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10日,“2013装备工业发展形势分析会暨《2013装备工业蓝皮书》发布会”在中国科技会堂举行。装备工业领域国家主管部门领导、资深专家、优秀企业代表以及蓝皮书的编辑人员,与全国几十家知名财经媒体和产业媒体出席了会议,并就行业内热点问题进行深入讨论。
1、人口红利消失,中国装备制造业该何去何从
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快,中国正面临着人口结构老龄化的困扰,由人口结构创造的人口红利也正逐步消失。我们必须得认识到这样一个问题,人口红利是不可重复的,与此同时,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号角也已吹响,欧美等国都在积极备战、展开新一轮的角逐。面对如此境地,对于体系庞大的中国装备制造业来说,又该如何改变自己实现强大的中国梦呢?
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和阴晴不定的经济形势,中国装备制造企业是无法改变环境的,那么适应环境和改变自己就是生存的砝码。“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亘古不变的自然规律。中工联创认为,中国装备企业必须要敢于转型升级,敢于创新,走出模仿跟踪的泥潭,要勇做行业领袖,掌握独特的看家本领,只有这样,才能重获竞争力和比较优势。
2、中国装备制造业离第三次工业革命还有多远
一直以来,历次工业革命都是伴随着科技革命的浪潮爆发的。18世纪60年代,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19世纪70年代以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表现为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新、新通讯手段的发明,这些新技术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引发第二次工业革命;20世纪40年代以来,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应用等技术为代表,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其中,电子计算机、控制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取代了部分人脑的工作,大大增强了生产的自动化程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推动主要工业国家的经济进步。第三次工业革命正是基于这些科技成果发展起来的。
对比中国科技发展现状,可以发现我国距离第三次工业革命尚有段距离。当前,中国甚至连第二次工业革命所需要的科技革命都没有完成,诸多领域的前言、核心技术仍被发达国家掌控。这也是中国和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差距关键所在。
3、中小型装备制造企业的下一个五年品牌战略
对于全球装备制造业而言,2013年注定是一个影响未来的“时间窗”。国际方面,源起欧洲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思潮在全球刮起一阵旋风,美国“制造业回归”战略初见成效;国内方面,国家“十二五”规划中的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战略对制造业企业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我国装备制造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必须转型升级,形成制造业强势品牌。那么,在未来的5至10年中,中国能否诞生出一批民营制造业强势品牌?
正如查理·芒格所言:“所有伟大的公司都是死过一次以后,才变得伟大”。宝马公司经历了由飞机制造向摩托车制造、再到汽车生产的二次转型方成就了今日的BMW品牌;比亚迪经历了由单一电池生产扩充向汽车行业的10年转型发展,才获得今日全球销售额近2000倍的增长奇迹;GE、苹果在发展过程中甚至曾濒临破产。我国装备制造企业应从它们的发展历程中找到类似的踪迹——转型升级,创建强势品牌。
转型升级绝非是“拍脑门决策”,它是基于战略定位和战略规划推进的。诸多成功的企业和品牌都是基于清晰的战略定位和规划成长起来的。对于我国民营装备制造企业而言,解决战略定位和战略规划的问题迫在眉睫。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对企业内外部竞争环境有清醒而深刻的认知和判断。对此,中工联创认为,基于全球产业的发展趋势、行业技术前端的发展方向、因中国装备工业转型升级要求而产生的更为复杂的市场需求,因区域发展不平衡而存在的新市场及其空间,主要竞争对手的综合优势评估与发展动态以及国家公共资源的侧重方向等都是需要调研分析的重要外部环境因素;就企业内部而言,企业对所在领域技术的掌握与研发能力、新技术的引进渠道与消化应用能力、新市场的渠道开拓能力、目前综合竞争优劣势评估及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据先机的可能性评估等方面是当前需要优先做出判断的内部因素。中工联创认为,针对未来五年的产业发展趋势,企业战略考量的出发点可以从创新、技术、知识产权、差异化的市场格局、新产品及市场开发、资本整合等方面来着手。
