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工王民:我们的目标是从世界第七到世界第三
企业能不能持续发展,要有准确的战略定位,把自己最有优势的产业做到极致。而且,不能走传统产业发展的老路,必须靠全面创新,包括技术、市场、人才、管理体制等各方面的创新,把徐工推到高位上。”提到企业的发展方向,徐工集团董事长王民有着清晰的思路。
在王民看来,徐工作为经济主战场企业,已经有比较好的基础和发展势头。“这些都是靠创新得到的。下一步,我们的目标是从世界第七到世界第三。”如何实现发展目标,对此徐工已经有了答案。
抓住转型升级这一主线、把技术创新和国际化两大战略支撑起来、盯准“三有一可”发展目标,王民列出了徐工发展目标的多条路线。同时,徐工要做一个智慧企业,还要将互联网+、智能制造、云平台、大数据等充分融合。
1、持续投入 推动技术创新
“对工程机械行业这个高强度竞争行业来讲,能在众多小门类、多品种的工程机械领域将外资品牌挤出国门,并到全球市场、产业高端领域华山论剑,徐工靠的是不断持续地创新创造。”王民说。
创新已是一个常提常新的话题,当下众多企业都在创新这条路上不断尝试并取得突破。从徐工的实践来看,目前公司累计有近6000项授权的,其中有1000项是发明,还有数十项国际。所以徐工在技术创新上面,始终坚定地持续投入,持续地去定准最高目标。
行业唯一高端工程机械智能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
据悉,徐工各单位根据自身产业定位与发展战略,在全面对标基础上,找出差距并制定了“技术领先、用不毁”各阶段性目标,并根据“技术领先、用不毁”产品发展理念十大行动方向和要求,形成了实施方案,明确了相关技术、质量指标,制定了详细的行动路线和实施计划,形成了数百项涵盖从产品研发、过程控制、到售后服务等产品全过程改进提升专项推进措施,从领导力、战略、资源、过程等提供全面保障。
2、打造智能制造新模式
创新之外,徐工在迈向目标的路上更加注重对智能制造的探索。据了解,为加强智能制造顶层设计,徐工制定并颁布了《“互联网”+融合行动方案》、《徐工集团智能制造实施方案》等文件,以打造“技术领先、用不毁”的智能化产品为目标,推动“产业多样化、产品智能化、制造服务化”变革发展,真正打造具有徐工特色的智能制造新模式。
线性化、智能化的起重机底盘装配线
近年来,徐工起重机械围绕“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结合产业特点,从“产品、生产、模式、基础”四个维度实施《徐工集团智能制造实施方案》10大建设任务、25个子课题,以数字化工厂、智能化装备、网络化供应链、绿色制造技术为支撑,不断打造智能产品,开展智能生产,提供智能服务,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核心支撑和重要保障。
徐工信息工业物联网大数据平台
同时,徐工起重机械的智能物联网平台已实现对产品的调试过程、工作状态、产品故障等数据的实时采集,不仅在生产、销售、服务等领域可以全方位应用,更能让客户随时随地查看车辆信息,以便快速反馈问题、解决难题。
3、建立世界级工程机械品牌
对于徐工来说,全球化布局更是不能不提的战略方向,也是王民所说的企业战略化支撑之一。据介绍,徐工把为国家贡献一个世界级工程机械品牌作为自己的目标,将国际化作为企业的重要发展战略。早在2000年以前,徐工便开始了海外的渠道和网络建设,2010年起,徐工开始部署海外建厂和并购。
徐工大型成套矿业装备出口
徐工百台环卫成套设备出口中亚
为此,王民列出了几组数据:今年1-9月,徐工品牌主机出口量增长了84.8%,自营出口量增长101.7%。如重兵投入的东南亚市场销售翻番增长;在非洲和中东、中亚出口第一位置更加稳固,在中亚乌兹别克斯坦建立的合资工厂使该国重大工程施工中几乎清一色的全用徐工装备;在南美曾一单拿下委内瑞拉近50亿人民币、6000多台设备的超级大单;在巴西总投资3亿美元、占地80万平米、年产7000台主机的工厂已有几十款适应性新产品下线,使徐工跻身当地三大工程机械主流品牌之一。
现在徐工的全球地位不断提升,今年前九个月,徐工的营业收入增长了40%,出口翻了一倍,远远高于同行业其他企业。“主要指标稳居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首位,成为中国唯一进入世界工程机械行业前十强企业。所以说,市场从来都是有的,产品做好了,你就能得到比别人更多的蛋糕。”王民说。(本文来自徐工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