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王太平:柳工叉车客户导向,砥砺奋进
引言
一直专注于在国内外市场进行产品和渠道建设的柳工,是中国叉车民族品牌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在本期工业车辆专刊中,我们请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柳工叉车董事长王太平先生来谈一谈柳工叉车。
▲柳工股份副总裁、柳工叉车董事长王太平先生
需求为本,产品当先
在过去的一年中,虽然行业发展速度有所放缓,但柳工在这一背景下仍然实现了两位数百分比的高速增长,高出行业平均水平达十五个百分点。王总表示,在国内市场高速增长的同时,海外市场虽然受到土耳其、阿根廷等国政治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产生了一些波动,但从全年整体形势来看,还是呈现出增长的态势。取得这样的成绩,与柳工紧跟市场形势变化,在业务方面做出的一些调整密不可分。
王总介绍,柳工首先采取的措施是进一步关注电动叉车的发展。“柳工过去几年在电动叉车的发展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成立了专门的电动、仓储车业务部门,并根据客户群体的需求特点做了详细的调研与分析,及时推进产品开发,我们也很好地满足了客户的个性化新需要。通过我们的持续精准发力,柳工电动叉车、仓储车产品实现了比行业整体增长幅度更大的进步。”
其次,柳工还一直坚持技术、质量、服务优先的理念,在研发,品控和服务方面领域投入了大量资源。通过完善的售后服务措施,我们可以做到让每一位购买了柳工产品的客户无后顾之忧。可以说,产品质量的可靠性和健全的服务网络,是我们发展的本钱。”
除此之外,柳工C系列产品的进一步推广,为中高端需求客户群提供了更多选择。王总指出,柳工在在美国市场的发展尤其引人注目。“在当地有不少终端客户对已购买的C系列内燃叉车做出了很高的评价,并希望我们可以将更多的电动叉车、大吨位叉车产品带到美国市场。
对柳工来说,产品是我们的核心,满足客户的需要是我们的使命。从今年底到明年初,C系列产品将全面出击,并根据欧洲、亚太、北美客户需求的不同特点推出适合于他们的产品。在2020-2022年,我们会进一步完善柳工叉车的产品体系,为更进一步拓展国际国内市场打下牢固的基础。”
放眼海外,打牢基础
王总表示,柳工从2002年起推进制定国际化发展战策略。“去年我们提出了‘三个全面’,即全面国际化,全面智能化,全面解决方案的理念战略举措。其中全面国际化的核心就是,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实现海外销售,而是要逐步实现海外研发和海外制造。
2014年,柳工在阿根廷建立了中国叉车行业第一座海外工厂。从五年的实际运行来看,为柳工叉车海外业务的扩展提供了极大的便捷。多年来,我们在海外布局销售和售后网络,建立生产和研发中心,向产、研、销、服务一体化持之以恒的努力。正因为我们做了充足的准备,才规避了中国品牌在海外经常遇到的销售打出去了,服务却跟不上了这样的问题。”通过建立零部件分拨中心,柳工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满足海外客户的需求。在这一点上,柳工有着长期的规划,已经做好准备为海内外客户提供最及时的零部件供给和技术支持,对此王总充满了信心。
“当然,我们在海外投入大量资源,更要谨慎地评估海外市场的风险。特别是对于一些发展中国家来讲,政局的变化、汇率的波动,都会影响到当地的工业车辆市场。但我们从总体来看,这些地区的经济形势还是在向好的方向发展,虽然中间可能会遇到挫折,但只要我们坚持国外市场发展的理念不动摇,持之以恒地做好我们该做的事情,就一定会得到回报。
在开发北美市场的过程中,虽然遇到了美方增加关税等困难,但柳工针对北美市场的布局和研发依然向着之前定下的目标继续不断努力,开发出了适应北美市场的全系列产品。随着工程机械领域新增关税的免除,先人一步的柳工在北美市场立刻得到了广泛好评。总而言之,海外市场机遇和挑战并存。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做到产品和服务与国际接轨,就能真正得到全球客户的认同,柳工叉车才能成为真正的国际知名品牌。”
稳步前进,服务客户
如今,不少国际化企业都推出了众多品牌,来面向不同需求甚至不同行业的客户。王总表示,未来客户需求多样化和行业细分的趋势将会进一步发展,任何一家叉车制造企业都没有办法用单一产品系列满足客户的全部需求。
“这种背景下,我们要分两步走,提升现有产品的市场竞争表现,加强中高端产品的市场拓展。C系列内燃车产品在国内的定位,就是在中高端客户群体中与外资品牌同类产品进行竞争。因此,我们需要时间和耐心,拿出时间和精力来进行产品的完善和推广,我相信我们未来会在这些客户群体中迎来爆发式的发展。”王总透露,未来柳工还将会与一些国际知名品牌进行深度合作,来充实其产品体系和技术储备。“未来,我们在电动车辆方面还会进行更大的投入,柳工的山东叉车工厂将会成为电动叉车产品的生产制造中心,结合当地的制造业优势,我们未来在电动叉车领域将会火力全开,快速发展。”
谈到客户需求的发展,王总表示,客户的需求一直在不断变化,柳工要密切关注行业整体发展趋势。“我认为,目前最明显的趋势就是自动化、智能化的发展,但是在不同国家,这一趋势的发展程度和阶段并不相同。我们要紧紧抓住不同市场的客户需求特点,量体裁衣,为国内外客户提供最适宜的产品解决方案。”
(本文来自中国储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