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论坛:绿色创新赋能国际基础设施合作新发展
6月20日,第15届国际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高峰论坛在澳门盛大开幕。当日下午,举办了“绿色创新赋能国际基础设施合作新发展”主题论坛,来自多国政府部门、国际金融机构、全球知名承包商和产业链企业的嘉宾围绕“金融创新助力国际基础设施绿色低碳转型”和“绿色创新赋能国际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两个议题进行交流研讨。
论坛现场
议题一:金融创新助力国际基础设施绿色低碳转型
新开发银行副行长兼首席行政官周强武、多边开发融资合作中心首席执行官王忠晶、国家开发银行国际合作三部总经理卞士远,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副行长、企业及投资银行业务董事总经理鲁静,以及标准银行集团客户关系部全球电力行业总经理Rentia Van Tonder围绕本议题进行分享。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阿联酋阿布扎比业务中心执行主任孙元江主持该环节。
议题一现场
孙元江执行主任主持并介绍议题背景。他谈到,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日益严重,各国政府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增强气候适应能力,应对气候危机带来的风险挑战。然而,适应气候变化需要海量的资金投入,远超单个国家能力范围,各国政府和国际多双边金融机构应携手合作。在此背景下,本场对话会为国际业界提供了一个集思广益、分享见解、共同塑造金融创新未来发展议程的宝贵机会。
孙元江执行主任主持
周强武副行长从制定治理和运营战略、发行绿色债券、采取国别制度体系、支持发展和能力建设等方面,介绍了新开发银行实施金融创新,支持国际基础设施绿色低碳转型的经验与成效。截至目前,新开发银行已经批准超过330亿美元项目,其中涵盖大量绿色低碳的基础设施项目。未来,面对更为严峻的全球环境挑战,新开发银行将推出更多能够满足可持续基础设施项目需求的绿色金融产品,分享和推广可持续金融实践,为全球向可持续发展转变作出更多贡献。
周强武副行长发言
当前,全球气候融资存在巨大的资金缺口。王忠晶首席执行官认为,这一缺口可以通过一系列金融模式创新进行弥补,发行绿色债券、扩大私人气候融资规模均为解决方案。为了调动更多资源支持高质量基础设施发展,多边开发融资合作中心创新金融工具,支持项目前期准备和能力建设,预计将为气候融资筹集数十亿美元。然而,资金短缺并非达成气候行动目标的唯一阻碍,缺乏有利的环境和机制能力建设欠缺也是制约因素,需要各国政府、国际金融机构以及投资者共同解决。
王忠晶首席执行官发言
卞士远总经理强调,基础设施的绿色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在减缓气候变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国家开发银行通过加强系统集成,聚焦重点领域;加大政策倾斜,创新融资模式;丰富金融产品,深化国际合作等途径,有效推动了基础设施绿色低碳转型。下一步,国家开发银行将继续携手合作伙伴,健全投资市场环境、完善规则体系建设、加大产品模式创新,为国际基础设施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金融服务。
卞士远总经理发言
鲁静副行长介绍了全球可持续发展市场情况、企业绿色低碳转型趋势,以及渣打银行近年来支持国际基础设施绿色低碳转型的有益实践。随着全球低碳转型政策日趋收紧,完善ESG治理成为中资企业出海必修课。她指出,与业绩相近的国际同业相比,中资企业的ESG管理仍存在一定差距,在国际ESG评级中表现普遍偏低,给企业带来发展阻碍。为快速消除这些差距,国际承包商可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更多借助第三方专业力量,加速实现绿色低碳转型。
鲁静副行长发言
Rentia Van Tonder总经理认为,可再生能源正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增长,中国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标准银行在非洲拥有丰富的项目经验,不仅对市场有深入了解,还积攒了众多优质合作伙伴,尤其与中资企业和金融机构结下深厚友谊。在当今能源转型机遇下,标准银行希望能够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为投资者和建设者争取更好的营商环境、提供更为灵活的融资方案、推出更为多样的绿色金融产品,共同助力非洲早日实现能源稳定供应和经济可持续增长。
Rentia Van Tonder总经理发言
在对话交流中,嘉宾们普遍认为金融创新是基础设施绿色转型的有力抓手和重要工具。面向“零碳”未来,国际金融机构将继续完善绿色金融配套政策框架和激励机制,不断丰富绿色金融产品,持续探索创新投融资模式及多方合作机制,引导和带动更多绿色资金流向可持续的基础设施,激励国际承包商提升绿色低碳发展能力,抓住全球绿色发展机遇。
议题二:绿色创新赋能国际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
