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特彼勒的中国再制造业务进一步发展

卡特彼勒 2012-07-19

绿色科技助力可持续发展,卡特彼勒加速扩展中国再制造业务

卡特彼勒公司近日在苏州与广西玉柴共同宣布,双方的合资企业玉柴再制造工业(苏州)有限公司在苏州开业, 这是卡特彼勒在中国投入运营的第二家再制造工厂,也是在亚太区的第三家工厂。随后,卡特彼勒在上海宣布卡特彼勒再制造工业(上海)工厂的二号场房投入使用,标志着2005年卡特彼勒在中国成立的第一家再制造工厂规模扩大一倍。这是卡特彼勒再制造业务进入中国以来的又一次飞跃发展。

2010年4月,玉柴再制造工业(苏州)有限公司由卡特彼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与中国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合资成立,主要为玉柴发动机和发动机零部件提供再制造服务。卡特彼勒独资的上海再制造工厂主要从事水泵、油泵、气缸盖、连杆等发动机零部件的再制造,目前产能扩建后的上海再制造工厂可以进行燃油喷油嘴的再制造业务。作为发动机最重要的零部件之一,燃油喷油嘴能够控制燃油供给和喷射时间,对于排放废气能否合乎环保规范起重要作用。再制造喷油嘴是工序非常复杂的业务,卡特彼勒将此最新的再制造技术引入到上海工厂,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多的价值。

卡特彼勒作为全球最大的建筑机械和矿用设备制造商,在再制造领域已有40多年的历史。卡特彼勒再制造(上海)服务公司是第一家在中国获得再制造许可的外国独资公司, 并且在2009年12月份被国家工信部批准为再制造的试点企业。

“再制造不仅为客户维修、更换、升级设备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而且它作为一项业务能够对经济和环境产生巨大效益。全球各个国家都意识到这一点至关重要。”卡特彼勒负责再制造和零部件事业部的全球副总裁Greg Folley 表示。“再制造服务是卡特彼勒业务模式中的重要部分,能够保障卡特彼勒客户在产品生命周期内能够拥有最低的购买和使用成本。”

以气缸盖为例,美国密西根大学的研究资料表明, 再制造气缸盖相对于新制气缸盖可以减少61%的温室气体排放,减少86%的用水量,减少85%的能源消耗,同时在再制造的过程中提高82%的生产安全性。

自2005年,中国政府发布了一些列关于循环经济和再制造产业发展的文件和优惠政策, 再制造产业从国家限制类产业变为国家鼓励类产业,也被列入了十二五规划重点发展的行业。

虽然再制造已经成为中国发展的大势所趋。但是与国外成熟的再制造行业相比,中国的再制造业还是一个新兴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经验的缺乏和具体监管制度的不完善,使得再制造业在中国的发展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再制造作为新的理念还没有被消费者及社会广泛认同;再制造旧件来源及再制造产品销售渠道不够畅通;再制造技术和管理水平不高,产品质量良莠不齐;旧件回收管理等相关法规亟待修订,有关管理制度急需健全,技术标准还不完善;缺乏政策激励等。

“应该清晰地阐明,再制造的产品不是使用过的二手设备,可以跟新的产品质量完全媲美。目前一些国家认为再制造产品是使用过的,在贸易政策上有一些限制。”Greg Folley表示。

卡特彼勒全球矿业及亚太区再制总经理李征宇补充说道,“对于再制造来讲,旧件的全球流通,以及再制造成品的全球流通至关重要。政府在旧件回收上的大力支持,尤其是在流通环节上的补贴政策能够有效促进旧件的回收以及消费者习惯的养成,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关于卡特彼勒

八十五年来,卡特彼勒不懈努力,促使进步成为可能,在全球各大洲致力于积极、可持续的变革。卡特彼勒2011年全球销售及收入总额达到601.38亿美元,是建筑工程机械、矿用设备、柴油和天然气发动机、工业用燃汽轮机以及柴电混合动力机组领域的全球领先企业。与此同时,卡特彼勒也是一家领先的服务供应商,旗下拥有卡特彼勒金融服务、卡特彼勒再制造服务、卡特彼勒物流服务和铁路服务公司。 

卡特彼勒设备推荐

相关资讯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