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机电产品出口的主要特点
(一)在上年快速增长的基础上单月出口额不断攀升,各月增幅略有波动,顺差逐月增加
2004年全年机电产品单月出口额稳步上升,屡创新高,自年初1、2月份的不足200亿美元,到4月份的258.1亿美元,已超过历史最好水平,再到9月份的300.7亿美元和12月份的351.5亿美元,出口额稳步上升。在增长幅度方面,2002年以来机电产品出口再次掀起持续快速发展的浪潮,特别是当年7月之后,我国机电产品出口进入了一个较高的增长阶段,连续18个月,每月出口同比增长都在40%左右;在这高速增长的基础上,今年机电产品出口又取得了42.2%高速增长的好成绩,充分显示了机电产品出口增长的持续性和强大的出口实力。在机电产品顺(逆)差方面,第一季度机电产品进出口贸易出现小幅逆差,但随着出口的攀升和进口在宏观调控下增幅有所下降,累计顺差逐月增长,全年累计顺差额已达到215.1亿美元。
(二)出口商品结构继续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较大的产品优化,大宗重点商品带动出口增长
2004年机电仪产品及设备出口以42.3%的增幅高速增长,占机电产品出口比重达到了93%,其中电气及电子产品、仪器仪表出口增长最快,分别增长了45.7%和53.5%,占机电产品出口的份额分别为40.1%和5%,比上年略有提高;机械及设备增长41.5%,占比为36.5%,基本与上年持平。
从2004年大宗重点商品出口情况来看,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部件(841.6亿美元,41%)出口继续领先,主要是手提电脑(207.8亿美元,84%)和显示器(147.3亿美元,52%)增长迅速,零部件(238.9亿美元,31)出口稳步增长。我出口强项产品家电及消费类电子(420.8亿美元,41%)依旧稳步、快速增长,其中数码像机(48.6亿美元,70%)、彩色电视机(53亿美元,63%)增长最为迅速,激光视盘机(70亿美元)、空调器(38.4亿美元)、电风扇(17亿美元)和电冰箱(11亿美元)等出口金额较大的商品增长也较快。通信设备及零件(338.5亿美元,73%)和电子元器件(224亿美元,52%)出口增长十分显著,其中手机(141.7亿美元)、集成电路及微电子组件(112.2亿美元)和移动通信设备零件(106.1亿美元)分别增长96%、70%和61%。以上四类重点商品总计出口1824.9亿美元,平均增长47.4%,占机电产品出口的份额提高到56.4%,进一步优化了机电产品出口商品结构。
其他重点商品中,电工器材(198.7亿美元)、机械基础件(108.3亿美元)、汽车及其关键件(81.6亿美元)、起重及工程机械(66.5亿美元)和农业机械(12.8亿美元)出口增幅在40%左右,尤其是汽车增长高达73%;照明器材(61.3亿美元)、游戏用品(57.1亿美元)、集装箱(51.3亿美元)、电动机及发电机(34.7亿美元)、摩托车及零附件(27.7亿美元)和自行车(25.3亿美元)增幅在20%-30%左右;船舶及船用设备(34.1亿美元)、钟表(20.6亿美元)增长缓慢,增幅未超过10%。
另外由于受原材料价格上升、能源供应紧张等因素影响,2004年部分商品特别是传统的、资源性商品出口价格上扬,如摩托车、自行车、拖拉机、空调器、电冰箱、电风扇以及变压器及变流器、通断电路保护装置及类似的电工器材等出口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三)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出口增长均在40%以上
2004年,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出口均实现了快速增长,且一般贸易发展要更快一些。全年机电产品一般贸易出口723.1亿美元,增长43%,略高于平均增幅0.8个百分点,占比为22.4%。一般贸易出口中呈现国有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民营企业三分天下的局势:国有企业出口258.2亿美元排在第一位,增长13%,占比为35.7%;其次外商投资企业出口224.1亿美元,增长57.6%,占比为31%;民营企业出口162.6亿美元,增长最为迅速达到106%,占比为22.5%。
加工贸易出口2398.9亿美元,增长41%,低于平均增幅1.2个百分点,占比74.2%,其中进料加工2004.3亿美元,增长42.4%;来料加工装配贸易394.6亿美元,增长34.2%。加工贸易出口中外商投资企业占据主导地位,出口2076.5亿美元,增长45.7%,占比为86.6%;国有企业比上年略有增长,出口239.9亿美元,增长11.9%;民营企业增长迅速,出口44.8亿美元,增长61.4%。
