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底实现全国具备条件的乡镇、建制村通硬化路

2017-12-27

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2019年底具备条件的乡镇、建制村通硬化路

12月25日召开的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明确,确保到2019年底实现具备条件的乡镇、建制村通硬化路;到2020年实现贫困地区国家高速公路主线基本贯通,具备条件的县城通二级及以上公路;完善“十纵十横”综合运输大通道布局,到2020年实现综合交通网总里程达到540万公里左右目标。

“五纵五横”综合运输大通道基本贯通

会议回顾了交通运输工作进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交通运输行业改革发展取得重大突破,实现了交通基础设施跨越式发展,“五纵五横”综合运输大通道基本贯通,全面开创了交通运输发展新局面。

其中,铁路营业里程五年增长2.7万公里,高铁覆盖65%以上的百万人口城市。公路总里程五年增长约53.4万公里,高速公路覆盖97%的20万人口城市及地级行政中心,二级及以上公路通达96.7%的县。内河航道条件持续改善,通江达海干支衔接的航道网络进一步完善。民航运输机场达229个,服务覆盖全国88.5%的地市、76.5%的县。邮政乡乡设所、村村通邮总体实现。快递公共投递服务站近2.9万个,快递乡镇网点覆盖率达到87.3%。高铁、高速公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和港口深水泊位数量均居世界第一。

交通脱贫攻坚先行引领作用日益凸显

贫困地区建成旅游路、资源路和产业路1.3万公里。新增通硬化路建制村1.1万个、通客车建制村8473个。实施普通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3万公里,改造危桥3300座。农村交通运输服务水平持续提升。交通运输更贴近民生11件实事全部完成,“交通运输+”生态旅游、特色产业等迅速发展,人民群众获得感显著增强。

2018年新增高速公路5000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20万公里

会议明确,2018年交通运输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预计与上年目标基本持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物流成本进一步降低,投资和市场环境进一步优化。2018年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5000公里,新改建国省干线公路1.6万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20万公里,新增通硬化路建制村5000个,新增通客车建制村5000个。新增内河高等级航道达标里程600公里。主要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增长15%以上。

2019年底具备条件的乡镇、建制村通硬化路

会议还明确了未来三年交通运输重点任务。未来三年,交通运输要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着力服务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统筹规划、聚力攻坚,确保全面完成“十三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支撑,小康路上不让任何一个地方因交通而掉队。

交通精准扶贫脱贫。进一步加大对贫困地区高速公路、普通国道建设的倾斜支持,到2020年实现贫困地区国家高速公路主线基本贯通,具备条件的县城通二级及以上公路。加快推进通村畅乡的“幸福小康路”建设,确保到2019年底实现具备条件的乡镇、建制村通硬化路。继续推进“交通运输+”特色产业扶贫,继续支持贫困地区约1.2万公里资源路、旅游路、产业路改造建设。

综合交通基础设施联网提升。完善“十纵十横”综合运输大通道布局,实施重点通道连通工程和延伸工程。统筹推进国际性、全国性、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发展,打造150个左右开放式、立体化综合客运枢纽和150个左右辐射带动能力显著、物流功能完善的货运枢纽(物流园区)。加快铁路建设,完善公路网络,优化水运建设,加强机场建设,2020年实现综合交通网总里程达到540万公里左右目标。

分两步实现交通强国战略目标

会议提出,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既要为决胜全面小康做好服务、当好先行,又要为建设交通强国绘好蓝图、打好基础、开启新征程。综合各方面因素,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两步走”来建设交通强国。

第一步,从2020年到2035年,奋斗15年,基本建成交通强国,进入世界交通强国行列。第二步,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奋斗15年,全面建成交通强国,进入世界交通强国前列。(本文来自光明网)

相关资讯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