当前尽管我们仍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与艰难的抉择,中国经济发展巨大的市场潜力仍是值得期待的。五年战略,十年发展,电商行业可以成就阿里巴巴这样的巨头,制造业同样可以实现比亚迪成功的梦想。我们认为,中国的装备制造业中只有那些抱有长远的目标与理想并且执着坚持的企业才会有他们的下一个五年和美好的未来。
4、“ 第三次工业革命” 对装备制造业的影响
一方面,新型制造技术成为引领未来装备制造业变革的重要技术之一。工业革命与科技革命相伴而生,科技革命是工业革命的基础和前提, 第一次工业革命创造了“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创造了“电气时代”,那么,第三次工业革命又将依托何种技术开拓新时代?种种迹象表明,新型制造技术成为引领未来装备制造业变革的重要技术之一。
另一方面,新型装备制造技术的单个产品生产成本与大规模生产的单位产品成本的无差将颠覆传统的规模经济理论。大规模产品生产优势的削弱使得中小企业甚至个体企业家变得更具有竞争力,并使集约式的生产模式向着分布式生产的方向发展。此外,新型装备制造技术可以极大的释放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创新经济商业模式成为可能。
同时,新型制造技术将对我国装备制造业造成强烈冲击。毋庸置疑,廉价劳动力给中国制造业带来超强的价格竞争力,随着新型制造技术和新型制造业的发展,我国廉价劳动力优势急剧萎缩,一方面,依托先进的3D打印技术,国外部分公司甚至可以生产需要从中国设计生产的产品,另一方面,我国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给中国装备制造业带来巨大冲击,使我国很多装备制造行业面临生存危机。
5、建设研究开发创新体系 打造装备制造业强国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制造业从一穷二白到“世界工厂”,成就举世瞩目。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产业链上处于中低端,制造业“大而不强”的问题十分突出。无疑,建设研究开发创新体系,打造装备制造业强国是解决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必然选择。
——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为企业自由发展创造宽松环境
随着我国加入WTO,外资涌入,中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在市场中的表现不尽人意。为了保护中国产业的安全,政府不得不一次次出面解决,而当这种政府主导的思维产生惯性之后,实际上加大了企业对政府的依赖感。尤其是2008年以来的这次金融危机,政府出台了“四万亿”的刺激政策,这样做的结果往好了看是稳定了经济,往坏了看是加重了企业对政府的依赖程度,以至于政府投资周期之后,国内重大装备制造行业都陷入了产能过剩的危机之中。从目前的发展阶段来看,政府已经无法再次通过投资拉动经济,再深一点说,已经无法通过投资来消化过剩的产能。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逐步放开权利,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淘汰落后企业,利用危机激发企业的创新潜能。
——“多种经营模式”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所谓“多种经营模式”是指鼓励和维护各种经营主体的存在,不管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企业,还是作坊式的企业,只要不危害社会、环境,能够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要保留,政府都应该给予相应的财税、政策支持。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社会劳动力的生产效率,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
——从税收、贷款等方面支持装备制造业
装备制造业并非赚大钱的产业,但如果没有装备制造业的基础性作用,社会就不能正常运转。市场的趋利性使制造业向成本低廉的地区转移,需要政府在税收、贷款上给予支持。更何况,中国需要制造业提供就业机会,我国工业基础薄弱,特别是产业核心技术掌握程度还远远不够,在中国产业没有掌握市场定价权的时候,尤其需要政府从税收、贷款上支持一批有创新、有技术的优质企业。
现代企业需要大量的知识化人才,包括搞基础研究的人才,搞技术创新的人才,还包括能工巧匠的技术人才。因此,高级技术工人的短缺成为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在中国,有太多人热衷于金融、法律、文化等虚拟产业而忽视了制造业。从事制造业的人的社会地位和收入都相对偏低,导致从事制造业的人数和质量都有所下降。因此,中国要提高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提升从事制造业人员的地位和收入水平,使这个行业能够聚集最优秀的人才。
