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联重科诠释全球工程机械科技新高度

中联重科 2012-10-08

据中联重科中报披露,其自主研发、代表着全球混凝土机械前沿技术的80米碳纤维臂架泵车正式实现销售并投入使用,成功将C25混凝土泵送到19层以上高楼,创下了泵车泵送高度的世界纪录;拥有新一代复合6节臂技术、全球最长的5桥63米钢臂架泵车成功下线; 全新开发的国内第一台双料仓干混砂浆专用包装机成功下线,标志中联重科已全面掌握了干混砂浆设备制造的核心技术;中联重科自主研制的大吨位履带式液压挖掘机ZE1250E通过国家检测,并交付使用,是目前国产品牌中投入使用的最大吨位液压挖掘机

在2012年中报报告期内,中联重科申请量同比增长248%,居工程机械企业榜首,并位登中国PCT(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申请全国五强;中联重科是行业内第一个国际标准化组织秘书处单位,独立承担国际标准化组织/起重机技术委员会(ISO/TC96)秘书处工作,彰显了其在全球起重机行业的领先地位;中联重科开发运行的混凝土机械TDM试验数据管理系统,属国内同业首创,填补了行业空白。

科技创新谱写发展奇迹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要推进科研院所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建立适应不同类型科研活动特点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提升创新能力。

中联重科无疑是国内科研院所改制最具代表意义的典范,它不仅通过持续的变革,把一个科研院所打造成国际一流的大型现代企业集团,而且还为国内科研院所提供了一条可资借鉴的科技产业化之路。

中联重科的20年,是其将研究院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产业,再以产业养科技,科技又反哺产业的良性循环,并通过这一持续运转的过程,不断凝聚、强化,释放创新力量的20年。

在产业科技化的驱动下,当中联重科成为国内工程机械制造行业翘楚时,它再次将视野转向了全球,在“全球为我所用,我为全球制造”这一发展思路指引下,独家买断全球顶尖水平的德国JOST平头塔系列产品的全套技术,收购全球排名第三的混凝土机械制造企业意大利CIFA,在印度投资建厂,中联重科的国际化之路越走越顺畅。

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说:一个企业能否在未来竞争中取得领先地位,取决于其全球资源优化配置的能力,尤其是在当前经济复苏缓慢、市场形势相对低迷的时期,更应当调动一切积极力量,通过共享资源、优势互补、在资本、技术、市场等方面有效合作并付诸更为积极的行动。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正在书写了一次次发展奇迹。据中联重科2012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中联重科累计实现营业收入约291.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59%,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56.2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47%;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继续攀升,同比增长25.34%;基本每股收益达到0.73元人民币。

中联重科2012年6月末固定资产余额为55.5亿元,每万元固定资产投入可产出销售收入5.3万元、净利润1.01万元;国内工程机械行业五家上市公司固定资产余额合计为316亿元,每万元固定资产投入产出销售收入2.1万元、净利润0.23万元,远低于中联重科,仅为中联重科投入产出效率的40.2%、22.8%。

在资产运营效率上,中联重科也领先于同行业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发生坏账的风险低,从2009年至2011年,中联重科真正形成并核销的坏账分别仅占当年应收账款余额的0.03%、0.54%、0.17%。

业内人士指出,对于以创新为核心竞争力的工程机械行业来说,中联重科在20年发展历程中所探索的科技创新之路,为国内工程机械行业提供了一条成功的发展路径,并不断刷新中国制造的国际印象,推动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

科技创新源自突破路径依赖

学者们曾经发现这样一个事实。现代铁路轨道的标准间距为4英尺8.5英寸,学者们对此标准的确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研究发现,这一标准源自电车的轮距,而电车轮距源于马车轮距,马车轮距源于2000多年前罗马战车宽度,罗马战车宽度则是由两匹马屁股的宽度决定。故事继续演进,最初的航天飞机火箭推进器需依赖火车运送,铁轨宽度继而决定了推进器的宽度。

最后的结论是:航天飞机火箭推进器的宽度,竟然是2000年前两匹马屁股宽度决定的。制度经济学中,把这种现象称之为“路径依赖”。路径依赖,如同物理学中的“惯性”,一旦进入某一路径,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

始于20年前的科技体制改革,无疑是中国科技领域最深刻的一次制度变革,要打破对原有路径的依赖,以市场为基础,对主体重新定位,对资源重新分配,对利益格局重新改造。这一过程注定艰辛,成果却十分斐然。

《中央级科研机构改革发展调查报告》的数据显示,在1999年和2000年分二批转制的200多家中央级科研机构,2010年的产业销售收入已达1500多亿元,利润总额达188亿,上缴税金123亿。在这200多家中央级院所转制企业中,中联重科表现突出,它的三项指标占总额的21%、29%、19%。

这家由建设部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转制而来的企业,正是在不断破除“路径依赖”的过程中,实现着持续的突破。

