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关注职工生活质量,提高职工的福利待遇。要关注职工生活质量,充分依靠广大员工在企业中的主体作用,努力增强企业与员工休戚与共的密切关系。提高职工素质必须与提高职工收入、改善职工生活条件、解决职工后顾之忧结合起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利益对职工队伍的冲击力更大。因此,要重视、把握、利用好职工的“趋利”思想,不能一味要求职工只讲物质,要关心职工疾苦,倾听职工呼声,解决职工困难。要立足于不断提高职工收入,提高职工生活质量,让职工得到实惠,不断调动职工积极进取,勤奋生活的积极性,有效促进新形势下公路工作的发展。
(四)强化企业文化建设的效应。公路养护企业文化建设是公路企业职工在公路养护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互相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是内在本质,是指企业职工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思想意识,一是外在表现,指企业的各种文化教育、技术培训、娱乐联谊活动等。可以说有什么样的企业文化就有什么样的企业形象。可以通过倡导企业文化建设中形成的企业精神,开展员工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凝聚人心,鼓舞士气,使员工有共同的目标感、使命感、责任感和荣誉感。
(五)企业建设要融入员工的意识,企业是以养护员工为主体的经济实体,要增强广大员工的参与意识,出谋划策,要让职工的意识在企业经营活动中体现出来,表现在日常工作中。
四、信守养护承诺、强化公共服务、塑造公路养护企业良好形象
公路养护企业不仅要追求价值的最大化,还要不断强化公共服务意识,切实提高交通公共服务运输保障能力,塑造公路养护企业良好形象。
公路养护应体现经济原则,安全原则,通畅原则。我们要做好道路维护、维修,为社会和公众提供优质便捷、成本低廉、经久耐用的交通公共产品,提升公路服务的整体功能。要体现公路养护的安全原则,实施公路“安保工程”,不断提高交通公共产品的安全性,让人民群众放心,这也是今后强化公共服务努力的重点和方向。公路养护既要保“通”、又要保“畅”。一方面要加强运输保障能力,确保事关国计民生的重点物资运输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资料的运输;另一方面要确保公路基础设施的完好状态,保障正常运行。
要结合公路养护企业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形象的定位,策划和塑造,要以高质量的养护工程和高素质的养护员工带动企业形象的提升,要对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进行全方位建设,形成整洁、统一、美观、易于识别的企业外部形象。通过各种方式将企业精神、理念传递出去,通过企业诚信的表现让社会认可,树立企业良好形象。要以优质服务创立自己的品牌效应,树立良好市场信誉度,塑造优秀企业文化,使企业在知名度、质量标准、文化价值、社会价值、行业地位上形成优势,产生一流品牌效应。
五、加强各级管理部门对企业运营的监督、指导和支持
(一)公路管理部门要加强对企业的监督指导,并给予他们政策上的支持,使其不断发展壮大,形成规模,推进养护市场化进程稳步向前。各级公路主管部门,要根据各线路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各项养护指标,并以合同形式明确双方的权力和义务,按照合同条款和养护质量指标的完成情况,支付养护经费,规范养护公路的运作,切实增强养护公司的责任意识,推进公路事业的发展。
(二)在养护市场的建立、推广、规范、完善、壮大等一系列发展过程中,政府法规的影响起着重要的作用。养护企业转型进行了五年,政府在这方面的政策还没完全固定,处于调整阶段,这直接影响养护企业的自下而上发展方式。因为企业所处的环境总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在战略实施中很多企业还是特别注意根据政府的变化而做出相应变动。
市场经济的核心就是竞争机制,公路养护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中经济利益主体,虽然呈现多元化的特征,有着自己的经济利益,需要到市场上通过竞争去实现自己的经济利益,完成价值目标,但它还不能是单纯的追求最大价值的企业。因为公路养护事业的最大价值目标是实现道路交通的畅、洁、绿、美,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优质的道路交通环境,为社会服务。因此现在的养护企业在一定意义上是要寻求实现企业经济利益与公路社会效益的和谐一致和利益并存。因此,在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都比较稳定的现阶段,公路养护企业找到合适的战略发展模式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公路机制、体制改革没有现成的模式给我们效仿,公路养护企业经营模式、发展模式也同样是这样。我们只能解放思想,不能囿于形势,一步步稳健地往前走,反复实践、不断追求。任何改革实践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同样改革成果也不是一劳永逸的。但不论哪种实践都必须是有益于发展公路事业,有益于服务人民群众,有益于发展社会主义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