——重视科研,建立适合国情研究开发创新体系
构建并完善研究开发体系,发挥研究开发部门的作用是推动制造业发展的关键。同时,企业应积极构建与研究机构的合作机制,使研究成果充分接受市场检验并实现产业化。如德国马普学会即德国政府资助的全国性学术机构,学会拥有80个研究所,3500名科学家,成立以后致力于自然科学、生命科学和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等领域的基础研究,支持开辟新的研究领域,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德国的科技进步。此外,德国弗朗霍夫学会、美国自然工程学会等都是由政府自助的基础科学研究机构。
自98年科研体系改革以来,中国的制造业研究体系解体,很多科研院所转成企业,失去了原来公益性、基础性研究的功能。而基础性的研究对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巨大。中国应该充分整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生产力促进中心等资源,重新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研究开发创新体系,打造装备制造业强国。
3D打印与传统装备制造互为补充
相对于传统制造技术而言,3D打印技术无疑是一次重大的技术革命,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传统制造技术的颠覆,它能够解决传统制造所不能解决的技术难题,为传统制造业的创新发展注入新鲜动力。然而,这并非意味着3D打印技术能够彻底取代传统制造技术。一方面,传统制造业经过数千年的积累和发展,已经在生产工艺、生产技术、材料等方面非常成熟,并形成了配套完善、功能齐全、社会各界广泛认可的产业基础。另一方面,从3D打印的技术原理来看,设计师设计的任何复杂的,高难度的,传统制造方式不能生产的产品,利用3D打印技术都可以轻松地打印出来。但是,传统制造业所擅长的批量化规模化生产、精益化生产,恰恰是3D打印技术的短腿。比较来看,3D打印技术擅长的解决个性化、复杂化、高难度的生产技术,而传统制造业则擅长的是批量化和规模化。彼此之间优劣态势正好形成互补关系,而不是谁替代谁的问题。因此3D打印技术本身不是要取代传统制造业,也不能取代传统制造业。
当前,在流传甚广的各类版本中,3D打印技术几乎无所不能,大到飞机、房屋和汽车,小到牙齿、手帕和刀叉,甚至是人体器官,都可以打印成型。成龙在其自编、自导、自演的电影《十二生肖》当中,更是将3D打印技术着实“秀”了一番,让人们非常直观地感受到了高科技的神韵。人们纷纷畅想利用3D打印机足不出户便能打印出所需商品的场景,然而, 3D打印技术不是万能的,它并不能为我们“打”出一个世界。一方面,我们生产生活中所需要的商品都具有功能性,而任何功能性的商品都是由不同材料制造的,家庭不是工厂,不可能去采购多种材料。另一方面,制造业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在生产工艺等方面比3D打印技术更为成熟。
6、调整或许远未结束 企业当顺应市场节奏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2012年对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期再次进行了下调,其中对中国经济增长幅度的下调还要更大些。世行近期也调低了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而从近期国内公布的经济数据来看,经济增长的确依然乏力。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5月工业产品出厂价格,继4月同比下降2.6%后,同比再度下降了2.9%。
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金融机构5月新增贷款为6674亿元,低于4月的7929亿元;5月的总体社会融资规模达到1.19万亿元,也低于4月的1.75万亿元。
海关总署近日公布,5月,中国进出口总值为2.15万亿元,扣除汇率因素同比仅增长0.4%,远低于上月的14.7%以及市场预测的7.4%;进口同比则下滑了0.3%。而导致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国内经济增速放缓以及外部需求的低迷。
中机联相关人士在分析机械工业今年经济运行形势时表示,机械产品价格指数低位趋稳,但3、4月份再现下行之势颇为令人不安。 该人士预计,2013年机械工业经济运行速度有望略高于2012年,但总体仍处于较低水平,全年有望实现约十个百分点的增长。与此同时,他对行业内竞争加剧,效益下降等诸多问题表示甚为担忧。
