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积达28.9万平方公里,涉及人口1.7亿人的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已近一年,但经济区的主体河南似乎并未在中部省份中脱颖而出。
统计显示,河南今年前三季度GDP比去年同期增长10%。这一成绩尽管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除山西与之增速并列外,中部其他省份经济增速均超过河南。
就在各省市前三季度密集出炉的前后,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在北京召开中原经济区规划编制工作座谈会。
据参与座谈会的人士透露,目前《中原经济区规划》已经形成征求意见稿,并将于近日发文征求国家有关部委和相关省份意见。
河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耿明斋称,规划的出台,将使中原地区的省市获得更具有针对性的区域发展政策。
事实上,自上世纪90年代到2008年经济危机爆发之前,河南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并在中西部保持领先地位。
长期研究、观察河南经济的耿明斋称,河南主要以能源原材料以及初级加工为主,2008年经济危机以来,随着能源原材料价格的下跌,河南的经济支柱受到影响,而在经济回暖的过程中,由于能源相对枯竭、开采成本越来越高,河南前期发展的优势正在消失。
当前,工业依然是拉动河南经济增长最为强劲的动力。根据河南方面公布的数据,前三季度第二产业增长12.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14.7%,尽管增长速度有所回落,但回落的速度呈现收窄的态势。
目前河南的优势在于以富士康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业和以宇通为龙头的装备制造业。其中以电子信息产业前三季度增长370.4%。
这同时也带动了河南外贸的迅猛增长,2012年前三季度,河南进出口总额达338.7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63.4%,在中部六省中排在第1位。
这样的成绩并不能减轻河南方面的压力,尤其相较中部其他省份。
“河南内部的压力很大,”一位河南当地的政府官员告诉记者,“现在能做的是调整增长方式。”
“河南正在练‘内功’,结构转型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耿明斋说。
同时,“河南毕竟人均指标相对较低,整个河南要追求更高层次的发展,追求在全国格局的提升,还要有更长的路要走。”耿明斋说。
“中原经济区成为国家战略时,确实为河南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但是一年来,政策尚未落实,有点‘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一位河南当地人士说。
这或与目前区域振兴战略的变化有关。中投顾问宏观经济研究员白朋鸣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现阶段的区域试点政策不再是“大量给钱、给政策”,而是更加注重区域协调发展。
按照此前公布的《中原经济区规划》的框架,中原经济区包含晋冀鲁豫皖5省30个地级市和两个县,这些区域面临的最为现实的问题是,随着东部传统产粮区的萎缩,这些粮食主产区承担着更为严峻的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
而这与可以给这些区域带来最快经济增长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出现矛盾,耿明斋认为,矛盾的关键在于土地:既要保证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又要保证工业化的土地供给。
据接近河南决策层的人士透露,目前河南正在探索在省辖市范围内统筹使用农村建设用地指标,希望能够突破现有政策农村、城市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只能在县域范围内进行的政策限制。
“通过推动农民大规模进城,推进农村社区化改造,可以减少一半到三分之二的建设用地,如果能实现省辖市范围内的统筹,将大力推进中心城市的发展速度。”上述人士说。
此外,耿明斋还指出,由于中原经济区的规划,部分区域或会变成纯农业的粮食产区,“如何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保证农区农民利益不受损害,也是未来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所要面临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