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中国企业迎娶 "洋媳妇"的好时机

2012-03-12

今年总理政府工作报告除了明确实施“走出去”战略外,还详细勾勒了“走出去”的路线图,比如强化政策支持、简化审批手续,引导各类所有制企业有序开展境外能源、原材料、农业、制造业、服务业、基础设施等领域投资合作和跨国并购,放宽居民境外投资限制等等,着实令人鼓舞。
  回想国家制定政策鼓励企业“走出去”之初,我国外汇储备只有1万亿美元,而如今已经超过3万亿美元。“走出去”对我国经济发展平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更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环境下发挥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渠道。今年年初,国内仅工程机械行业就在欧洲掀起了一股强大的海外并购潮,如三一重工“迎娶”德国普茨迈斯特、柳工收购波兰HSW、山东重工并购意大利法拉帝等。
  对此,两会代表和委员也纷纷建言献策,指点良机的同时也直言“走出去”面临的困境。全国人大代表、广西柳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党委书记王晓华认为,欧洲有技术、品牌、营销网络的优势,实施国际并购是中国自主品牌企业获取先进技术、实施全球化运营,进而成长为世界级跨国公司的一条有效途径。
  但是,企业“走出去”的道路并不平坦。全国政协委员、利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立新认为,企业“走出去”存在四大难点:一是审批难、周期长,制约“走出去”步伐;二是融资难、成本高,制约“走出去”规模;三是政策严、门槛高,制约“走出去”积极性;四是服务缺、弯路多,制约“走出去”效率。
  然而,中海油并购优尼科折戟美国国会、华为并购美国3Leaf失败等诸多案例依然在提醒国内企业,不得不面对国际社会对来自中国企业的疑虑。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兼首席风险官汪建熙坦言,包括中投在内的国企在海外投资时,无论选择投入什么业务,都无法摆脱与中国政府有联系的指控。“企业走出去就是要淡化国有色彩,遵循国际惯例。” 汪建熙强调说。
  此外,企业在境外的投资与合作势必会受到当地市场特点、语言障碍、思维不同、法律差异,甚至政治因素的影响,面临很多风险和挑战。商务部部长陈德铭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就透露,中国在利比亚的多个项目损失严重。
  上述种种难题都在提醒企业“走出去”蓬勃兴起的背后,也潜藏着各种不确定性风险。不过,在欧债危机继续深化的今天,中国企业“走出去”无疑少了一些掣肘,依然是实施并购的黄金时期。与此同时,国家也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帮助企业规避各种风险,为企业加速海外投资、娶“洋媳妇”增添更多胜算!
 

相关资讯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