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速公路产业带的未来发展对策
随着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高速公路产业带形成和发展的步伐也逐渐加快。
在高速公路产业带迅速形成和发展的同时,其存在的问题也逐渐突出,为此,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来保证这一新兴经济增长区域的健康发展。
高速公路能够影响区域经济格局,并在沿线形成高速公路产业带。区位在经济学中是一个空间优选的概念,可以对单项目、标进行空间优选比较,也可对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进行区位经济的综合评价,区位不再仅仅局限于地理位置范畴,而成为自然、经济、社会等多种环境因素的综合分析。在诸因素中,最关键的区位因素是交通运输。在两个经济中心之间修建高速公路,能够充分挖掘沿线地区经济发展潜力,创造更加优越的发展条件。随着各个有利于经济发展条件的形成,高速公路沿线会形成区位优势,并进而产生强烈的吸引力,把相关企业和生产要素吸引过来,在利益的驱动下,形成产业布局上的相对集中和聚集,从而促进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在我国尚未根本扭转交通运输滞后于经济发展的现实条件下,高速公路所带来的沿线地区便捷的交通区位具有强大的要素吸引力和经济发展潜力。在产业带形成与发展中需要一些有效对策来确保其健康稳定发展。
一,应本着公平效益的原则,建立高速公路建设与产业带发展双赢机制
高速公路产业带的形成和发展需要依托于高速公路的建设和发展。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资金除少量国家投入外,主要依靠银行贷款和社会投资,资金紧缺的局面一直得不到改善。高速公路通车后,依靠有限的车辆通行费和广告等收入,无法应对巨大的财务压力,这已严重挫伤了高速公路建设者的积极性,对高速公路产业带的形成也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对于依托高速公路而产生的产业带来说,其实现开发效益的主要形式是土地开发和地产增值。高速公路通车后,由于沿线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吸引了大量的投资项目,从而形成了产业带。投资项目的大量增加,改变了土地的供求状况,从而导致了地价的上涨。由此可见,高速公路的建成是沿线土地增值的直接原因。虽然土地增值反映在产业带形成所带来的效益中,但与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是密不可分的。因此,高速公路建设应该与沿线土地开发实现“风险共担、效益共享”,实行高速公路与沿线产业带联合开发。为此,需要依靠政府行为,在高速公路两侧划定一定宽度的“高速公路发展带”,由高速公路管理部门经营管理,通过这些地区的土地增值和开发经营,来补充高速公路发展所需的资金。
根据产业带效益分析的理论方法,高速公路应从其客观产生的产业带效益中得到相应的回报,获得规范、稳定的资金来源,从而有利于自身和沿线产业带的健康发展。因此,应针对高速公路沿线地产增值的具体情况,对受益单位征收特殊土地交易费和资源开发费,作为高速公路建设资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应于产业带效益中的波及效益和传递效益的回报政策,应考虑在高速公路的影响范围内向主要受益产业征收相应的“高速公路资源基金”,作为高速公路专用建设资金的来源之一,用于高速公路的建设养护和滚动发展。“高速公路资源基金”征收标准的确定主要依据两条原则:一是产业布局距离高速公路轴线和出入口的远近,并以此确定分级的费率标准。二是根据贡献与效益挂钩原则,分行业确定各自的“高速公路资源基金”费率。征收“高速公路资源基金”的目的是将产业带波及效益和传递效益的一部分归还给高速公路建设和经营者,以形成高速公路建设与产业带开发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达到双赢的效果。
目前美、日等发达国家通行的做法是:根据一定的标准,按照不同半径划定范围,分别采用不同的费率标准征收该项基金,并区分各影响范围内的产业性质对费率进行修正。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可以对产业带影响范围内的主要行业以新增利润的6-12%作为“高速公路资源基金”的标准浮动范围。按照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产业带形成初期,交通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将明显高于这一比例,因此,新增利润6-12%的“高速公路资源基金”费率仅为高速公路波及效益和传递效益的下限值,明显低于其实际贡献,因而在操作上是可行的。当然各地的经济发展状况不同,所确定的费率水平也会不同,但目前关键的问题是要通过必要的行政、法制、政策手段,将此项基金的征收纳入规范化、法制化发展的轨道。
二,应建立高速公路与沿线产业带一体化协同发展的区域经济开发模式
要解决高速公路和沿线产业带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首先要转变观念,从传统的运输经济分析和简单的直接成本效益分析的思维定式中摆脱出来,在统一协调的系统工程框架内考察高速公路所产生的综合经济效益,特别是产业带经济效益,在实践中不断探索高速公路产业带效益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比较完整的高速公路与沿线产业带一体化协同发展的理论体系,建立相应的一体化协同发展区域经济开发模式,从而形成高速公路发展规划及投资决策的新评价准则和方法,为多渠道筹集资金,解决高速公路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提供新的途径。
应该从分析高速公路综合经济效益的主要特点和表现形式入手,研究高速公路建设与沿线经济开发相互作用的内在机制和发展的一般规律,探索高速公路产业带这一新的区域开发模式。应研究并建立产业带效益分析的理论模式和计算方法,特别是要建立经济总量增长模型和沿线地产增值的计算模式,科学评估产业带效益的规模、数量和影响因素。应分析不同类型经济活动在高速公路产业带分布的基本规律,总结产业带演化成长的空间结构特点,建立高速公路产业带规划布局的理论和方法。
高速公路与沿线产业带一体化协同发展的意义在于:投资建设高速公路的同时,将交通建设与沿线经济开发协调起来,在沿线地区区位优势因交通情况的改进而明显提高的同时,将产业带效益中的一部分再退还到高速公路之中,形成高速公路与沿线经济之间的正反馈机制,使二者得以一体化协同发展,以充分体现二者相互促进的作用。
三,应充分考虑高速公路对产业带贡献和影响来科学确定通行费标准
目前车辆通行费标准的制定没有考虑高速公路对产业带的贡献因素,没有与沿线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挂钩,收费标准偏低,无法体现高速公路给使用部分和受益主体带来的经济效益。这种低标准收费实际上是将高速公路经营者的部分效益转移给高速公路使用者和受益主体,是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因此需要根据高速公路产业带效益情况重新确定车辆通行费标准。按照高速公路产业带社会经济效益的类型划分,高速公路车辆通行费标准应与用户直接使用效益挂钩,以用户节约的车辆运输成本和人工费用为依据科学确定,并随物价的变动而调整。只有这样,才能使高速公路两侧及周边区域的企业和部门将所获利润中的一部分回到高速公路,从而保证高速公路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总之,高速公路产业带的出现是沿线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对于政府来说,要充分利用产业带的区位优势,科学布局、合理规划,挖掘产业带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对于投资者来讲,应该及时把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的契机,发挥自身的优势,利用高速公路产业带便利的运输条件和良好的投资环境,适应政府的规划和布局,投资于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项目,以提高自身在激烈竞争市场中的生存和发展能力。高速公路产业带在我国是一个全新的课题,迫切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上加以研究、探讨,只有从国情出发,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才能找出既能促进高速公路自身发展,又能带动高速公路产业带发展的思路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