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建十四局二公司技术创新助推移动模架“极速”移动

2015-11-30

近日,从燕赵大地传来喜讯,石(家庄)济(南)客运专线全线第二长特大桥——衡景特大桥46孔移动模架现浇梁全部完成。比业主下达的节点目标提前80天,平均12天生产1孔现浇梁,创造了国内同等跨度移动制梁施工的最高记录。“极速”移动的背后,是项目部科学管控、自主创新的精细谋划。

由十四局集团二公司承建的石济客专衡景特大桥全长29.6公里,位于河北衡水境内。项目部投入3套移动模架,对46孔40米简支箱梁采用移动模架现浇施工。移动模架也称为移动造桥机,具有质量稳定、制梁快速的特点,是客运专线施工中典型的“高、精、尖”技术,在石济全线唯一应用,倍受各方高度关注。

为铸造一流客运专线,项目部以“管理领先、技术领先、行业领先”为目标,创新工艺,优化方案。成立移动模架施工生产领导小组,制定下发《移动模架施工实施细则》等,先后邀请全国劳动模范徐渭泉等起重设备专家现场指导。多次组织技术、安全等专项教育培训,从人员分工、质量控制、材料供应、安全操作规程、后勤保障等方面,进行缜密部署,全程盯控。移动模架施工从定制、拼装到行走,每道工序都有详细的步骤、规范和验收标准,有些工序以毫米为单位。

安装内模时,需要将模板吊到移动模架上,作业空间有限,工人全凭感觉拼装,模板不合缝的现象时有发生,动辄拆了装、装了拆,至少需要3天时间才能安装好一套内模。为提高工效,他们发明了内模拼装模具,根据模板尺寸,用槽钢焊接一个上宽下窄的模具,直接放在地面上。工人们在模具内拼装好模板,再吊运上去。有了固定的框架,加上作业空间不受限,安装时又好又快,仅需要18个小时。

移动模架现浇梁为原位现浇箱梁,由于钢筋骨架体积较大,现场不具备整体吊装的条件,所以每孔梁的钢筋都是在移动模架行走就位后在模板内绑扎。移动模架从行走到定位,至少需要2天时间。为充分利用好这段时间,经过反复试验,项目部发明了分段绑扎胎具,将现浇梁底、腹板钢筋通过用角钢焊接成的胎具加工成5米一节的钢筋骨架,移动模架就位后,用吊车将一节节骨架吊装到模板内,进行简单拼装连接。该方法不但规范了现浇梁的钢筋绑扎,同时也加快了钢筋绑扎的速度。

技术创新使移动模架施工进度不断刷新,由最初的30天一孔提高到12天一孔。移动制梁的顺利完成,打通了施工的关键节点,向这条快速铁路的通车目标迈出坚实一步。(本文来自中国铁建)

相关资讯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