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第六届Bauma China 2012开幕已不到一月,全世界工程机械行业的目光也随之聚焦上海。本次展会不仅是全球工程机械技术交流平台,更是中国企业国际绽放的绝佳舞台。纵观历届展会,中国企业越加自信,中国力量愈受瞩目,从中国第一走向世界级的徐工就是中国实力的一个缩影。
“辽宁号”的交付让中国海军与世界比肩,徐工的千亿级营收实现了中国工程机械的世界瞩目。从一个企业到一个行业,69年的历史积淀,23年的集团发力,中国第一,世界第五,徐工这艘世界级工程机械航母战斗群业已经起航,走上了国际化纵深发展之路。那么,是什么成就了徐工如此磅礴之气和雄厚实力。
“三大法宝”实现千亿突破
从去年4月份至今,工程机械行业处在大幅回落和负增长的低谷期。国际经济环境严峻,内外需增速放缓,经营环境十分艰难,然而徐工却逆势增长,营收千亿的目标在今年已没悬念。这与徐工集团积极应对空前的低谷挑战,坚定实施“千亿元、国际化、世界级”战略,构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是密不可分的,更是徐工“三大法宝”的集中体现。
一是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徐工集团连续23年稳居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第一位的法宝。近年来,徐工通过技术改造与技术创新,掌握了一系列核心技术,实现了从低端加工组装环节向产业价值链高端的发展。本次展会即将推出的徐工代表行业最高水平和最先进技术的新品,再次向世界展示了“徐工实力”。
二是国际战略。国际化是徐工发展的战略核心,徐工已经实现了从开拓海外市场到布局海外基地,再到并购整合海外大公司的国际化“三级跳”。目前,徐工产品已远销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波兰、巴西等国建设了海外制造基地;年初对全球混凝土行业巨头施维英的成功并购,让徐工国际化战略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
三是人才支撑。徐工集团有4000多人专门从事产品研发和工艺研究,汇集了80多名国内最高端工程机械技术人才,徐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在国家发改委历年评价中始终位居行业第一。同时,徐工积极面向全球布局研发中心,利用全球化的人才资源为其实现世界顶级企业的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三驾马车”促动自主创新
徐工的自主创新战略不仅指技术创新一个维度,而是涵盖全价值链、全产业链的全面创新。技术创新、全产业链创新掌控、全价值链创新渗透成为徐工自主创新的“三驾马车”。从技术到产业链再到价值渗透,每个维度都在不同层次推动着徐工自主创新的步伐和速度。
占比5%的研发投入,仅仅2010年以来,徐工就获得1000多项授权,两次实现了徐工登顶国家科技最高奖“中国科学技术进步奖”。4000多人的研发团队成就了一批“三高一大”产品高端突破,全球最大吨位的4000吨级履带起重机、全球最大吨位汽车起重机和全地面起重机、亚洲第一高百米级登高平台消防车、国产最大吨位12吨装载机、行业领先的混合动力装载机和ET110步履式山地挖掘机、全球载重量最大的电传动矿用自卸车等均打破国外企业全球垄断,形成行业颠覆式影响。
多年来,通用型关键核心零部件始终是国产工程机械发展最大瓶颈,被国外企业“卡脖子”的状况时有发生。在关键核心零部件突破上,徐工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并购消化+联合与协作创新”的三路并举的独特道路,自主研发的高端变速箱及与新并购欧洲企业共同突破的液压多路阀及液压系统等核心零部件有了重大突破。与此同时,徐工全新主机门类创新拥有突破构筑了强大的工程机械航母。
从外协企业围绕全面质量提升的创新拉动和渗透,到全流程的管理创新和再造,再到营销模式的重构,徐工呈现给市场的是一个完全用户导向的全新价值链体系,呈现给未来的则是一个世界顶级企业标准框架下的全新管控架构和商业模式。
“四大基地”构筑全球版图
今年6月,全球规模最大、工艺技术最先进、精益制造能力最强的徐工全地面起重机、装载机智能化、混凝土泵送机械、混凝土搅拌机械四大基地正式启用。这标志着徐工这艘世界级航母布局完成,擎起世界工程机械的中国力量已经开始掌控世界格局。
四大基地达产后将新增总产能近400亿元,相当于再造一个全新的徐工。“这标志着徐工‘十二五’一次至关重要的产业升级和战略转型,是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的新成果。” 徐工集团董事长王民说。
四大基地凝聚了徐工多年来的产业积淀,这也是徐工国际化战略的基础。徐工的产业布局也已重点从“规模为标的”转向“效益和价值为靶心”。全球工程机械市场大概有1800亿美元,中国占有15%左右的市场份额,对于中国的工程机械企业来说,未来的市场空间很大。徐工集团需要抓住这样的契机,通过国际化整合加速高端装备制造业转型,分享来自全球的市场盛宴。
宝马展对于中国企业已不再是展示产品和实力的交流平台,更大价值在于给中国企业学习、吸收、超越的机会,实现从制造型经济向创造型经济的转型变革。面向“十二五”,徐工将继续加快自主创新战略和国际化战略两轮驱动的推进与实现,全力冲击2015年营业收入3000亿元战略目标,全力进取全球行业前3强,完成由中国第一到世界顶级、由追赶标杆到成为标杆的蜕变,实现从东方挺身全球的产业抱负和梦想,为中国贡献一个世界工程机械顶级企业和世界级的强大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