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国内资源状况限制,我国铁矿砂对外依存度超过70%,近年来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砂买家,进口铁矿砂占全球铁矿石海上贸易量的60%左右。随着钢铁行业对国外矿砂需求量不断攀升,其背后的隐忧也日益显现—不仅国内铁矿开采行业发展举步维艰,进口矿价过高也严重侵蚀了国内钢企的利润,阻碍了行业健康发展,应当引起相关各方的关注。
来自青岛海关的统计显示,去年山东口岸进口铁矿砂1.9亿吨,同比 增加8.6%; 价值241.5亿美元,增长9.5%;进口平均价格为每吨129.1美元,上涨0.8%。铁矿砂进口呈现“量价齐增”态势,其主要推动力是我国国民经济增长和城镇化建设等带来的高需求。此外,环保成本大幅上升也促使相关企业加大了铁矿砂进口力度。
但值得注意的是,进口矿价高企正日益侵蚀着国内企业的利润。据了解,国外三大矿商(力拓、必和必拓、淡水河谷)的铁矿石开采成本大致在50至65美元/吨之间,与国内到岸价格约130 美元/吨相比,利润颇丰。国际矿商与国内钢企利润率的巨大差距,明显反映出国内钢铁行业发展的瓶颈—资源自给能力不足,价格受制于人。
与此同时,国内铁矿开采业税负过高,也造成国产铁矿石成本偏高。目前,国内铁矿山企业平均销售税费负担率为25%,而澳大利亚、巴西的铁矿山只有4%至5%。据测算,国产铁精粉成本相当于力拓到岸成本的2.8倍、必和必拓的2.6倍、淡水河谷的2.3倍。较高的税费负担不但影响了国内铁矿行业的发展步伐,也使之在与国际矿商的竞争中处于下风。
另据青岛海关统计,去年山东省出口钢材虽然增加12.4%,但出口均价下跌4.9%。原料涨价产品却降价,钢铁企业更加苦不堪言。据统计,去年国内钢铁行业利润率仅为2.16%,企业亏损面高达23.4%。
显然,进一步提高国内钢铁行业的资源自给率、降低对外依存度仍然任重道远。有关部门应当改革税收体制,降低企业负担,推进国内铁矿开采业健康发展。此外,还应严格控制钢铁产能,减少低效生产,提高钢企利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