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拖的利剑尚未完全出鞘,跨国巨头们就隐约的感到了压力。
这压力源于一拖动力换挡技术的突破。在过去二十年间,这一技术一直掌握在跨国巨头的手里。凭此,它们可以牢牢占据高端农机产品的利润塔顶。更为重要的是,它们似乎有恃无恐:因为它们知道,大多数中国本土企业用购买零部件、组装整机的方式永远威胁不到它们;它们还知道,一些稍微有追求的企业用传统的拆卸、测绘的方式也不可能研发出“机电液一体化”的动力换挡技术。
如今,伴随着这项技术的突破,它们或许会感到困惑,中国一拖,这个它们在中国最强劲的对手,是如何在短短几年之内就做到这一切的?但它们应该已然明白,在中国为所欲为、予取予夺的时代就要结束了。
这是一项怎样的技术?
不就是换挡技术嘛,有什么好难的,竟然还被跨国巨头拉开了二十多年?有人如此质疑道。这一质疑听起来似乎也有道理,从操作的角度来看,动力换挡技术是相对于机械换挡来说的,有点像汽车的手动挡和自动挡,但似乎也没听说汽车的自动挡技术有多么难。可是,他们不知道的是,拖拉机动力换挡技术是一整套智能化电液控制技术,需要企业一整套技术、工艺的支撑。而且,汽车的自动挡只有四、五个挡位,而大马力拖拉机的动力换挡却有八十个挡位之多!
那么,动力换挡技术的难点和优势究竟体现在哪里呢?
在农业装备里,拖拉机从来不是单兵作战,它往往要和耕作、收获、播种等各种配套的农机具组合在一起,形成不同的作业机组后方能完成各种不同的生产作业项目。不似汽车,不仅不用在上面搭载其他机具,总体来说还都是在常规道路上行走。可是,拖拉机就不同了,针对不同的农业品种,要结合不同的农机具,它的作业环境也因此复杂多样。一句话,萝卜、青菜,收获、播种,平原、丘陵,各不相同。
在过去,中国本土企业生产的拖拉机都是使用的机械换挡,即驾驶员要不停的踩离合、挂挡、松离合。对于汽车来说,许多爱好者,特别是男性爱好者可能更倾向于手动的机械换挡,这样看起来似乎更“Man”一些。可是,对于拖拉机,一种用于生产的工业品来说,传统的机械换挡却有着莫大的局限。
在现代农村生活过的人可能会经常见到下面一幅画面:烈日炎炎下,大块的土地在等待耕作,为为要赶农时,驾驶员需要“连轴转”,但驾驶员在操作拖拉机转向、换挡的同时,往往还要调节拖拉机上搭载的农机具。很多时候,由于挡位的不细致,驾驶员很难调整到位。田地里总是会留下一些地头、死角。为此,驾驶员常常被迫返工,为那些地头、死角折腾个不休,耗油、耗时、耗力,惹人生气。
动力换挡技术却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外面阳光暴晒,驾驶员只要安坐在装有空调的驾驶室、操控好几个按钮就可以了。不需要踩离合、不需要下地调整农机具,因为有了智能化控制的设备,驾驶员很轻易的就能调节到位,地头、死角全消失。舒适、简捷、轻松、省油、效率高。据介绍,搭载了自主知识产权动力换挡技术的一拖东方红拖拉机,与目前国内拖拉机常规机型相比,平均节能30%,作业效率可提升40%。
当一拖推出自己的动力换挡拖拉机后,不少用户私底下都热情的对一拖董事长赵剡水说:“真是太感谢了!一拖推出动力换挡拖拉机后,不少跨国巨头的原有同类产品立马大幅降价30%以上。”在一次黑龙江的210马力拖拉机招标上,一拖参与竞争后,某国外品牌的210马力拖拉机报价为一台59.5万元,而在一拖参与竞标前,同样的产品报价高达90万元!
对于跨国巨头们来说,某一类产品降价30%无非是牺牲点利润,拿约翰迪尔来说,其2012年净利润为32亿美元,比中国本土所有农机企业利润总和还多。他们深深忧虑的或许是,在动力换挡技术获得突破的背后,很有可能意味着这家实现突破的中国企业在技术研发上已经全面追赶了上来!
明白了动力换挡技术的原理和难度,就会知道,跨国企业们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
所谓动力换挡技术,用专业术语来说,就是通过湿式离合器控制变速箱换挡,通过电液控制系统实现传动器的不间断换挡、换向操作。虽然名叫动力换挡技术,但其背后的核心技术却有三项,分别是电控动力换挡传动系技术、电控高压共轨发动机技术、液压系统闭心负荷传感技术。
那些没有研发、只会组装的企业就不说了,跨国企业永远不会为他们而忧虑。传统上,就像机械行业不少企业经常做的那样,中国部分农机企业往往也是通过购买外国农机、拆开、测绘的方式来做研发。在机械换挡时代,在农机的上一轮技术里,这样做还行得通,不失为一种高效的追赶策略。然而,新一代农机技术是以“机电液一体化”为特征,根本无法通过测绘来模仿。
多年以前,一拖人已经有了危机意识。虽说东方红牌拖拉机在中国广大农村有着较高的美誉度,企业技术能力也有着深厚的积淀。可是,时过境迁,如今约翰迪尔、凯斯纽荷兰、久保田等世界农机巨头皆进入中国市场,如若视而不见就是夜郎自大。更为重要的是,在下一代技术里,当传统的“测绘”研发方式不再有效、跨国巨头又不会将最先进的技术转让给你,中国一拖该凭何立足于江湖?
高端突围
环顾左右,回望历史,曾经的天拖、上拖无不在一轮轮技术进步中“销声匿迹”。一拖人很清楚地看到,如果不能摆脱惯性,像很多企业那样患上“路径依赖”的毛病,一拖不但永远无法像自己的愿景所描述的那样,成为“卓越的全球农业装备供应商”,甚至还有可能被边缘化。“英雄猝死还好,最怕就是被边缘化。”一拖董事长赵剡水说。
赵剡水表示,要想在技术上进一步缩小与国外巨头之间的距离,一拖就不能像众多企业那样盲目的上规模和多元化。“面粉就这么多,摊成一般大的饼,很香;扩大一倍,还有点香味;如果扩大十倍,就什么味都没了,还可能摊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