北京易中创业科技有限公司在其近日完成的《2013年中小企业经营状况调查》报告中显示,有55%和68%的企业在2012年没有实现营业额增长及净利润增长;在中小企业老板群体中,有43%感受到沉重的经营压力;有66%的受访企业对国内的经营环境表示悲观;近六成企业主不看好未来三年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高达85%的企业主认为目前市场竞争激烈,并表示“假冒伪劣和模仿猖獗”以及“国企拥有不公平竞争优势”使得竞争环境更加恶化。不过,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即使如此,在国有企业占据绝对统治地位的装备制造领域,民营企业增速却高于全行业平均水平,被认为是前四个月行业触底回升的最大贡献者。
经济运行有其内在的规律,繁荣—滞胀—衰退—复苏—再繁荣,如此循环往复。对于企业而言,重要的是,如何顺应市场的内在节奏,能动而持续地推动自身能级与技术水平的提高,通过量的积累以达到质的飞跃,进而不断形成新的竞争优势。事实上,即使在国内,目前,那些真正拥有自主高新技术的企业,受到市场深幅下调的影响程度也是非常有限的。而遗憾的是,在装备制造领域的诸多国企中,并不具备这方面的机制保障。很容易发现的一个事实是:越是国企占有高权重的行业领域,技术提升的速度越是缓慢。
7、装备制造业增长方式转变之困
关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话题已谈论多年了,但实践中的效果不值一提。应该说,在一个主要靠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的宏观环境中,企业的投资性扩张才是能够与之相适应和匹配的。
丘吉尔曾经说过:“美国人总是会做出正确的选择,但都是在把能犯的错误都犯完之后。”但目前中国装备制造业在面对转型这一课题时,仍陷于迷惘之中。
近年来,装备制造业由于产能过剩而导致的行业竞争加剧的现象一直非常突出。汽车行业也好,工程机械行业也罢,都已经出现了不少过度竞争的情况,比如超低价销售、零首付政策等等,已经严重影响了整个中国机械装备制造业健康和正常的市场秩序。装备制造企业的这种外延式扩张,在消耗掉大量资源的同时忽略了内涵,我国的装备制造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的状况没有得到改变,行业内普遍呈现出“肌无力”的病状,而技术“空心化”的局面依然如故。
企业要发展,行业要消除病灶,具备核心竞争力,最根本的就是要转变行业的增长方式。在这一点上,业界普遍形成了共识。从一定意义上讲,社会生态环境决定了适者生存的基本原则。不同的增长方式是企业应对外部环境的一种选择。有怎样的发展环境,大多数企业就会选择能够相匹配的发展模式。如果外部环境没有大的变化,企业可以轻易地廉价获得生产要素,环境成本中的一部分可以外部化,利润还在增长,无论是装备制造行业还是企业,谁也不会平白无故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也不会冒险搞技术创新。而这种增长方式生命力之所以顽强,显然不是在市场化为原则的基础上可以形成的。
时下,作为考核地方政府政绩的重要指标,GDP仍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地方政府很容易将对GDP增长的诉求,转嫁到对督促企业规模的膨胀上。装备制造产业之所以存在低端产能普遍过剩的状况,事实上与地方政府所起到的推手作用有着直接的关系。而转型与创新这种成本高、风险大、周期长的内容,对于地方政府而言,显然是远水难解近渴。基于此,紧紧围绕装备制造业上大项目、新项目,自然而然成为各级地方政府热衷、偏好的选择了。
应该说,体制机制问题不解决,装备制造产业没有前途。显而易见,突出效益原则是产业转型的前提。对于那些国有的装备制造优势资源,如果没有一个有效的处置方式,没有一个得以不断优化其功能的机制,产业转型很可能就是一句空话。
8、中国高端装备制造能从美国“再工业化”中学到什么
美国实施“再工业化”战略一方面将对我国的工业化产生巨大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将为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提供宝贵的借鉴意义。在此背景下,我国必须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提高先进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大新兴产业的投入,加快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以应对美国“再工业化”战略带来的挑战。
首先,须重视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全球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所发生的深刻变革,迫切要求我国经济增长要转移到依靠先进制造业的进步上来,要求制造业要加快结构调整并推动发展方式的转变。而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培育和发展将为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装备和服务支持。尽管我国已是一个装备制造业大国,但是当前我国装备制造产业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特别是一些高端制造装备,如半导体,包括电子信息产业的加工设备、深水海洋和石油装备、百万吨乙烯装置中大型压缩机等几乎全部依赖进口,高端自动控制系统如飞机导航仪器仪表,高速列车的刹车系统基本上由国外垄断。因此,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是制造业发展的重中之重,须重视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其次,加大科研投入,建立技术创新的推动机制
