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欲打造全球工程机械之都

2013-12-20

自上世纪90年代初期起步以来,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工程机械产业已成为湖南长沙最具核心竞争力的工业主导产业之一。据统计,长沙市共有规模企业30余家,从业人员10万人,主要生产12个大类、100多个小类、400多个型号规格的工程机械产品。

以中联重科、山河智能等为代表的一批优势企业异军突起,在混凝土泵车、起重机、m.1manbetx 静力压桩机等14个产品类别中,具有强大竞争优势。目前,在全球工程机械产业重心加速向中国转移的大势下,长沙正在全力发展工程机械配套产业,延伸产品链,夯实发展基础,加速产业结构升级,推进产品向高端、大型、智能化拓展,努力打造全球工程机械之都。

“农业大省”一直是人们对湖南经济发展的第一认识。以前湖南省的工业化速度曾远远落后于东中部发达省份,但经过近十年的快速发展,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超过50%。其中,工程机械行业更成为湖南经济的一大亮点。

目前,湖南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工程机械制造基地,在国内外市场发挥着重要影响,逐渐形成了中国工程机械制造业的“湖南现象”。据悉,湖南工程机械行业2011年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853.56亿元,占全国工程机械的1/3,规模稳居全国第一。其中,桩工机械、建筑起重机械、环卫机械、道路施工机械、manbetx app 械等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均为全国第一,混凝土机械更是称雄全球。拥有中联重科、山河智能等优秀企业的湖南长沙,近年来更是逐渐有了“工程机械之都”的美誉。

以湖南工程机械产业的龙头企业中联重科为例,目前,中联重科以长沙为起点,在产业布局中,打造了一条“工业走廊”,享誉国内外。

这幅产业布局图从长沙一路向西,横穿4个市、12个县市区,在长达267公里的沿线,每隔35公里就有一个园区。其中10个县市区的园区成为地方财政主要来源,5个是财税顶梁柱。去年,这条工业走廊为中联重科创造的经济价值,约占其总量的九成。

“无论是世界排名、综合实力还是品牌价值方面,中联重科都是湘企第一,其已成为当之无愧的湘企龙头,同时也是工程机械龙头企业。在科技创新、国际化、内部控制等方面为其他企业树立了标杆,从而推动了行业与湖南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位工程机械行业研究员总结道。

据悉,在科技创新方面,公司现有研发人员近7000人,研发投入占年营业收入的5%以上,年均产生约300项新技术、新产品,对公司营业收入的年贡献率超过50%。同时,中联重科PCT申请荣登2011年全国五强,并名列中国最具创新力企业第八位,福布斯全球最具创新力企业第86位。

在国际化方面,中联重科2008年率先收购CIFA,并完美融合,引发了工程机械的海外收购热潮。与此同时,2012年成功打开了伊拉克、阿尔及利亚、斯里兰卡、哥伦比亚等多国市场,并创造了海外订单的多项记录。当其他企业还停留在完成收购的阶段,中联重科的国际化推进已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在内部控制方面,中联重科在追求成长的同时,也十分注重公司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并获得了国内专家、学者的认可。2012年9月,中联重科获评“2012年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百强企业”。而良好的内部控制则进一步推进了中联重科持续、稳健的发展。

“中联重科的成功并不仅仅来自科技创新、国际化、内部控制三个方面,中联重科注重发展中的每一个细节,秉承‘至诚无息,博厚悠远’的公司文化,追求稳健发展,逐渐形成了中联独特的底蕴。”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中联重科在自身规模化发展的同时,还推动了行业生态链条上其他市场主体的共同繁荣。在其周边形成了上百家极具活力的中小配套企业群,每年为中联重科的配套金额数以亿计。

据了解,从长沙往西走,中联重科的“工业走廊”正在形成,在这条走廊上,每50公里就有一个中联园区,每一个园区都带动形成了一个小的集群。

“中联重科的高速成长,带动实现了工程机械领域的产业集聚,同时带动了相关配套产业的规模化发展。从而给当地带来税收、就业、技术创新上的提高和进步,促进了长沙及湖南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位长期观察湖南工业化进程的业内人士分析道:“伴随着‘十二五’城镇化的推动,中联、长沙及湖南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市场也对它们未来的发展寄予厚望。”

就湖南的工程机械行业与企业如何能取得如此卓越的成就,湖南省经济研究信息中心主任梁志峰认为,长沙的地域优势及强大的科研实力是其决定性要素。

“相对于国内其他工程机械产业中心,长株潭地区拥有最为强大的科研实力,众多的工程机械专业化研究机构和科研院所为我省工程机械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力。中联重科脱胎于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是中国工程机械技术的发源地之一;山河智能则是由我国机电学科带头人何清华教授创办。此外湖南还有国防科大、中南大学、原机械部第八设计院等同样具有强大的科研实力的科研院所。可以说,湖南工程机械产业能够于20世纪九十年代异军突起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湖南强大的知识资本所提供的强劲创造力。”梁志峰介绍道。

“强化配套扩散,提高产业集聚发展水平”是“十二五”时期,湖南省机械装备工业冲刺万亿产值目标的重要举措之一。目前,长沙工业配套基础比较薄弱,工业氛围与配套环境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大部分材料和配套件需从外省采购,包括部分关键零部件,如动力系统、传动系统、液压件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本土工程机械主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做大做强。

中联重科是目前全球工程机械行业产品类别最多的企业之一,涉及混凝土机械、起重机械、环卫机械、土方机械、路面机械近600多个品种。作为工程机械行业的龙头企业,中联重科在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重视带动产业链的共同繁荣,高度关注整个产业链的共生共赢、协同发展。一方面,中联重科将进一步优化外包外协模式,加强与上游配套、物流等合作方在技术攻关、海外拓展等方面的战略合作,加快各配套厂商与公司国际化发展的步伐;另一方面,中联重科还在质量管理输出、先进生产模式指导等多个层面与配套企业展开战略合作,提高配套企业内生增长力,并形成一批具有竞争实力的战略合作伙伴。

目前,在中联重科周边已形成了上百家极具活力的中小配套企业群,为中联重科做配套的企业已达千家,金额数以百亿计。中联重科高速成长,充分带动了湖南工程机械领域的产业集聚,同时带动了相关配套产业的规模化发展。从而给当地带来税收、就业、技术创新上的提高和进步,促进了长沙及湖南经济的快速发展,充分发挥了龙头规模企业的领跑示范作用。而进一步提高产业的聚合度,利用科技创新提高配套产业水平,拉长产业链,带动中小配套企业的发展是中联重科的重要目标。

目前,湖南省内已出台众多的相关政策和扶持性的措施来发展工程机械配套产业,进一步提高产业的聚合度;省内各相关配套企业也在想方设法提高配套水平。长沙市的工程机械产业配套链已初现雏形,发展前景乐观。

湖南工程机械行业在中联重科等优秀企业的带动下更是经历了飞速发展,湖南成为工程机械最大的生产基地,规模与市场占有率稳居全国第一。随着技术、规模、底蕴等的增强,中联重科等龙头企业的目光已不再局限于国内市场,纷纷开始着眼全球,加快了国际化进程的推进。

今年以来,随着城镇化成为未来十年的主题,工程机械将迎来又一个黄金十年的发展期,同时也是中联重科抓住机遇、成为巨型跨国企业的黄金时期。历经21年风雨、从中部欠发达省份走出来的中联重科,凭借其坚固的领头羊地位和良好的国际影响力,给长沙提供了足够强大的底气。把长沙打造为世界工程机械之都,不再只是一个梦想。

相关资讯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