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绥铁路绥芬河站房综合楼施工现场见闻
高达56米的欧式钟楼、可容纳1800人的宽敞明亮候车大厅、6度抗震烈度标准设防,百年基本风压与雪压荷载设计,清新脱俗的建筑造型……日前,由中铁二十三局二公司牡绥项目部承建的全路最大的口岸站站房工程---绥芬河站房综合楼建设已经通过静态验收,进入了卫生清扫保洁和部分办公房屋移交阶段,为牡绥铁路扩能改造项目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师带徒,站房拔地而起
12月2日,笔者走进牡绥铁路全线最大的房建工程——绥芬河站房综合楼的施工现场看到,室内人来人往工人们正手握工具有序地忙碌着,有的安装电子广告牌、有的清扫保洁,一片热火朝天的收尾施工景象,让这座欧式风格的建筑显得更加生机勃勃。
“为了确保节点工期,我们新人老人一起上阵,让有经验的帮扶着刚刚参加工作的新人,师带徒活动显现活力,实现了工程顺利完工。”牡绥站房项目部副总工程师邢琦介绍,绥芬河站站房综合楼工程2014年3月开工,由于工期短、任务重、施工难度大,对每一位施工人员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家住黑龙江省五常市的孙立辉是一名大学应届毕业生,2015年6月,学习土木工程专业的他刚刚毕业就成为了中铁二十三局二公司的一名员工,投身牡绥铁路扩能改造绥芬河新站房建设工程。“第一次工作便能参与这么大的一项工程,对我来说是幸运,也是一种挑战。”孙立辉说,刚一投入工作,公司就分配来10名施工人员由他统一调度,负责工程进度和现场管理,刚刚毕业的孙立辉在学校学到的都是些理论知识,至于如何分管施工人员、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进度是他从来都不曾接触过的。“多亏了前辈们传授的经验和施工人员的宽容,让我能快速地成长,确保了工作能顺利的推进!”采访时,孙立辉一边手指向高耸的钟楼,一边告诉笔者,每当看到拔地而起的新站房时,心里就特别有成就感。
再坚守,回家不急一时
这项工程不仅让孙立辉这样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得到了锻炼的机会,也让南方来的劳务工感触颇多。
来自江苏省盐城市的朱于中在现场负责墙面、地面的装饰工作,属于后期工程。他告诉笔者:“虽然天冷让我们这些南方人有些不适应,但和我同乡的几个工友都喜欢来东北干活。东北人热情的待人方式,让我们这些出门在外工作的人都感觉很亲切,仿佛一下子就能融入其中,成为了一份子。大家一起干活、工作,其乐融融,也就没那么想家了。”他还介绍说,新站房不光接待中国人,还得接待外宾,这可是国家的门面,马虎粗心不得,必须保质保量,不能因为要收尾了就对付了事,草草收场,一定得仔细认真地干,“就算因此晚回家几天也没关系!”
在施工现场,和朱于中抱着同样想法的工人不在少数,大家都来自祖国的大江南北,汇聚于此无非就是一个目的——建绥芬河新站房!虽然目前整体工程已经接近尾声,且大多数工人都已经近一年没有回家了,但大家都坚守岗位,仔细认真的工作着,坚决站好最后一班岗。
攻难点,质量叫响全国
“当时,现场直螺纹连接质量低于行业标准95%以上的要求,致使钢筋连接验收不达标,经常出现返工现象。为此,我们成立了质量攻关小组。”邢琦告诉笔者,他们经过反复研究,最终对提高滚轧直螺纹钢筋连接一次合格率展开了专项攻关,并取得了实效,摸索出采用滚轧直螺纹进行钢筋连接的办法,致使钢筋连接合格率达到98.4%,高出行业标准3.4个百分点,并通过业主和监理公司的检查验收,受到一致好评,该成果获得2015年全国工程建设优秀质量管理二等奖。此外,笔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绥芬河站房综合楼工程,成功通过黑龙江建设工程质量龙江杯评审委员会及黑龙江省建筑业协会专家的最终评审,荣获2014年度黑龙江省建设工程质量结构优质奖。该工程能获此殊荣,无疑是对建设者们的辛苦工作的最大肯定。
目前工程进入了尾声,施工人员即将撤离现场,目睹自己18个月的丰硕成果,每个人都无比自豪。因为这座现代欧式风格的新站房,将是全国铁路口岸最大的站房,建成运营后,将对完善铁路口岸基础设施,进一步提高通关能力,促进口岸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随着中俄经济关系的日益密切,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行,绥芬河铁路口岸的流量势必会越来越大。连接中俄经贸的大通道牡丹江至绥芬河间即将驶入电气化铁路新时代,旅客列车运行单程耗时将由4个小时缩至60分钟,过货能力也将由现在的1200万吨增加到3300万吨。铺路架桥、尽展铁军风采,圆梦百姓,振兴边贸经济,让人们充满敬意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