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振基建投资是扩内需的关键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1-2月份国民经济数据显示,主要经济指标明显下跌,疫情对当前经济运行造成了比较大的冲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举行新闻发布会时表示,疫情对当前中国经济的影响是短期的,也是外在的,不会改变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也不会改变中国经济内在向上的发展势头。
冲击和机遇并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从数据上可以看出,此次疫情对经济的短期冲击严重。生产和需求负增长的幅度是改革开放以来前所未有的。这种经济负增长的态势,包含非常大的内生性下行压力,因此,必须要充分估计这次疫情对中国经济增长短期的较大冲击。
但是他认为,从中长期来看,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从供给能力来看,中国有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和强大的生产供给体系;从消费能力来看,中国有14亿人口的市场,而且人均GDP已经达到1万美元以上,购买力规模非常大。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表明我国经济发展有非常好的基础和巨大的潜力,中国经济能够从冲击中很快提振起来。
他还表示,只要政策方向正确,力度足够,下半年季度GDP增长率会迅速提高,这样全年的经济增长离预期目标不会差很多。
“疫情对中国经济确实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严重冲击,但同时也提供了重要机遇。我们既要头脑清醒,对疫情给经济带来的冲击有足够的估计和认识,不能掉以轻心,盲目乐观;同时也要坚定信心,做好相关的应对预案,通过疫情后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实现中国经济回升向好的发展态势。”张立群说。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剑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现在最需要关注的是全球疫情的暴发,如果控制不好,反弹回来可能会对中国经济产生较大冲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经济环境的影响。疫情会使国际需求降低,影响我国的外贸生产。二是对国内疫情防控的影响,增加了防控的风险。
“中国疫情最严重的阶段已经过去,现在关键是防国外疫情的输入,千万不能掉以轻心。”他说。
扩内需要抓好投资
在张立群看来,目前最需要关注的问题是政府、企业、居民收入增速的大幅下降所导致的支付能力下降,这会对需求带来更大的影响。现在必须要有前瞻性考虑,把各种应对预案做好、做足。
张立群建议,要抓住提振投资,扩大内需这个关键环节。“要想扩大内需,最重要的是把投资抓住,把提振基础设施投资、促进房地产投资平稳较快增长的相关工作抓实抓好。”他表示。
苏剑也认为,目前最重要的是扩大内需。扩大内需的主要方法是扩大消费和投资。“现在全国各地出台了很多扩大内需的措施,政府也出台了促进消费的政策。不过对于消费,政策是间接起作用,自主权在消费者手中,要刺激起来不太容易。因此,目前最有效的还是扩大基建投资。”他说。
不过,他强调,扩大基建投资时还需要调整执政思路,提高民营企业在基建投资方面的参与程度,充分发挥民间投资的作用。同时要给民营企业一个良好的营商环境,保证企业的生产安全,帮助企业应对疫情带来的冲击。
苏剑还表示,疫情引起的美国股市崩盘极有可能引发一场全球经济危机,美联储的激进救市措施反而引起市场担心。因此,他建议,我国要吸取美国的教训,在制定和执行经济政策时,一定要注意力度和节奏,将民众的预期考虑进去,同时也预留一定政策的空间。(本文来自中国经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