(四)国有企业出口增长较缓,外商投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出口占比继续扩大2004年国有企业机电产品出口530亿美元,增长13.6%,增幅较缓,但11月与12月份增幅有所回升,增长在19%以上。外商投资企业继续带动整体增长,出口2373.8亿美元,增长47.6%,高于整体增长5.6个百分点,占比达到73.4%,比上年同期上升了2.7个百分点,净增765.5亿美元,占机电产品净增额的79.8%。民营企业出口在多年快速增长的基础上继续保持高速,增幅接近一倍,出口216.6亿美元,增长92%,占比为6.7%,比上年同期上升1.7个百分点。
从各类型出口企业的规模、数量来看,大型企业构成出口主体: 全年有机电产品出口实绩的企业总共59070家,前一千家企业总计出口2216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68.5%。出口企业中国有企业7625家,其中出口超过1亿美元的52家,5千万到1亿美元之间的89家,以上企业(数量占比1.8%)出口额占国有企业的58.5%;外商投资企业27864家,其中出口超过1亿美元的357家,5千万到1亿美元之间的283家,以上企业(数量占比2.3%)出口额占外商投资企业的73.1%;民营企业19555家,其中出口超过1亿美元、5千万到1亿美元之间的企业为10家和25家,以上企业(数量占比0.15%)出口额占民营企业的20.3%。
(五)东部地区是出口主体,中部地区份额小但增长迅速,西部地区出口份额小且增长相对减缓
2004年,东部11个省市仍旧是出口主体且充分带动整体出口增长,出口额3132.9亿美元,增长42.7%,略高于整体增长,占比96.8%,出口净增额936.7亿美元,占出口净增额的97.6%,是我机电产品出口增长的重要力量。我机电产品出口前十名的省市全部位于东部地区,其中广东省出口(1297.4亿美元,增长(下同)30%)仍遥遥领先与其它各省市,占比高达40.1%,但因增速低于均值10多个百分点占比有下滑趋势;长三角地区近年来发展迅速,在加工贸易的带动下出口增长活跃,江苏(579.7亿美元,55.5%)、上海(478.5亿美元,63.7%)和浙江(217.1亿美元,51.6%)增长都在五成以上,总共占比接近广东省,上升到39.4%。另外天津、河北和山东增幅也在50%以上,占比不断上升。中部八省虽然出口占比仅为1.55%,但增长十分迅速,总体增幅达到45.4%,除黑龙江(80.9%)和吉林(59.9%)出口高速增长外,山西(49.5%)、安徽(47.3%)、江西(44.2%)和湖南(40.7%)也有超过40%的增长。西部地区出口额有限,占比为1.57%,且增幅仅为18.1%,与东部、中部地区的差距又有所拉大,其中仅有贵州(90.9%)和内蒙古(51.4%)增长超过全国平均增幅,而四川、西藏和青海出口则有不同程度下降。
(六)继续贯彻市场多元化战略,对各大洲出口实现全面增长
2004年机电产品对亚洲出口(1523.7亿美元,40.1%)迅速发展,市场份额仍是各洲之首,所占比重为47.1%。不仅对重点市场如香港(627.5亿美元)、东盟(235.3亿美元)、韩国(115.7亿美元)、台湾省(77.2亿美元)等增长超过40%(韩国高达60%),而且对部分新兴市场的开拓更是取得飞快进展,如对印度(25.8亿美元)、沙特阿拉伯(8.9亿美元)、孟加拉国(6亿美元)等增长超过了60%,另外对日本出口(321.5亿美元)增长28.2%,发展比较平稳。
对北美洲(806.2美元,42.4%)出口占比为24.9%,其中对我第一大出口市场美国(765.5亿美元)和加拿大(39.5亿美元)分别增长41.7%和54.2%。对欧洲(722.5亿美元,44.4%)出口增长较快,占比为22.3%。
对我第二大出口市场欧盟25国(684.2亿美元)增长44.1%,其中对意大利(41.7亿美元)、比利时(25.8亿美元)和西班牙(25.3亿美元)等出口增长超过50%。另外对俄罗斯(19.5亿美元)、瑞士(5.7亿美元)也有54.7%和96.9%的高增长。
虽然拉丁美洲(79亿美元,58.9%)和大洋洲(47.9亿美元,52.1%)市场份额仅为2.5%和1.5%,但增长幅度高于其它各洲,其中对澳大利亚(42.1亿美元)、墨西哥(26.1亿美元)和巴西(17.6亿美元)增长均在55%以上。
对非洲(54.9亿美元,39%)整体出口少且在各洲中增长较低,但也要看到对部分国家开拓所取得的进展,如南非(10.7亿美元)和阿尔及利亚(4.4亿美元)等,特别是出口额在1千万到5千万美元的市场增长很快,17个在此区间的国家中有10个增长超过了60%。