科技体制改革,首先要触动的就是科研院所里那些吃皇粮的国家科技正规军,因为对科研院所而言,改革是从削减事业经费开始的。

1985年3月13日,经历过这场改革的科研院所,都应该对这个日子记忆犹新,中央在那天发布了《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科技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科研院所由过去国家下达科研任务、下拨经费,转变为逐年削减事业费,科研成果实行有偿转让。

“断皇粮”,就是要把科研院所的市场意识逼出来。建机院里那些曾经代表行业高度并因此获得国家经费和奖励的技术,成了抢手货。建机院迎来了一段红火的日子。

建机院内大大小小成立了十多家公司,一套图纸经过修修补补,可以卖上几次,科技人员的中心任务从设计图纸变为卖图纸。1986-1990年,建机院共向社会转让科技成果1400多项次,总收入近1700万元,专业技术人员每年人平创收0.8万元。

这条路很快就走不通了。科技人员对短平快的项目趋之若鹜,基础性重大科研项目无人问津,建机院的研发后劲不足,日益被边缘化。这显然不是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初衷。如何突破这种浅尝辄止的市场化路径?

1992年,詹纯新成为建机院分管科研的副院长,面对的是人心浮动、人才流失,财务窘迫的困境。他意识到,从设计图纸到卖图纸的转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弊端,院所思维的惯性,导致科技人员没能跳出靠图纸求生存的路径依赖。

 改革,就是要打破路径依赖!詹纯新说,科技与经济的最佳结合点在于产品,在于科技成果转化。研究院必须有自己的产品!1992年9月,詹纯新没要院里一分钱,带着7名技术人员,借款50万元,成立了中联重科。科技人员只有跟着产品,走出实验室,走进市场,才能真正体会到市场意味着什么,“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意味着什么。

突破卖图纸的生存路径,中联重科在第二年,凭着自主研发生产的10台混凝土输送泵,即实现了230万利润。到1996?年,中联重科销售收入已过亿。一条新路曙光初现。

在中联重科逐步壮大的同时,詹纯新按“一院两制”的思路,中联重科完全市场化运作,研究院依然按事业单位运行,但随着研究院人员、机构不断并入中联重科,两种制度的“惯性”开始交锋

存续几十年的研究院体制惯性无疑强大很多。旧体制显现出强大的能力。伴生于旧体制下的中联,对旧体制的免疫能力远未强大到与之分庭抗礼的程度。“在这个时期,中联公司像一个年轻的老人,开始显露出传统国企所有的弊端。”詹纯新如此比喻。

“大家不是在比贡献,而是在比资格”。一位老员工回忆道,“他们的逻辑是,中联是研究院的,研究院是国家的,我是国家正式职工,有资格分享中联发展成果,中联应当为我的一切负责。” 人员论资排辈、能力不上不下、人浮于事、因人设岗,由于人员是成建制地划入中联,旧体制下企业单位的老习气,在新生的中联弥漫。

1996年,建机院领导班子换届,詹纯新成为建设部最年轻的院长。改革,把中联从旧体制机制的路径依赖中拉回来。詹纯新在职工大会上明确提出,“不能一方面少了一个计划经济体制下传统的国有科研院所,另一方面多了一个传统的国有企业。”

“一院两制”的过渡管理模式宣告终结。

研究院和中联公司的机构精简整编,管理部门由14个精简为7个;“正式职工”的人事档案全部封存,实行全员竞聘上岗,分配上实行在什么岗拿什么报酬。未能上岗的职工,不论原级别、资历,一边参加技能培训,一边继续寻找岗位。三年内可以享受基本工资和社会保险;当“走过场”变成“动真格”,彻底打破大锅饭。对人的触动才是极其深刻的,旧体制给人造成的思想上的麻痹和作风上的懈怠被扭转了。

正确的路径选择,加上改革者坚定推进,可以将改革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形成另一种强大的“惯性”。2000年,中联重科成功上市。2006年,中联重科引入弘毅投资作为战略投资者。2007年,中联重科收购大股东建机院经营性资产。曾经的国家级科研院所、行业技术发源地,彻底融入市场,彻底成为科研开发和投入的主体。

中联重科,也因此成为一家没有母公司的上市公司,构建了一个股权多元化、治理结构科学的跨国运营体系,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2011年,中联重科的营业收入已达848亿元,利税近120亿元,位列全球工程机械第七。

科技国家队:不在中国争地位,而为中国争地位

 詹纯新说,这是“国家队”的使命。

行业共性技术创新的先行者,往往不是受益最大者——共性技术创新需要的成本巨大,经济效益难以立竿见影。但是对跟随者而言,模仿付出的代价是小的,市场风险也更小。国家科研院所的深厚底蕴与渊源,使中联重科从诞生之日开始,就深深地烙上了责任的烙印,科技的创新,往往着眼于行业的发展,并非短期的经济效益。

中联重科建立了行业唯一一家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一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内首家城市公共装备技术研究院,对行业前瞻性、基础性的研发难题进行了重点攻克,自主创新的深度、广度得到快速拓展。

