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本
日本石油沥青产量在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期间以3%增长率稳步增长,进人90年代以后产量有所下降,目前年产量约560万吨,居世界第三位,几乎没有进口量。自1995年起出口量猛增,主要是向我国出口,2000年出口到中国的沥青数量已达21.14万吨,库存变化很小。 日本石油沥青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主要以道路建设为主,现在构成比例已发生变化,从70年代占90%以上,逐渐下降到目前70%左右;而沥青在70年代曾经作为燃料,此后十几年间停用,1981年起又重新用作燃料,这是由于与3.0C重油和高粘度C重油相比,沥青价格便宜,如1996年1~3月的价格(日元/m3)如下:3.0C重油22200,高粘度C重油20200,燃烧用沥青18700。这一价格差足以支持设备改造费用和增加的运费,现在燃用沥青的比例已超过20%。
新加坡
新加坡有4个炼油厂,其中3个都生产石油沥青,新加坡石油沥青产量约90~100万吨,国内消费量只占10%,主要用于铺路和道路养护,常用牌号为60/70和80/100;90%沥青都用于出口,出口去向是东南亚,早期曾少量出口到日本,近10年来大量出口到中国。Shell和Esso公司炼油厂生产的道路沥青几乎全部销往中国,大部分产品质量符合我国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规格要求,但也出现过质量问题。这些公司通过独资、合资等方式在我国沿海口岸建设沥青专用接卸码头、贮罐等设施。
韩 国
韩国炼油工业在1988年至1992年间实施能源和资源部提出的解除政府对炼油工业控制的建议后,各炼油厂的原油加工能力急剧扩大,目前已有3个炼油厂进入世界上15个最大炼油厂的行列,分列第1、2和7位。最近经并购浪潮和企业结构调整后,只有4个炼油厂生产沥青。SK公司在丽水的炼油厂是世界上第二大炼油厂,原油加工能力为3168 万吨/年,该厂是燃料-润滑油型炼油厂,沥青综合生产能力在韩国是最大,为32万吨/年。
目前4个炼油厂沥青产量合计约为180 万吨/年,其中85%用于内需,主要用于道路建设韩国较早开始公路网建设,1988年在汉城举办奥运会,为了改善道路状况,大大促进沥青产量增长;到1996年公路总里程数为8234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885公里。近年来由于汽车保有量猛增,路面不堪重负,交通拥挤严重,为此政府又制定了国家主要干线公路网建设计划,预计沥青需求增长率在3%以上,需求量将超过200至220万吨。虽然亚洲金融危机对这一计划实施有所影响,但复苏迹象已显现,沥青内需仍很强劲。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公司(油公公司)开始向中国出口道路沥青,出口量增长很快为了向中国大量出口沥青,增加海运沥青船舶,到1999年底已拥有34条,总吨位达12万吨,平均单船吨位达到3600吨,利用我国沿海口岸的专用沥青码头和设施,大量增加出口,1999年出口量达到32 万吨,其他炼油厂对中国的出口量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