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重工:把产品 “当作人品来做”

2016-02-25

2月22日下午,在以“提升质量意识,推进自主管理”为主题的航天质量日系列活动启动会上,航天重型工程装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天重工)董事长钟江国要求领导干部和质量工作者要有胆量喊出“自主管理,向我看齐”的口号,真正把产品当作人品来做。

据了解,航天重工成立于2012年9月。短短三年左右的时间,该公司以市场需求为牵引,以自主研发为支撑,以产业化发展为目标,与国外研发机构积极开展合资合作,研发的系列大型重型多轴电动轮矿用自卸车集机、电、液为一体,填补了大吨位重型矿用自卸车产品国内自主创新空白,实现产品替代进口。面对成绩,航天重工人并没有满足,而是迎接更高的要求和更严峻的挑战,而最大的挑战便是来自产品的质量。

“现场把脉”引发效果

2月19日,针对第一次水压试验中出现的问题,航天重工党政领导、总师等来到防爆无轨电动运输车箱水压试验现场为产品“把脉”。

在听取了工艺方面对水压试验方案的介绍后,钟江国从逻辑上分析了行业内现行两种试验方案的优势和劣势,他指出,“在试验方案设计阶段不要怕花费时间,各方面的想法和意见要综合、汇总,试验前一定要把原理弄明白、搞清楚,试验时争取一次成功,避免不必要的反复。”

总经理虢劲松则提出了两条建议:一是详细了解行业内其他公司怎样进行该项试验的;二是可以把我们的试验方案与安标中心负责人进行交流、沟通和改进,一定要达到安标认证的标准。

事后,有职工说这只不过是“小题大做”,但更多的职工则为领导的这种行动叫好。

究竟是不是“小题大做”?对待一切和质量相关的问题,航天重工领导班子的头脑是清醒的,态度也是坚决的:问题出一次抓一次,出一个抓一个;责任部门不抓好,就处理责任部门领导。从那一刻起,那个“严”字便像一把利剑,时刻悬挂在航天重工干部职工的头顶上,谁也不敢越雷池一步。

其实,有着航天素养、军工品质的航天重工干部职工,对待产品质量,都有“以此为荣,以此共识,以此自律”的要求和自觉性,从不敢马虎。因为他们明白:航天重工是造车的,而且都是上百吨的大家伙,如果大家都把条条框框当成耳边风,不把质量当回事,那肯定是要车毁人亡!

正因为有了一个“严”字,由航天重工自主研发的363吨电动轮重型矿用自卸车被媒体赞誉为“特种车中的‘特斯拉’”,在后来井下试验运载中,出勤率高达94%,单次续航里程超过了90公里。

“后墙不倒”激发雄心

会上,钟江国这样解释了“自主管理,向我看齐。”八个字:一要倡导质量“自主管理”,牢固树立“质量就是生命,质量就是人品”的观念和“我的质量我负责”的思想;产品质量不是“检”出来的,更不是顾客投诉出来的,而是生产者用“心”做出来的。二是全体领导干部和质量工作者要喊出“向我看齐”的口号,带头遵守质量规程,自己经手的事情要经得起检查,同时要严格管理,敢于“较真”,坚定地贯彻各项质量要求,打造优秀的质量文化。

据悉,这种决心绝不是公司领导的一时冲动和心血来潮,早在2012年企业建设伊始,航天重工就把“体系为基、预防为主、创新求实、顾客至上”作为企业发展的质量方针加以贯彻实施,并不断改进完善。

正因为有了这些“条条框框”作保障,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220吨多轴重型矿用自卸车拥有20多项国家;363吨电动轮重型矿用自卸车被新华社、中国工业报等媒体誉为“矿用自卸车中的‘巨无霸’”;以运行平稳、故障率低而叫响矿区的110吨电动轮矿用自卸车,赢得了用户和专家的一致认可。

航天重工2016年的发展总体目标,其中一项就是“确保客户需求和矿区保障‘后墙不倒’。如何才能确保“后墙不倒”,钟江国告诉记者:依托军工越野底盘和电动核心技术,大打“质量牌”,在公司范围内营造“人人关心质量、人人参与质量”的良好氛围,把企业真正做成标杆,把产品 “当作人品来做”,这样才能将产品真正做成品牌!(本文来自中国工业报)

相关资讯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