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北仑区加快打造海洋装备产业集聚区

2014-04-17

近日,在北仑穿山半岛峙南看到,白峰南门的碧蓝咀石契一侧,从青峙工业区迁来的宁波海湾重工码头和陆域部分厂房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正加快推进。

据悉,该项目是峙南区块发展海洋装备产业的首个项目,预计今年6月份可建成。北仑区(开发区)发展和改革局有关负责人透露,根据规划,依托稀缺岸线资源,峙南区块现有3000亩左右的陆域定位将为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海洋装备产业集聚区。

产业集聚,基础扎实

近年来,北仑海洋装备产业发展已有一定基础:拥有一批在各自细分市场具备一定优势的海洋装备企业,涉及海缆、整船制造、船用机械配套、远洋捕捞等领域。

宁波东方电缆股份公司(以下简称东方电缆”)是北仑海洋装备产业的领跑者。相关负责人介绍,东方电缆“大长度高电压光电复合海底电缆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项目已获国家能源科技进步二等奖。该项目产品实现了大长度高电压光电复合海缆的国产化,打破了该产品长期以来依赖进口的局面,填补了国内空白,为我国海岛开发、海洋油田开采解决了一个制约因素;

从北仑当地成长起来的民营企业宁波凯荣船用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凯荣”),一直在船舶配套领域深耕细作。目前该公司产品为国内的沪东中华造船(集团)、上海外高桥、大连新船重工等多家知名船厂配套,并出口到欧洲、越南、挪威等地区和国家。

“2013年公司产值达到1.5亿元,在宁波同行业中属于规模比较大的了。”凯荣副总经理顾良丰说,随着造船业的复苏,今年产值有望突破2亿元,将是近几年来形势最好的一年;

北仑另外一家在国内颇有知名度的海洋装备企业为宁波捷胜海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捷胜”)。捷胜主要生产渔业捕捞尤其是远洋渔业捕捞的装备,同时研发生产各类甲板机械类产品,应用于渔业捕捞、海事船舶、海工船舶等领域。

“内联外联” 优势明显

北仑区(开发区)发展和改革局有关负责人认为,除了已有的海洋装备产业以及整体装备制造产业基础、岸线资源,北仑穿山半岛峙南的优势还在于“内联外联”的地域优势,即一方面具备腹地支撑,经过白峰片与北仑区域直接相联;另一方面,对外通过海域可以与舟山群岛新区和象山联动,形成产业链合作和延伸等。

据了解,在国家、省、市海洋经济战略的推动下,舟山群岛新区和象山也将发展海洋装备产业作为推动未来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引擎之一。

其中,舟山群岛新区着力推动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的发展,2013年海工装备产业发展量质齐升,实现海工装备产值25.5亿元,截至今年1月底,海工装备订单已经超过100亿元。象山于2012年下半年发布的《象山临港装备工业园总体规划》显示,象山将打造总面积达100平方公里的国家海洋重型装备先进制造业基地,其中核心主导产业将是重型装备制造,包括海洋工程装备、工程机械装备、国家新能源装备、重大冶金装备制造和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等。

“与舟山群岛新区和象山相比,北仑的工业基础较好,在产业复合性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发展海工装备产业配套条件较好,但相对来说,能够综合利用的岸线资源空间有限,因此在招商引资和产业布局中更应该抓特色、抓龙头,形成自身的海洋装备产业优势。”北仑发展和改革研究所所长贺党伟认为。

此外,贺党伟建议,北仑与舟山群岛新区以及象山海洋装备产业之间完全可以形成联动发展的关系,区域之间可开展可持续的合作。

以“商”招“商”,完善产业链

3月8日,位于宁波开发区青峙工业区的三星重工业(宁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波三星重工”)承接的8艘成品油船首船正式开工建造,与希腊某船东签订的合同总价超过10亿元人民币。该公司是韩国三星重工业有限公司在中国的首个造船基地,首艘整船于2012年开工建设,去年5月份交付使用,而在此之前,公司主要是为母公司生产各种船型的船体分段以及舱口盖等。

近年来,“背靠”韩国三星重工业母公司,以及得益于全球造船业逐步复苏的良好形势,作为外商独资企业的宁波三星重工,多年来逐步发展,在海洋装备产业方面,从仅仅从事造船业的配套设施向能够建造整船的高层次转变。

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海洋装备产业转变,是北仑区众多企业的共同期冀。“我们希望依托有限的岸线资源,通过引进在行业中具备较大影响力的海洋装备产业的龙头企业,以及其它具有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符合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的一批项目,带动整个产业链条的延伸和发展。”北仑区(开发区)发展和改革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贺党伟认为,尽管目前北仑海洋装备制造业已经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但相关企业基本上从事的都是某一方面很细分的子领域,产业布局比较分散,尚未形成集聚效应,而这正是北仑接下来发展海洋装备产业重点要弥补突破的。

相关资讯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