工程机械耐磨材料技术、高强度合金钢焊接技术、机电液一体化控制技术,这些曾经的行业技术提升的“拦路虎”,在中联重科的巨额资源投入下,已被一一攻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行业产品技术提升的根基如今已今非昔比。

以在工程机械中应用非常广泛的高强钢来说,国内没有关于高强钢桁架结构的设计标准,国外相关技术保密,对内封锁,这种状况造成我国起重机高强钢臂架设计没有合适的设计依据,只能依据国外的产品进行类比设计,设计出的臂架比国外的重量大、起重性能低。而中联重科经过共性技术攻关,攻克了高强钢桁架结构稳定性计算的难题,填补了国内空白,为中国的履带起重机、塔机等产品向大吨位、高品质方向的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正是基于这些基础性技术,中联重科的产品才得以向全球最高、最长、最大迈进。

在马鞍山长江大桥及武汉鹦鹉洲大桥等国家重点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将重达240吨的大型预制模块提升200米以上,相当于要将70头大象一次性提升至200米以上的高空。这对起重机的结构、机构和安全控制系统均提出了极高要求,国际上已有的起重机均无法满足要求。

中联重科跨部门联合开发团队日夜攻关,突破了多项世界级技术难题,研发出了全球最大的D5200-240型塔机,被业内认为是中国工程施工装备制造技术的重大突破,意味着中国桥梁及铁路施工装备进一步迈入世界前列,同时也是全球塔机技术发展的里程碑,标志着我国工程用超大吨位塔机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被彻底改写。

市场也被这些最高、最长和最大唤醒。

2012年7月,全球最长的碳纤维臂架泵车在山西灵石的棚户区改造工程投入使用,泵车轻舒臂架,连续作业48小时,将混凝土源源泵送到19层以上的高楼。这台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当今全球唯一一款采用6桥通用汽车底盘、7节臂技术的最长碳纤维臂架泵车,正是中联重科的杰作。以全球最高端的技术,服务最大众的民生工程,当是国家队责任的特殊折射。

詹纯新说:“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当决胜千里之外,万里之外。我们不在中国争地位,要为中国争地位。”

“在中国争地位”,“为中国争地位”。一字之差,天壤之别。中联重科是行业内较早提出国际化战略的企业,也是最早付诸实践的企业。而在这一过程中,中联重科紧紧抓住了资本和文化。

2008年9月28日,中联重科并购意大利CIFA公司。这家拥有80多年历史的世界第三大混凝土机械公司,面对众多的竞购者,最终折服于中联重科的资本和文化的力量。从欧洲来到中国,这也是全球工程机械产业一次极具象征意义的转移。

 2010年,中联重科H股在香港联交所上市,超额融资150亿港元。

2011年,中联重科买断德国JOST起重机械有限公司塔机全套技术,从此获得了进军欧美高端市场的准入证。经过潜心消化融合,整合创新的首个新产品T320-16销到了欧洲、新加坡、香港等高端市场,仅近期的三个展会便收获订单60余台,价值逾一亿人民币。

2012年3月,中联重科美元债成功发行,并在新加坡上市交易。

2012年8月,中联重科与EM公司签约,在印度建立第一个海外合资工厂。

与这一系列资本大手笔相伴相行的,是中联重科的文化。詹纯新说,资本固然可以强悍地打破一切市场的限制,但文化可以让你和谐地融入世界。

资本的背后是文化,极具包容的文化力,成为中联重科国际化路径的新特色。循着国际社会共同认可的普世价值观,中联重科在融入国际社会时,放低了自己的身段,以谦卑示人,反而助推了融合。

  2008年收购CIFA公司,中联重科没有更换管理团队,而是赋予他们充分的信任;在全球金融危机中,没有辞掉一员意大利员工。已经和中联融为一个利益共同体的CIFA,2011年经营性利润已达3000多万欧元。

  2011年3月,詹纯新应邀到哈佛大学商学院,发表了题为《中国企业融入国际的新姿态》的演讲,其关键词就是,“包容、共享、责任”。

  哈佛的全球学子们惊异于中国还有这样的企业,因为在他们的眼里,“唐人街”即代表着中国,“中餐馆”即代表着中国企业,而这个从中国科研院所转制而来的企业,刷新了他们的中国和中国企业的印象。

  “中国企业走出去,仅仅融入国际是不够的”,詹纯新说,“合规、融入、与世界共舞,这才是完整的中国企业国际化三部曲。”

  中联重科2012年最新中报数据显示,中联重科海外销售实现较快增长,同比增幅27.31%。2012年上半年,在南非、东南亚、拉美等海外新兴市场表现优秀,挖掘机、履带起重机出口同比增长超过100%,汽车起重机出口同比增长超过60%。

  从科研院所走出来的中联重科,已经在和世界共舞。

  下一个二十年,中联重科将会带给世界更多惊喜。 

中联重科设备推荐

相关资讯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