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东常林集团70年的发展轨迹来看,企业的每一步发展都在追逐核心技术的掌握,靠着不断积累的核心技术和自主创新的强大能力,使集团现如今走上了一条从核心技术“追逐者”到核心技术“创造者”的角色转变之路。
70年的发展,山东常林集团从一个生产农机具的小厂到现在全球最大的手扶拖拉机生产基地,从1999年涉足工程机械领域到现在掌握高端液压件的生产技术,集团在每一次的技术创新上,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撒手锏”。
1987年,集团第一台手扶拖拉机下线,这对一个以前只能生产农机具的小厂来说,无疑是一次大的技术突破。虽然生产出了拖拉机,但当时拖拉机核心部件柴油机只能靠外购,自己生产出来的拖拉机,以手扶底盘为主,柴油机靠其他厂家配套,有时候柴油机款打过去了,柴油机货却不到位,影响了产量,拖拉机生产的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产量和质量一直制约着集团的发展。
1993年,山东常林仅用30万元就买来了青岛一家准备转产轮船柴油机企业的“闲置技术”,当年就为集团带来了3000万元的效益。该技术的取得,使集团第一次把“撒手锏”握在了手里,尝到技术甜头的山东常林集团也第一次见识到了技术的“魔力”,掌握了核心技术,集团并没有停止对技术追逐的步伐,就此集团加大了对生产技术的投入力度,每年都会对产品进行十多项技术改进。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山东常林集团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就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手扶拖拉机生产基地。
1999年,山东常林开始涉足工程机械领域,这一次,集团在得到临沂模具厂压路机项目下马的消息后,抓住时机,迅速通过市机械局把原有的图纸和工程技术人员都请到了公司,借鸡下蛋,消化吸收引进技术,再进一步提升改进,几年内,集团就在工程机械领域逐渐崭露头角,压路机、装载机、挖掘机相继上马,并在2008年、2009年、2010年连续三年实现了企业产值翻番。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此时的山东常林已经成为兼有多项国内顶尖技术的工程机械制造企业,但是,在逐步涉足高端技术领域的同时,集团深刻了解到,在工程机械领域,核心技术———液压件的生产技术一直被国外垄断,国外液压件生产企业赚大头,自己也就赚了个组装费用。
2008年,集团开始了在液压件上的探索,经过多次到国际知名高端机械企业考察,投资26亿元上马中川液压项目,通过“引智”,聘请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首席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曾广商为首席科学家,博士力士乐中国区总经理钟默博士为总裁,中国液气密协会高级顾问、液压专家王长江为高端装备研究院院长,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刘明博士为首席专家;同时,组建了德国、瑞典、意大利、日本等60余人的专家科研团队,借助“外脑”,启发“内脑”,培养自己上百人的科研团队,消化吸收外来技术,从而实现自主创新。在每年集团科研经费5%以上的支持下,终于历经3年努力研发生产的中川一代20~25吨级挖掘机液压产品,在2012年顺利通过了国家级鉴定。这不仅是中国液压史上的一件大事,对山东常林集团来说,初步完成了从追逐核心技术到创造核心技术的转变,不但中国工程机械液压件受国外制肘有望实现突破,同时也为集团未来发展带来巨大收益。
2013年是山东常林集团发展70周年,如今的山东常林集团,已经发展成为拥有农业机械、工程机械、高精度铸造、高端液压四大核心业务板块,集生产、研发、销售为一体,多元化发展的国家大型高新技术企业、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工作站,中国机械工业百强企业,先后完成了省级以上科研项目110项,获国家126项,国家、省、市科技进步奖38项。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国际化战略这三驾马车的拉动下,山东常林集团现已拥有了先进的核心技术和创新理念,形成了科学先进的管理方法,使这个诞生于蒙山沭水间的小企业迅速成长为世界工程机械行业的一颗璀璨新星。
东风吹来满眼春,潮起正是扬帆时。开拓创新、追求卓越的山东常林集团,在未来的发展规划中,以集团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为平台,规划建设占地25平方公里的行走机械动力流核心基础元件生产基地。计划三年内,实现利润10亿元;销售收入过百亿元;新上项目或产品利润率要达到10%以上,老产品通过精益管理降低成本、增加附加值,利润率也要达到10%以上;员工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五年内,实现销售收入300亿元,力争500亿元;培植一个过300亿元、两个过百亿元的产业;十年内,建成千亿山东常林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实现利税过百亿元,员工过万人的宏伟目标,建立起以高精度铸造为基础,以发动机、液压系统、传动系统和电控系统为支撑,以高端智能农业装备、工程机械为龙头的产业链发展格局,逐步打造集产学研、实验、检测等为一体的技术创新平台,努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力争通过产业的最大化聚集、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全面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