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徐工『造』矿车
“这是哪里?”
“这里是徐工!”
“大国重器”一声轰鸣,奏响了新春徐工走向世界的序曲。今年徐州“新春第一会”的观摩首站,就走进了徐工矿机。
这座“大工坊”里究竟有什么秘密?作为全球最大工程机械制造商之一的徐工,如何展现出徐州“一号产业”的实力和规模?
让我们跟随《徐州日报》记者一探究竟。
车底能“跑酷”,这也太酷了
“难以想象有一天,我能在车底钻来钻去!”
眼前这个接近3层楼高,一个轮胎都比两个立起来的我还高的庞然大物,就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后驱矿车——XDE440双桥刚性矿车。
“XDE440矿车载重达400吨,创造了全球后驱刚性矿车载重最高纪录。”工程师轻拍轮胎侧壁介绍道,“为满足400吨级的载重需求,我们自主研发了输出扭矩全球最大的轮边减速器和全球最强的湿盘制动器,相当于一列16节车厢满座的和谐号列车的牵引力!”
坐进世界上最大的后驱矿车
是一种什么体验
在工程师的指导下,我坐进了XDE440矿车的驾驶室。
符合人体工学设计的内饰布置,双密封结构的驾驶室门,井井有条的按键排布……坐进来才发现,虽然它外表看起来有些笨重,可内部设计不仅人性化,操作起来还异常丝滑。
“奥秘就藏在这个变流柜里。”工程师告诉我,变流柜就像这台车的“中枢大脑”,能够让这台车能够连续平滑地调节速度。
看来,科技含量才是这台“大国重器”里面最“重”的部分。
“大国重器”是怎么生产出来的
依依不舍地从XDE440矿车的驾驶室下来后,我不由得好奇,这么巨大的矿车,究竟是怎么生产出来的?
跟随工程师的脚步,我步入了同系列矿车的总装线。这里仿佛是一个大型的“乐高世界”:随着车间内的红色塔吊把甲板、驾驶室等部件轮番吊起,原本有些光秃秃的车架被组装搭建,成为一台台合格的矿车,运输到世界各地……
步步为“赢”:每个细节都关键
在这条总装线上,变流柜从天而降,严丝合缝地扣在车身上;工程师从错综复杂的线路中理出头绪,合理布线;加大版后视镜被反复测量角度,以保证驾驶人员的使用体验……
每一道工序、每一个动作,都决定着这些矿车能否顺利通过质检、投入使用。
望着产线上流动的钢铁洪流,我忍不住打开手机摄像头,将这一幕幕记录下来。
“一号产业”奔向世界级
厂房内,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走出厂房,几十台装配好的装载机已然停放在广场上,整装待发,蔚为壮观。
创新,提升,突破!
近年来,在徐州,以徐工为代表的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剑指世界级,正在实现从传统制造到高端“智”造,从渐进式创新到引领式突破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