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线多发滑坡、岩溶、涌突水等地质灾害
全线桥梁路基进行“B超”保安全
最高路段桥隧采用U形路面连接
位于川南乌蒙山区的古蔺、叙永两个县有着黄荆老林、丹山风景区等丰富的经济和旅游资源。由于交通发展滞后,这一地区存在“酒香却怕巷子深”的困难。今年11月中旬,作为厦蓉高速四川境内最后一段的纳黔高速通车后,将改变古蔺和叙永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
该高速通车后,成都4.5个小时就可以到达贵州。
纳黔高速起于叙永县石坝乡白土岭的赤水河大桥,止于泸州市纳溪区新乐镇,是四川省在喀斯特地区建设的路段最长、地质结构最复杂的高速公路。沿线地质、地形情况十分复杂,多发滑坡、泥石流、崩坍、岩溶、暗河、涌突水、软弱地基等地质灾害。
四川纳黔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纳黔高速公司”)与设计单位一起,对沿线所有大桥桥墩路基进行了探测。纳黔高速公司总经理游宏介绍说,在选定的路基上还要进行爆破,进行地震波检测,确保路基没有空洞、裂缝,“原理和B超一样。”
全长134公里的纳黔高速分为纳溪至叙永段和叙永至川黔交界赤水河两段。
纳溪至叙永段桥隧比为27%,已于2011年12月31日通车。而叙永至川黔界赤水河路段桥隧比达到57%,可以说是一条建在桥梁上和隧道中的高速公路。
桥梁
增设人行道跨越川黔两省
纳黔高速赤水河特大桥是赤水河上第一座贯通的高速公路大桥,连接贵州生机镇和四川石坝乡。为方便两地居民,桥的两侧增设人行道。
纳黔高速公司高桥业主代表处曹清宗站在大桥上,看着建设了3年的大桥贯通,说:“大桥建在赤水河两边的半山腰,最大的桥梁跨度240多米,建设难度很大。我们采取吊框施工,先建起桥墩,然后从桥墩往两边搭建吊篮,往里面灌混凝土,等新建的桥面凝固后,又继续在前面装吊篮,再灌混凝土,就像搭积木一样使桥面向两边延伸,最后所有桥墩的桥面接在一起,桥梁就建设完成了。”
雾区行车诱导系统达6公里
纳黔高速控制性工程——冷水河特大桥位于纳黔高速沿线的最高路段,主桥墩高度135.5米,在省内同类桥型中墩高排名第二。
冷水河大桥和叙岭关特长隧道之间通过一段U型路面相连。游宏介绍说,由于两者都处于特长下坡之间,使用U形路面相连,可以延长车辆行驶距离,减缓路面坡度,为车辆安全行驶提供保障。
冷水河特大桥一带海拔高,秋冬季节75%的时间都是雨雾天气,纳黔高速公司特在大桥前后共6公里路段安装了雾区行车诱导系统。
隧道
“脚下”藏有巨大溶洞
雪山关1号隧道是纳黔高速川黔界向纳溪方向第一个隧道,全长2061米。
施工单位在隧道挖掘过程中,意外发现穿越一个巨大溶洞,洞深超过30米,洞里全是钟乳石,“与宜宾兴文县的石林不相上下。”游宏介绍说,施工方和设计单位最终选择填土方案穿越溶洞,“隧道只需要沿着溶洞边缘穿越20多米,施工单位将挖掘隧道的岩石和泥土推到溶洞里,然后将填土压实并在上面修建路面。”
雪山关2号隧道
“头顶”溶洞清理近3年
从雪山关1号隧道往北行驶几百米就是雪山关2号隧道,施工过程中发现隧道顶部也有一个巨大的溶洞。该溶洞仿佛一个巨大的漏斗,里面堆积了超过10万立方米泥沙和碎石。
为了保障隧道建成后的通车安全,必须把这些泥沙和碎石全部清空。施工人员把隧道顶部的溶洞打通,让泥沙和碎石沿着隧道涌出,然后运走。由于隧道里工作界面狭窄,大型机械只能缓慢地转运泥沙和碎石,经过接近3年的施工,10万方泥沙和碎石最终被清空。
另外,为避免溶洞再次沉淀泥沙和碎石影响隧道安全,施工单位还在通过溶洞的隧道外面包裹了5米厚的钢筋混凝土二衬。游宏介绍说:“这条隧道的二衬是普通隧道厚度的6倍。”
建有省内首个停车降温池
纳黔高速最南边的高桥互通往北行驶,是一个33公里长的超长下坡道,4067米的叙岭关特长隧道就位于坡道中间位置。叙岭关隧道是纳黔高速最长的隧道,是纳黔高速三大控制性工程之一。
叙永和古蔺煤炭资源丰富,原来经过321国道的运煤车将可选择走纳黔高速。叙岭关隧道在入口处专门建设有一个强制停车区,从高桥互通下来的大型货车,在经过10多公里的下坡行驶之后,将被要求在叙岭关隧道停车休息,并可在降温池里冷却,防止发生自燃等事故。纳黔高速公路工作人员介绍说:“叙岭关隧道强制停车区是四川省首个专门建设降温池的停车区。”
厦蓉高速
到2015年,纳黔高速连接的厦蓉高速毕节至生机段通车后,厦蓉高速全线贯通,成都到厦门将全程高速,届时,成都市民可自驾去厦门鼓浪屿旅游,然后乘坐轮渡到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