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工董事长王民:创新成就大企业
“创新是竞争促进的,也是要活得更好逼出来的,企业不创新就是等死。”8月31日,2013中国企业500强发布暨中国大企业高峰会上,徐工集团董事长王民就“创新成就大企业”这一话题抛出了自己的观点。
近日,机械行业上市公司中报业绩陆续披露,“三巨头”徐工机械、中联重科、三一重工上半年净利润都大幅下滑,似乎预示着工程机械行业的寒冬仍未过去。“中国经济减速使行业效益下降,但这对工程机械来说并不是件坏事,大家正好可以借此冷静下来,理理下一步的发展思路,挤水份、调结构、抓创新。”王民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
王民说,中国经济经过30年的较高发展,尤其10多年的高速发展,使工程机械行业拥有了一定的基础、规模、体量和水平。如今全球经济以及中国经济减速慢行,行业受到影响,但并未出现大面积亏损,从今年的中报看,徐工的利润下降了40%多,但仍然盈利了10多个亿。
在当天发布的2013中国企业500强榜单中,徐工位列第119位,比去年提升了3位;在2013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中,徐工排在第44位,而去年的名次是第55位。
目前,工程机械行业已形成了一个充分竞争的局面,国有、民营、合资林林总总有几千家企业,因为高度竞争使得中国的工程机械行业发展壮大,但同时也因为要适应竞争,逼迫企业要创新。王民认为,企业的创新主要是技术的创新,可靠性和先进性是装备制造业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如今做普通同质化的产品已经没钱可赚了,跨国公司占据的是高端市场、挣的就是大钱,而我们现在还有差距。所以创新是竞争促进的,也是自己要活得更好逼出来的,不创新就是等死。
王民认为,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与积累,中国的工程机械行业解决了90%的难题,但最关键的是要攻克最后的10%。“这就如同攀登珠穆朗玛峰最后的几百米,需要我们聚集更大的力量,用更多的财力、更多的智慧和更多的人才,把最后几百米和10%的难题解决。这个难题不解决的话,始终被人遏制。”
王民告诉记者,现在对于徐工来讲有两大战略,一是创新战略,一是国际战略。徐工的主机产品的性能已经不低于国际发达国家水平,但核心零部件还需要有所突破。为攻破这一难题,徐工在德国收购企业并建立了研发中心,在海外培养高端技术人才。“自己有目标,有路径,这最后10%的难题,就通过整合全球资源,建立全球平台来现实。”
“要强大起来必须到国际上去,中国市场总有需求饱和的时候,我们需要通过创新去争取存量,现在最大的存量还在跨国公司手里,中国企业要从他们的手里争得一块。”
说到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王民脸上充满了自信的笑容,“对于未来我非常乐观,国内的市场下半年肯定要比上半年好,逐渐见好,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还在20%以上,这并不是小数。”
“看看现象,现在无论是马路上跑的,还是工地上用的工程机械大多数都是中国的,这个现象让我觉得很有信心。20年前我们到外国公司参观,感觉象小学生看大学生,10年前徐工在世界上名不见经转,但如今已经排到世界装备制造业第五。”
王民说,从18岁学徒开始,他从事工程机械行业已经有41年了,令他感慨的是这个行业还有一批象他这样的人在扎扎实实地在干,一做就是一辈子。“制造业不象其他产业,需要有一批人沉下来做事,在技术上、文化上有所积淀,这样才能制造出高度可靠性的产品,才能不断有技术的进步。所以要留住高端人才,企业的管理也要创新,用激励机制,用人文关怀,用企业文化。”
对于徐工的发展目标,王民指出,要用五年左右时间进入全球行业前三,不仅是销售规模,而是综合指标。“我们要以登顶的决心和勇气,在世界前三强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只有上去就不下来。卡特彼勒已经占据行业老大哥地位已经几十年了,我想这就是徐工的目标。”(本文来自新华能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