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重汽桥箱公司筑牢提质增效的“前沿阵地”
现场为15名优秀“两长三大员”发放现金奖励和荣誉证书,组织一线班组长到SKF公司济南工厂参观学习,召开“如何开好高效、务实的班前会”班组长座谈会,在内部网站开设班组长清华网络课堂……
为激活企业管理的细胞,桥箱公司以改进控制、提质增效为重点,将精益管理、创新创效和班组建设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多措并举,持续发力,努力用创新实践激发创新活力,用创新活力展示创新成果。
提素质,练技能
自全面启动“创新升级三年行动计划”以来,桥箱公司站在战略的、全局的高度,进行全面的系统的规划实施,而作为基层管理者的“两长三大员”创新改善能力的提升更是桥箱公司谋篇布局的关键——
组织97名两长三大员参加专项、系统培训,涵盖了法律知识、精益概论、作业测时、标准作业班组成本核算与控制、目视化管理等精益理论和工具应用等17门课程、2600多个学时;
采用专题讲座、启发式教学、课堂讨论、案例教学等相结合的立体式教学方法,对班组长进行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方法培训,提升创新意识,学习先进创新方法;
举办兴趣小组活动培训交流会,组织班组长到前桥装配、主减差壳班组园地进行参观学习,努力让兴趣小组“兵工厂”里涌现出更多的能工巧匠、精兵强将;
开展“班组长工作落地化、员工工作可视化、车间管理信息化” 及众智改善交流,明确班组长在班组管理的新要求,掌握新方法……
与此同时,桥箱公司把深入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作为提升员工素质、培育人才队伍的重要途径,全方位、多形式为员工成才铺路,想着“招儿”为创新升级融智聚力。
“找到了差距,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非常感谢公司为我们搭建了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促进的舞台”……一线员工纷纷这样表示。
班前会,“班前就会”
施工员、检查员与职工零距离面对面交流,快速、准确的解决职工工作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质量隐患,全面提升桥总成喷漆外观质量……
在“改革创新升级年”活动中,桥箱公司驱动桥部等生产部通过创新升级班前会内容,有效提升了员工提升产品质量的意识和能力。
班组长根据随记本记录内容,对班组人员进行通报。随记本内容主要包括:前一天分部例会内容,各项检查问题点及班组长在现场随看随想记录的内容。
施工员、质量员参加班班前会。施工员在班前会对日常现场稽查情况通报,对当日排产中的特殊桥型、相似零部件、扫码等进行重点讲解;质量检查员对昨日桥总成外观质量现状、关键点的质量监控情况做出了通报,使职工对自身昨日工作情况有了更加直观的了解。
开展每日“学一序(每日班前会班组长都会与班组成员共同学习一个工序的自检互检工作内容及要点)、讲一序(员工结合前一天工作,讲解自身工序的工作体会及心得)、悟一序(深入体会本工序的工作实际),让员工全面了解多工序应注意的问题,适时培养出技术过硬的多能工。
有技术,释能量
“我们就是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特别是要将生产一线作为创新创效的一线阵地,让一线阵地成为孵化新创新型人才的主阵地。”桥箱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邹忠厚这样强调。
各生产单位采取有效形式,广泛开展兴趣小组、问题分析会、作业观察等活动,组织职工立足现场和岗位,查找分析存在问题,策划制定改进方法,群策群力实施改善。
曼后减壳毛坯φ205轴承孔一直存在个别毛坯有硬点的问题,由于数量很少,毛坯检验难以检出;且硬点在毛坯表层以内,加工之前肉眼无法看到。一旦毛坯存在硬点,就会导致在粗镗轴承孔时,硬点将粗镗刀片崩坏,一次事故就会造成两个刀夹和两个刀片损坏,造成刀具经济损失1900多元。壳加工分部曼减壳生产线上的能工巧匠们,群力群策、积极探索,通过一系列的对比研究,通过采用轴承孔内壁的快速绕铣,所有加工工步均由数控机床完成,只需前期一次编程,后面所有工作都是由数控程序自动完成,简单高效。因粗铣刀片的强度和韧性比粗镗刀片都要大得多,强壮、耐崩,能将绝大多数的硬点铣削下来,从而排除了硬点对粗镗刀的威胁,避免了刀具的损坏。轴承孔经过绕铣后,粗镗余量减小,还延长了粗镗刀片的使用寿命。
齿轮加工部滚花键作为关键加工工序,直接决定着输入轴成品质量。该工序原工装采用卡箍进行夹紧,夹紧力依靠操作者经验进行调整,人员变化后,有时会对成品质量带来影响。为提高质量稳定性,齿轮加工分部一线员工大胆探索,通过借鉴主动轮铣齿夹具的夹紧方式,针对该产品设计相应的工装,并充分利用滚齿机液压系统压力稳定的优点,对沿用十几年的滚花键工装进行了改进。经验证,改进后的工装实现了自动夹紧,消除了人为误差,提升了生产效率。(本文来自中国重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