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十年 难再复制
2012年上半年,中国GDP增长首次跌破8%心理关口,降至十年来最低点,而在微观层面,几乎所有制造业企业都步入低增长或者负增长,所受冲击远超GDP的下滑幅度。
对中国制造业领袖们而言,并非第一次接受周期的洗礼,可这一次有所不同。首先持续久。“过去我知道冬天过而当前从国内看,由于部分刺激经济政策的逐步退出、国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等一系列宏观调控的影响还在继续,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拐点还有待于观察,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相关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增速回落还将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理性回归过程。同时,“三年一坎,十年一限”(即三年一小调,十年一大调)仿佛已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难以绕开的“定律”。
而伴随房地产业陷入深寒以及高铁项目意外失速,工程机械行业“瘸腿”走过了前高后低的2011年。虽然尚有12月份可以留作期待,但就目前市场反馈的信息而言,今年将不同于之前两年的连续超高增长,全年行业增速出现下滑或许已成定局。而祁俊此时作出同比增长17%的预测(2009~2010年均保持30%左右的增长速度),则更加证实了这一判断。同时,假如最终数据与该预测差异不大,则将再次准确印证中国工程机械行业“三年一小调”的不变规律。
尽管如此,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苏子孟秘书长认为,国内工程机械行业目前处于低位企稳运行状态,虽然难以实现年初预计的12%的增长目标,但工程机械行业未来发展空间广阔,而且多数企业2011年一季度以来不断进行调整升级,有助于推动行业进入良性发展通道。
“行业正处于成长期,目前的局面是行业主动调控的结果,属于理性回归,也符合我们的预期。”苏子孟认为对眼下的形势不必悲观,而且恰恰相反,我们应该从中看到更多的积极因素,看到在持续性的调整中,行业迎难而上取得的种种突出成绩。
我们将进入一个没有路标的时代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获得了全世界公认的高速增长,但我们只不过是追赶型成功,追赶型最大的特点就是你可以有路标的,有追赶对象的,有模式可借鉴的,当然,再加上中国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特点,怎么能不快?”张瑞敏感叹,“可如今最大的问题是,路标在哪里?我们将进入一个没有路标的时代。”
追赶,正是高速增长期的代表动作。以工程机械行业为例,特别是今年以来,中国工程机械巨头的收购接踵而来。三一重工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柳工收购波兰HSW,而徐工集团也与全球第二大混凝土机械制造商——施维英喜结良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03年三一重工上市,三一集团销售额仅为40亿元,五年时间在创始人梁稳根带领下,这一数字翻了5倍,提高到200亿元,2010年三一销售额超过500亿,2012年冲刺到1000亿几无悬念。今年年初,三一还以26.54亿元收购了混凝土机械领域的国际标杆企业德国普茨迈斯特(又称“大象”),后者一直是三一学习的偶像。
在对普茨迈斯特公司创始人卡尔?施莱西特的欢迎晚宴上,梁稳根曾几乎使用了汉语中最华丽的词汇:“作为混凝土机械制造业历史上最伟大的公司,大象的技术和产品,在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它既是我们希望超越的目标,也是我们长期学习的榜样。”然而收购“偶像”,也成为追赶时代暂告段落的标志。
告别高增长时代 几度沉浮再上征途
就在盛宴之中,很多“听风者”品出了不同滋味,他们担忧周期性风险一旦来袭,自己很可能不堪一击,而沿着原来的路线继续奔跑,则可能跌入断崖,成本上涨、订单减少、融资风险让他们开始思考转型。
“中速增长时代”生存法则,最重要的变化是决策思维的变化,从过去的抓机会、重规模,到选机会、重细节。这将是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经济高速发展时,机会无处不在,但需要规模才能捕捉,制造企业延续了以发展作为主题的增长模式,大和强是关键词,如今则需要更注重投资机会的选择与细节把握。
高增长时代,中国制造企业多习惯走实用路线,就是通过低成本抓住机会快速扩张,先把市场占领,拥有规模优势。以沙钢为例,它之所以能快速崛起,秘诀之一就是在宏观调控时数次逆流而上,扩张产能,兼并收购。
当然,多元化并不是唯一出路。我们的重点应放在企业运营的精细化方面,美国企业自身发展逻辑比较强大,主要不是依靠经济发展周期来调整自身,但中国企业受政府影响比较大,往往要通过经济周期来实现自身转型。
“中速增长时代”的第二条路径是加速推进国际化。2012年,工程机械行业掀起出海潮,工程与起重机械进出口贸易2004年之前都是逆差,2010年以来,国内工程机械市场陷入低迷期后,海外的技术与市场就显得更加珍贵。“国际化确实能够给我们拓展事业,增强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三一集团总裁唐修国说,如果把客户和市场集中在一个局部,就有可能带来一些问题。据悉,除了收购大象外,它还在欧洲寻找其它机会。
“中速增长时代”第三种路径,就是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组织内部的结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