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水利部部长Jumaa Hamidu Aweso、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黎晓煜、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孙立强、卡特彼勒公司全球高级副总裁杨程建和德国宝峨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亚太区首席执行官Florian Dachs围绕本议题展开讨论。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继平主持该环节。
议题二现场
陈继平总经理主持并介绍议题背景。他指出,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追求和行动指南。中国政府展现出了坚定的决心和积极的行动,不仅提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而且在“十四五”规划中精心绘制了绿色发展的蓝图。本场论坛重点关注绿色创新如何为国际基础设施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这一议题不仅关系到我们行业的未来,更是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贡献。
陈继平总经理主持
Jumaa Hamidu Aweso部长介绍,坦桑尼亚在绿色创新方面做了两方面尝试:一是绿色创新融资,包括发行支持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绿色债券。坦桑尼亚坦噶市水务局已成为东非第一个发行价值2100万美元绿色债券的公共组织。这些资金将用于该地区供水和卫生基础设施的建设。二是创建有利于私营部门与政府合作的有利环境。坦桑尼亚政府制定了具有吸引力的投资政策,投资领域包括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等。他表示,坦桑尼亚愿与各方通过投资水务部门进行务实合作。
Jumaa Hamidu Aweso部长发言
黎晓煜副总经理认为,在国际基建行业绿色化发展趋势里,中国企业的核心优势在于先进的绿色技术、丰富的创新方案和实践经验。当前,建造过程智能化、服务模式创新化是行业的发展方向,也将决定中国承包商在全球市场的发展空间和潜能。中国承包商需要积极拥抱数智化技术,以创新赋能企业发展,打造新质生产力,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因此,面对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中国承包商更需要加大国际合作力度,实现互利共赢。
黎晓煜副总经理发言
孙立强副总裁分享了中交集团在基础设施领域绿色低碳转型、绿色能力建设和技术应用方面的案例与经验。他指出,中交集团深度参与国际绿色技术经验交流与合作,成为首个加入国际建筑智慧联盟战略咨询委员会的中国企业。通过聚焦“卡脖子”难题,一体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进阶,在绿色低碳装备制造、污水处理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未来,中交集团将把加快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和培育绿色低碳新兴产业作为重点工作方向持续推进。
孙立强副总裁发言
杨程建全球高级副总裁表示,2023 年,卡特彼勒团队通过提供产品和服务解决方案,支持客户以可持续的方式满足社会对基础设施的需求,创造了公司98年历史上最好的业绩。他从产品、技术和服务三个方面介绍了卡特彼勒如何通过将数字化能力与设备相结合优化运营,共同应对能源转型的挑战。他强调,可持续发展是基础设施建设行业的共同目标,卡特彼勒将持续通过整合创新设备和服务,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共同建设更加美好、更可持续的世界。
杨程建全球高级副总裁发言
Florian Dachs首席执行官强调,宝峨非常关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并始终致力于通过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来解决气候危机。宝峨在研发方面做了持续大量的投入,他分享了如何与承包商合作,支持基础设施的绿色化、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最终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首先,是为客户提供最环保最可持续的施工方法和设备方面的建议;其次,大量投资于减少机器二氧化碳排放的技术;三是,在车队电气化改进方面做了大量的投入。未来,宝峨还将在提高产能、增加能效、优化流程和利用可再生能源等方面持续创新。
Florian Dachs首席执行官发言
与会嘉宾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很多真知灼见,既具有较强的洞察性、前瞻性和战略性,同时又具备可操作性。通过对话交流,与会嘉宾认为,加速全球绿色低碳转型需要各方加强有利于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市场、资金、产业链和供应链合作,共同营造良好国际合作氛围,切实将各自的国家自主贡献目标转化为政策、措施和具体行动,推动全球实现更加强劲、绿色和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共促全球绿色低碳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