(七)机电产品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随着机电产品出口总量不断提升,我国已成为机电产品出口大国之一。1985年我机电产品出口仅16.8亿美元,排在世界第28位,约占世界机电产品贸易额的千分之二; 1996年以482.1亿美元上升至第15位,但出口额仅相当于美国、日本的七分之一、德国的六分之一; 2000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突破千亿美元,而美国出口达到4800亿美元,日本3700亿美元,德国3300亿美元,远远高于中国。另外法国、英国出口额分别为1770亿美元和1460亿美元;但近几年来受各自国内经济影响,美国、日本出口有不同程度下滑,德国呈上升势头,2002年美国出口4100亿美元,德国3700亿美元,日本3100亿美元,法国1730亿美元,英国1460亿美元。考虑到2003年德国整体外贸增长22%,美国增长4%、日本增长13%,法国、英国增长缓慢,以及2004年世界经济走势,发达国家机电产品份额变化不大等因素,预计2004德国出口机电产品在5300亿美元左右,美国在4800亿美元左右,日本在4000亿美元左右,我机电产品出口超过3200亿美元后将位于世界前四名,与前三强的差距逐步缩小,我国已经进入机电产品出口大国行列。(注:2002年美、德、日、法、英数据来源于各国海关统计,统计口径依中国机电产品定义而定)
二、影响机电产品出口的主要因素
(一)良好的国内经济环境、各项促进出口的政策以及金融机构的支持为机电产品出口提供良好的运行基础
国内经济建设快速平稳发展,2004年GDP同比增长9.5%,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为出口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虽然年初调低大部分机电产品的出口退税率虽对出口有一定影响,但各地纷纷加快出口退税速度、缩短退税周期,从一定程度上加快了企业资金周转,消除了退税调整的部分负面效应。同时相关部门出台的指导文件、鼓励措施,金融保险部门也通过各种渠道的资金支持,有力地促进了机电产品出口。如,2004年进出口银行共支持了340.7亿美元的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以及67.9亿美元的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和境外投资项目,为我成为贸易大国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各地区经济与美国、欧盟同步复苏,世界贸易增长强劲为我出口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世界经济已经进入新一轮持续增长阶段,美国和亚洲经济明显好转,欧元区经济也正在复苏,国际需求明显增多,为我机电产品出口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特别是我与美国和欧盟的贸易关系发展迅速,前两年对美国出口增长均在40%以上,2004年又增长到42.4%;去年对欧盟出口增长高达64.4%,2004年又增长到44.1%。我对二者出口机电产品1413.7亿美元,占机电产品出口的44.8%,净增434.7亿美元。如此迅速的增长势头,一是与国际市场需求上升密切相关;其次我出口产品具有明显价格优势,产品质量日益提高,积极申请国际认证获得国际市场认可,市场开拓力度不断加大;同时加工贸易迅速发展的带动作用,加工贸易已经占到我出口欧美贸易的76.3%,且产品多为计算机、通信设备、电子元器件等科技含量较高的产品。另外美元汇率持续低迷,对我出口有利。
(三)世界产业结构的动态调整不断促进我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新的出口增长点不断涌现
90年代我国实施扩大机电产品出口战略,抓住了家电、视听类产品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一批新兴产业群迅速在长三角地区兴起。世纪之交,以信息通讯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大规模向我国转移,我国同样抓住机遇,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等地区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电子信息产业群和城市群。2004年在家电、视听、电工器材和机械基础件等传统产品保持40%左右快速增长的同时,计算机、移动通信设备、显示器和数码相机等技术含量高、附加值较大的产品出口大幅增长,占比不断提高,成为新的出口亮点,进一步优化了我出口商品结构。
(四)原材料价格上涨、能源电力供应紧张和国际油价大幅上涨等导致产品成本增长,出口价格随之上扬
