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柴海外并购"临门一脚"是如何炼成的

2012-09-06

从吸收湘火炬,到2009年1月收购法国博杜安公司,到今年1月收购意大利法拉帝集团,再到投资入股德国凯傲集团,凭借在资本市场的连续几脚漂亮“射门”,潍柴动力可谓抢尽风头。同样面对金融危机的危中之机,在诸多中方企业频频受挫的海外并购中,潍柴动力精准给力的“临门一脚”是如何炼成的呢?

完成最大一笔中企在德投资

3日,山东重工集团旗下潍柴动力公司与德国凯傲集团在济南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凯傲集团将林德液压业务相关资产、人员和合同等剥离,成立独立的法人实体“林德液压公司”,潍柴动力以7.38亿欧元收购新公司70%的控股权和凯傲集团25%的少数股权。

德国凯傲集团是欧洲排名第一、全球排名第二的工业叉车制造商,全球市场份额为15%,在全球拥有12家叉车厂,销售服务网络遍布100多个国家。2011年,凯傲集团全球叉车保有量112万台,实现营业收入43.68亿欧元。据了解,凯傲集团42%收入来自低周期性的服务性业务。

凯傲集团下属的林德液压是一家重型液压传动、传动技术和移动电力传动设备的领先制造商,拥有自主核心研发团队,是全球第一家将额定工作压力提高至500BAR的液压制造商,也是全球领先的高压、静液压技术和系统解决方案的领导者,拥有400多项技术。2011年,林德液压实现营业收入2.76亿欧元。

成立于2009年的山东重工集团确立了动力系统、工程机械、核心零部件、商用汽车和游艇制造等五大业务板块,志在打造创新型的世界品牌。这次战略合作完成后,山东重工集团将受益于凯傲集团的国际网络,以拓展其海外业务。同时,山东重工将帮助凯傲集团更好地开拓其亚洲市场。

“临门一脚”绝非偶然性情所致

整个洽谈历时4个月,但潍柴正式进入从去年开始。山东重工集团董事长、潍柴动力董事长谭旭光表示,这次投资绝非偶然,而是山东重工自身战略发展的诉求。

在山东重工五大业务板块中,动力总成系统、新能源动力系统成绩显著,船舶推进系统、传动系统正在发力,液压控制系统相对滞后,核心零部件技术缺失。液压控制系统是集团未来重点发展的核心关键技术,也是制约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最突出的瓶颈。

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凯傲集团由于负债水平较高,财务负担较重,无法达到公开上市的要求,急需进行资本结构重组,并寻求战略合作伙伴,这为山东重工实施并购创造了机会。解决液压控制系统核心技术缺失,以及工程机械板块业务单一问题,是山东重工集团“十二五”发展战略落地的关键所在。

“得液压件者得天下”,这是当前工程机械行业流行的一句话。长期以来,全球液压系统被德国的博世、力士乐公司,美国的伊顿公司和日本的川崎公司所垄断。目前,中国高端液压产品完全依赖进口,导致贸易逆差逐年增加。2000年,中国液压件进口额贸易逆差1.5亿美元,而到2011年,液压产品进口高达300亿元,贸易逆差增至37亿美元。逆差的增加,主要源于中国液压行业下游客户需求的不断增加。

谭旭光说,此次重组,将会使全球液压制造格局发生重大变化,这也是中国企业并购液压件业务的唯一机会。通过并购凯傲叉车和林德液压,将有助于山东重工快速掌握全球领先的高端液压技术。通过适应性开发合作,实现在工程机械、农业机械、游艇和宇航等多领域的全面突破,使山东重工的核心技术直接步入全球领先水平,迅速占领液压行业的制高点,彻底改变中国高端液压产品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

按照战略规划,并购成功后,将力争用五年到十年时间,在液压领域再造一个“潍柴动力”,山东重工将利用林德全球领先的液压技术和精益管理优势,将山东青州培育成中高端液压传动业务百亿元规模的研发制造基地。

“每一次经济萧条中,都是优势企业进行结构性调整的最佳时期。潍柴早有准备,精心研究对方财务的基本构成情况,时机一到会很快切入。”谭旭光说,这次投资凯傲集团,将使潍柴一步占领了世界液压技术的制高点。高盛和KKR两家基金公司将陆续退出。潍柴用最小资金实现了未来战略资源的最大控制。

中企国际化须符合国家战略

目前,山东重工旗下可谓品牌林立。其中,潍柴动力高速大功率发动机全球第一,山推推土机中国第一、全球第二,法士特重型变速箱全球第一,陕西汉德车桥为重型车桥中国第一品牌,陕汽重卡重型汽车中国第四,法拉帝豪华游艇全球第一。通过中德企业强强联手,通过技术合作、消化和吸收,将迅速提升山东重工集团的叉车技术水平、质量水平和工艺水平,打造中国第一叉车品牌。

谭旭光表示,这一并购符合国家产业战略,有助于加速中国工程机械产业技术升级。国家在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规划中,明确要重点发展液压产品;在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也提出了大力发展液压/气动/密封件行业的要求。通过将全球领先的高压液压技术与中国低成本制造优势完美结合,将彻底改变高端液压核心技术长期被国外垄断的局面,有助于推动中国工程机械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拓展,真正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

尽管今年以来,潍柴经营状态与全国装备制造业一样处于下滑状态,但在本次收购中潍柴“不差钱”。谭旭光自豪地说,投资资金全部来源于自有资金。潍柴没有在金融危机暴发后选择规模扩张,而是选择了基本良好现金流的战略投资。

对于有人质疑中方企业拣便宜的声音,谭旭光说:“这次肯定还会有人说我买贵了,当年买湘火炬,有人就说贵了,但三年后说便宜了。评价一次收购不是按价格,而是按战略需求。目前,国内生产制造不是简单靠购买加工设备,其核心在基础工艺水平、铸造水平和集成电控技术。这次投资,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国液化系统的技术瓶颈问题。

相关资讯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