业也纷纷将三一重工列为未来5年最主要的竞争对手。

  纵观中国制造业,不少行业仍处在外资品牌纵横天下,国产品牌生存艰难的窘迫境地。例如,汽车行业的品牌竞争颓势,家电行业的核心技术缺失,服装行业的贴牌生产困局等等,不胜枚举。回顾工程机械行业的振兴之路,自主创新才是民族工业崛起的制胜法宝。

  科技支撑发展,创新引领未来。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副主任艾丰如是评价:“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作出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在坚持自主品牌的道路上做得十分出色,不仅实现了企业自身的发展,也振奋了我们的民族精神,坚定了民族自信心,他们的探索应该成为我国很多行业的榜样。”

三一重工设备推荐

相关资讯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