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工起重机械:五十度 灰色空间里的吊装人
八月,骄阳似火,炽热的阳光把地面的沙石晒得滚烫,口渴的树木干巴巴的,知了也热得不停地叫,路边的小草和小花也有气无力地低着头,路上的行人个个汗流浃背、沿着树荫快步疾走。然而,有这么一群人,他们顶着烈日行走于高山大河之畔,仰窥天地,俯查日月;摸爬滚打混迹于城市建设的大潮中,高架、地铁处处都有他们的身影;更有甚者,他们冒着酷暑,却爬到距离太阳更近的三尺小屋里,手握操纵杆,举重若轻……他们就是时代的建设者,城市的保卫者,广大吊装行业的从业者!
7月28日,晴,地表温度47度。某高架桥的施工现场,正在施工的蒋师傅身上的工作服早已被汗水浸透,黝黑的皮肤,干裂的嘴唇,连说话似乎都没有多少力气。由于长时间暴晒在烈日下,蒋师傅的脸膛显得黝黑,没有多余的防护,只有一副太阳镜帮他遮住刺眼的阳光,他开玩笑说:“一到夏天,我们就成‘黑人’了。”
7月29日,晴,某地铁出口的工地旁。由于白天温度太高,出于安全考虑,老周和同事们把吊装时间调整到了傍晚。可即便是傍晚,老周的衣服却是湿了又干,干了再湿的一种状态:“本来驾驶室的空间就不大,再加上天气闷热,小小的驾驶室里跟烘箱一样,跟烤肉就差一点孜然了”。
8月1日,阴,虽然比前两天少了些太阳直晒的炙烤,但空气中仍弥漫着浓浓的热浪,潮湿、闷热的空气更是不留一丝的情面。作为塔机操机手的蔺师傅更是深有体会:“每天爬上高高的塔吊真是一次生与死的历练,本来就够热的,我们还要爬的更高,距离太阳更近,诺大的一片工地,就我们身处在这狭小的空间里,那种感觉……”
“我每次上去至少要带三大瓶水,下来的时候就只有空瓶子了,可奇怪的是我从来不想要去厕所,大概都直接被蒸干了吧”开工不到10分钟,蔺师傅脸上的汗水便不停滴落,不到20分钟,蔺明已经汗流浃背,工作服完全湿透,半个多小时下来,湿透的衣服被太阳烤干,烤干又湿透……
而提到吊装,让人不得不想起一个名字——徐工。生于炮火连天的战争时代,雄起于上世纪90年代,至今,徐工起重机械已将全球移动式起重机排名第一的奖牌收归囊中。就是这样的一个企业,见证了中国建造业的崛起,撑起了中国吊装产业的半壁江山,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徐工重型的生产基地,来一睹他们的风采。
王关标,徐工重型总装分厂的一名普通调试工。黝黑的皮肤让谁都不敢相信他现在只有24岁,而且还是一个刚调到总装调试分厂一年零三个月的新人!“我是主动申请调来做调试工的,之前一直在分厂里面做装配工,只能接触到车辆的一部分,现在好了,不管大小吨位,所有车型的调试我都能熟练掌握,对起重机整机性能也更熟悉了。”平日里,身着厚重的劳保服、安全帽的他,为了少晒一点,还特意买了个围脖,将自己的脸遮起来,可就是这样,他的肤色还是如此的黝黑,他笑着说:“这是我辛勤工作的见证。”
中午11时30分,我们看到操作室内的温度已经达到了43.5摄氏度。王关标说:“平时,站在滚烫的调试场上,感觉脚下的鞋底都发烫了,热浪顺着裤管向上灌,可即便是这样,我们也一刻不能懈怠,我们是把控质量的最后一关,责任重大!出于对员工的关爱,公司调整了作息时间,严禁中午高温作业,而且连续作业不超过两小时,就可以休息一会!”
热浪袭来,炙热的大地积攒了太多的热量,不分白天黑夜,地表的温度轻松就可跨越五十度。烈日当头,无论你是英雄好汉,还是绿林豪杰,哪个不想痛快地跑到空调房里凉爽一把?然而正是这样一群在烈日下顶天立地,暴风雨中毅然坚守的人,他们凭着坚强的臂膀,百折不挠的勇气,扛起了建设美丽中国的重担。让我们永远记住他们吧,阳光下最光荣的职业——吊装人!
曾经有一首吊车司机为自己写了这样一首打油诗:“身在车中不是仙,三尺小屋把我关,一个小凳独自坐,两个手柄玩一天。起早贪黑拼命干,夕阳染红半边天。”说的就是这些吊车司机的真实写照。让我们为这些身边的普通人鼓掌,为这些默默的建设者们致敬!(本文来自 徐工起重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