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工:破解装备制造“大而不强”瓶颈,“不认命”的我们,其实都是“哪吒”!
如果你问我
人能否改变自己的命运
我也不晓得
但我晓得
不认命
就是哪吒的命
——《哪吒之魔童降世》
说起今年暑期档
刷爆社交媒体的“国漫之光”
非“哪吒”莫属
尤其在电影的最后
太乙真人超燃的一句评语
是整部戏撼动人心的点睛之笔
不向命运屈服
向来是人类最伟大的奋斗标签
工作的每一次突破
每一次战胜不可能
……
当“担大任、行大道、成大器”的徐工人
面对中国装备制造“空心化”、“智能化”的困局
我们身边时刻上演着的奋斗桥段
又何尝不是一种斗争到底的人生态度
在打破中国装备制造“大而不强”的路上
不认命的,岂止是“哪吒”
“若命运不公,就与它斗到底”
动漫似乎是孩童时期的代名词
但真正看懂时却是成年后
从一开始被贴上“魔丸转世”的标签
到被他人认同
电影最后的陈塘关大战里
哪吒喊出的那句经典台词
“若命运不公, 就和它斗到底!”
击中了无数观者的内心
总有无奈的困局,但一定有突破的机会,关键就要像哪吒一样,不服输。这一点上,深耕核心零部件领域、努力突破“空心化”的徐工人深有体会。在9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推动着国内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随着起重机吨位的不断提升,对配套的液压油缸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解决高强度薄壁缸筒的选材问题摆在了研发团队面前。
当时同样的强度下,中国液压产品又重又笨,壁厚达14毫米,而国外先进国家只有其一半。由于国内基础工艺技术匮乏,甚至都没有缸筒“冷拔”的概念,徐工的技术团队只好去海外学习。国外一家专门生产这种材料的公司接待了他们,声称只要购买产品,就可以毫无保留的进行技术交流。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热情”的背后,其实对中国企业的轻视,国外企业认为:即使进行技术交流,中国也没能力自制生产!
面对这一份“热情”和开出的天价,徐工最终没有选择合作。当时徐工研发人员都憋着一口气,要用自己的工艺技术做出自己的材料。大家拼命学习工艺原理和方法,不到两年,就生产出了适合自身加工设备的冷拔材料。
如今,徐工每年可实现自制高精密冷拔钢管20000多吨,主持申报的《液压和气动系统用冷拔或冷轧精密无缝钢管》国家标准于2016年8月正式发布,2018年5月建成的亚洲最长6000KN全液压予应力冷拔机,更是在业内引起轰动、被各大媒体争相报道,不仅为我国冷拔管领域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也为大吨位、长行程、薄壁轻量化的液压缸产业发展壮大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做自己的英雄”
每一家伟大的企业
都是在不认命的路上探索
正如作家雨果所说:
当命运递给你一个酸的柠檬时
是让你设法把他制造成甜的柠檬汁
“做自己的英雄”
这也正是电影所要传达的价值观
不断前行
《哪吒》这部电影的可贵之处,就是为活在当下、面对选择时就是踌躇不前的我们破除了心中的恐惧、赋予了勇气与力量。“第四次工业革命”这个在新一轮产业变革之际诞生的热词,如今正在全球范围内飞速传播着,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更是明确提出拓展“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而对于当前正朝着“智能化”转型的徐工来说,也正是努力“做自己的英雄”,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智能制造发展道路,以更高效、更精准的体系,输出技术领先、用不毁的产品,弥补基础零部件的短板。
让徐工核心零部件成为行业唯一同时获得“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和“工业互联网应用试点示范”两项国家级重磅荣誉的“高端流体控制与执行元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就是为实现“智能化”的一个缩影。围绕徐工推进智能制造“一硬、一软、一网、一平台”的“四轮驱动”方案,从“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层面“破题”,大量应用包括焊接机器人、智能化物流系统等自动化、智能化装备对原有流程进行改造;并充分利用信息物理融合CPS、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型信息技术,推进了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
被评为“江苏省示范智能车间”的徐工“液压件阀智能生产车间”、实现设备自动化、人员高效化、管理信息化的挖机缸智能生产线……种种成果表明,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平台、智能硬件、全流程信息化管控以及联网集成的实际应用,正让未来全生命周期的智能服务和产业链协同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呼之欲出。
哪吒不畏惧命运
天雷之下自烈火红莲中涅槃重生
无论世人定论他是魔还是仙
他的命运从来只有自己能定
一如我们的事业
从来都是我们自己决定如何去走
突破空心化,实现智能化
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登顶世界的最大险坡
在高质量发展的大时代
我们定会凝聚更为蓬勃的核心力量
助推中国装备走在产业竞逐的最前沿
破解装备制造“大而不强”瓶颈
“不认命”的我们
其实都是“哪吒”!(本文来自徐工集团XC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