我出口商品中能源、资源密集型产品及粗加工产品仍占有较大比重,因此资源紧张、油价上涨等导致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不高的传统商品受影响较大,如手工具、小型家电、农用机械、机械基础件和电工器材等出口价格纷纷上升。另外相当一部分地区电力供应紧张,对工厂实行拉闸限电,对企业履约造成一定影响。
(五)大型出口企业既是出口的主体,也是出口快速增长的促进力量
2004年出口额最大的前1000家企业(不到总数量的2%)共占出口总额的68.5%,平均增幅超过50%,净增额占机电产品净增总额的75%左右,有力地带动了整体增长。这1000家企业出口额均在3735万美元以上,更有28家出口超过10亿美元的超大型企业,且生产企业、外资企业逐步增多,外贸、工贸企业占比有所下降。同时出口企业数量的不断增长,出口企业结构不断丰富,保证了机电产品整体出口的稳定性。
(六)外商投资企业占比进一步增加,民营企业国际竞争力日益增强
随着近年来国际产业转移和我国吸收外资速度不断加快,国际上知名的大型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纷纷到我国投资建厂,一批大的出口导向型外资公司应运而生,由此也带来了大量的销售渠道和客户群,对促进出口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2004年度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增长47.6%,高于整体增长5.4个百分点,占比接近四分之三,在出口中的份额进一步提高,尤其是江苏、上海、浙江、天津等出口大省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增长迅速,增幅在60%以上。而民营企业在入世三年的时间里,在外经贸经营权逐步放开的有利形势下,不论在出口企业数量还是平均出口规模上都有很大提高,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及出口实力逐步加强,出口额连续多年成倍增长。2004年民营企业机电产品出口又实现92%的高增长,比上年同期净增103.8亿美元;有出口实绩的民营企业接近2万家,比上年增加8千多家。
三、2005年机电产品出口增长趋势
2005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依然具备平稳、快速发展的基本条件:国内经济稳步发展,世界经济仍将保持较快增长,国际需求依旧旺盛,全球产业结构将加快调整,国际制造与服务业进一步向我国特别是长三角转移,我国仍将是全球外资注入最活跃的地区等等。
(一)国内经济稳步发展、促进政策不断完善,对出口增长有利
2005年,我国国民经济仍处于新一轮增长周期的上升期,经济自主增长能力进一步增强,2004年宏观调控的成果和经济发展取得的成绩,都为继续抓住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奠定了基础。2005年我国政府将继续采取宏观调控措施,国内经济环境会继续得到改善,国家促进出口的各项措施将保持稳定,金融保险政策等也将不断完善和发展;而入世三年后的积极效应会进一步得到释放,外贸发展环境日益成熟,越来越多的经历过国内市场竞争考验的民营企业开始走上国际市场,使出口主体不断壮大。
(二)国际贸易大环境稳步发展,市场多元化战略将推动2005年机电产品出口增长
2004年是贯彻市场多元化战略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我对各大洲出口实现全面增长,2005年世界经济将继续复苏,国际市场需求依旧旺盛,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预测,2005年世界经济的增长率将在4.3%左右,对我出口有利。我主要贸易伙伴美国、欧盟、日本国内经济复苏步伐加快,对外贸易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部分市场开拓成效显著的国家如印度、巴西、俄罗斯和土耳其等市场也都具有很大增长潜力。市场多元化战略将避免出口因局部地区经济起落而受到较大影响,保证整体增长的稳定性。
但也要看到国际环境中的不利因素,在油价居高难下、全球通胀压力趋升,美联储加息,可能影响经济增长步伐,欧元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欧元坚挺和内需增长势头较弱,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可能放缓等等,将对我机电产品出口产生影响。
