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高兴今天开这个会,把我们的想法和观点在这个会上做抛砖引玉。
目前的情况下,我想谈三句话:第一句话是怎么看待过去。刚才我跟曾总在私下交流,我说你说出这个行业同行的很多心里话。讲出问题的同时,也不要忽略我们自己的成绩,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工程机械可能是两个20年,说得更短一点是两个10年。过去10年我们发展非常迅速,增长是主旋律,带来的问题有些是可以避免的,有些问题可能是这个煎熬中不可避免的。我看过一份研究报告,说的是我们在过去的10年、20年工程机械行业成为中国为数不多具备了全球竞争力的行业之一,有一份很详细的报告作了产品分析。这应该是一个成绩。第二个成绩,在过去的这些年中,全球混凝土机械的60%到70%的量产生于中国。挖掘机过去最早做的海外的品牌,现在是什么样的情况大家都非常清楚。对于过去,我们要客观地去看待。
当然过去所带来的问题就是刚才曾总所分享到的等等问题,看待现在不要过于悲观。有两个主题词,一是透支。我们透支了资源和未来。其次是调整,也就是复原的过程。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方,第一种是动刀子,一种情况是别人动刀,第二种情况是自己主动动刀。我相信在座的工程机械企业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都做了很多内部深刻的调整。第二个过程是结合。慢慢地结合以后,第三个过程是复原。
如何看待未来?看待未来保持中性、理性地看待。未来的机遇在哪里?新型城镇化。过去一线城市摊大饼似的,未来在三中全会的报告里指出是小型城镇化,这可能会带来很多需求,比如说农民建房,比如说小型城镇的建设就像欧洲过去以及现在所用的何总的小型智能挖掘机可能就有很多的应用。工业化我就不说了。
我想提两个大家忽略的,就是这次调整本身孕育的机会。毋庸讳言,在过去的时间里,我们对于速度的追求,对于规模的崇拜,一段时间是我们各个厂家特别是中国厂家奋起直追要做的事情。经过这轮调整会带来很多新的机遇。随着对工程机械深入的理解和应用,中国客户和市场的用法也会不一样,以前认为工程机械是挖土、挖石头的,其实在欧洲和美国几十年前挖掘机什么都干,挖掘机叫怪手,它不仅能干这个活,还是吊家具。再就是人口,大家都说中国的人口红利在消失,中国劳动力的减少是不争的未来的趋势,人越来越少,劳动力从哪里来?这些工作谁来完成?靠机器替代人,这也孕育着机会。再就是国际化的机会。我举一个例子,整个俄罗斯迄今为止没有一个国际化的高速公路,刚才我的一个俄罗斯朋友打了电话,他说现在在修的是莫斯科到圣彼得堡的路,另是从莫斯科的一个角落到机场的,也没有高铁。所以我认为,我们国际化的潜力还是非常大的。
刚才龙主席给我出了一个命题是绿色发展,就这个话题我谈一点。工程机械依然还是这种产品吗?长成这样的挖掘机和泵车未来是怎样的?应该是环保和节能的,尤其是在PM2.5雾霾到了很多中部的地方,未来的环保节能很重要。三一在这方面做了一些事情,我们的效率大概提升25%左右,油耗大约降低30%。在混凝土机械领域三一也做了自己的事情,我们下一步的方向也是要通过绿色发展最后跟进企业的创新驱动转型。
这16个字的主题定得非常好,如果要加上一点那就是绿色理念包含着责任,一是对产业的责任,二是对我们国家的责任,三是对未来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