(三)加工贸易和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将保持一定增速
机电产品出口中加工贸易和外商投资企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分别为74%和73.3%),而加工贸易进口和外商直接投资则是影响两者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2004年机电产品加工贸易进口增长43.2%,合同外资金额增长34%,尤其是我国在吸收外商投资方面,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高技术领域吸收外商投资持续大幅增长,外商投资设立研发中心和地区总部数量迅速增加;东北老工业基地吸收外资大幅增长。2005年国际投资仍将趋于活跃,世界产业向中国转移的势头有望保持,我国加工贸易和外商投资企业出口仍将保持一定增速。
(四)大进大出的贸易格局有利于整体平稳增长
伴随贸易基数不断增大,贸易主体不断丰富,贸易结构不断优化,机电产品贸易大进大出的格局日益形成,整体走势将更趋平稳,个别因素波动的影响将被弱化,而且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对外贸易已经基本建立起一套有效、迅速的反应体制,可以保证外贸有序、健康的发展。
(五)原材料、能源、电力供应紧张对出口的影响不容忽视
随着国民经济和外贸的迅速发展,资源性和原材料性商品的短缺,将成为制约机电产品出口实现可持续增长的重要因素。机电产品中计算机、通信设备等技术含量高的产业多为加工贸易又多为外商投资企业所掌控,而传统制造业对原材料、能源、电力的依赖性较大,2005年原材料、能源和电力的供应很难实现根本改善,由此造成的产品成本上升等不利因素将对众多传统产业国际竞争力和出口签约产生一定影响。
(六)规范出口秩序,建立和完善公平、合理的外贸大环境是实现出口持续、健康发展前提
目前我国出口中秩序混乱、恶性竞争、低价倾销等行业在部分行业不同程度的存在着,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和入世后政府直接管理职能的淡化,部分企业为了眼前的既得利益常常视国家利益、行业秩序、公平竞争于不顾,特别是部分传统、重点、敏感商品出口企业竞争激烈,出口秩序亟需规范。因此要如何引导企业形成自律、互律、联合对外的机制,从维护国家、行业、企业整体利益出发,建立公平、合理、有序的外贸秩序,为企业和行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贸大环境
(七)国际贸易摩擦和各种保护措施对出口的影响将继续存在
发达国家甚至不发达国家纷纷以知识产权保护、非关税壁垒和反倾销为武器,加大保护自己市场的力度,贸易保护主义日渐盛行,对我出口不利。2005年在积极应对国外反倾销、特保调查等保护措施的同时,尤其要警惕欧盟的“两个指令”,2004年我机电产品对欧盟出口684.2亿美元,两个指令涉及的电子电器产品占有很大比重,我出口企业应对是否得力,将成为影响在欧盟继续发展的前提。
我国机电产品出口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成为机电产品出口大国,但要成为机电产品出口强国,实现机电产品继续健康、快速发展,依然任重道远。为此应保持出口促进政策的持续稳定性,充分发挥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的作用;进一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增加高新技术带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步伐,促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积极引导外商投资企业健康有序发展,增强机电产品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进一步调整产品结构,全方位满足国际市场需求,注重出口名牌建设,不断提高出口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增强国际竞争力;完善出口企业结构,既要发挥大型企业的优势,又要注重扶持、提高中小企业出口实力;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重点市场与新兴市场实现全面增长;合理调整区域结构,在东部省市快速发展的同时应继续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提高中西部地区的出口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