美国“再工业化”的本质之一是强调和重视科技的自主创新和持续创新。当前,我国装备制造行业已经陷入了一种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恶性循环。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原副院长屈贤明在《我国装备制造业是否能引领世界》的一文中指出,目前我国自主创新薄弱,高端装备制造呈现失守困局,尚不具备引领世界装备制造业发展新潮流的能力。目前国内的装备制造业不能生产大型民用飞机、深水海洋石油装备,90%的高档数控机床、95%的高档数控系统、机器人依赖进口,工厂自动控制系统、科学仪器和精密测量仪器对外依存度达70%。可见,只有依靠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发展高附加值产品,中国制造业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才能与美国等其他一些发达国家在国际市场上展开竞争,并推动未来经济长久繁荣和可持续发展。
再次,共同加大对大企业和中小企业的扶持
美国“再工业化”战略尤其关注中小企业的发展。但是基于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实际情况,一方面,需要培育核心企业,提高装备制造业的产业集中度。规模生产是高端装备制造业升级的重要途径。我国政府需要有选择地重点扶持一些大型高端装备制造企业组建大型装备企业集团,运用各种经济财税立法政策,推动企业并购重组,从而形成规模经济,形成装备制造业集群。另一方面,需要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因为很多中小企业在基础工艺、基础元器件等方面对大企业具有良好的辅助作用。因此,我国需要借鉴美国“再工业化”对中小企业扶持的做法,加大对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所需的资金,支持促进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和高校间的合作、交流与创新,从而促进整个高端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提升。
最后,推动产学研合作,建立产业联盟
美国“再工业化”战略高度重视政府部门、国立科研机构、大学与企业之间的互动与协作,并推动化学家、物理学家、材料学家、机械工程师和微生物学家等之间的交流合作。如ARPA-E项目基本上都是采取由2个以上单位合作的方式来实施的,合作单位主要来自大学、企业和国家实验室,合作方式也是多种多样,有产学研三方结合的,有大学与大学、大学与企业,或企业与国家实验室等合作研发的。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对于正处在工业化进程中的中国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战略问题,这需要政府部门、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共同开展战略研究,探索积极有效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建立实质性的产业战略联盟,逐步形成一套国际化、规范化、流程化和市场化的长效机制。
9、德国装备制造业的高端优势
与中国相同,德国也拥有“世界工厂”的美誉,但不同的是,其生产的都是高附加值、高科技产品,最知名的企业有普茨迈斯特、通快、西门子、施耐德、博世力士乐等,世界500强企业之中,德国有37家。雄厚的高端制造业基础,使德国在发生欧债危机时依然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欧元区经济的整体颓势,制造业普遍萎靡不振。那么,是什么让德国在逆境中“应对自如”?德国恒强的理论基因是什么?答案就是:高端优势。
危机下一枝独秀
有关数据显示,欧元区2012年第二季度GDP季率下跌0.2%,预计第三季度季率下跌0.1%,其10月份制造业PMI初值为45.3,失业率也屡创新高,整个形势持续几个月走软。德国虽然在2012年下半年也有疲软之势,但相较于其他萎靡的“欧猪国家”,仍然称得上是“一枝独秀”。
抱团取暖打天下
德国制造业之所以能够一花独放,与德国政府实施的宏观政策直接相关。经济困难时,德国政府让企业、工会与政府抱团取暖,共同抵御外寒,通过高品牌的供应链重塑取得成功。
重视中小企业发展
德国除拥有大众、宝马、戴姆勒、西门子等大名鼎鼎的巨型品牌企业之外,还拥有众多在国际市场领先却籍籍无名的中小企业,数量占到德国企业总数的90%以上,是推动德国出口贸易乃至整体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力量。
持续创新,政府给力
德国制造业何以基业长青,究其原因,是与其强大的创新能力分不开的。持续的技术创新是德国装备制造业长期保持强盛的根源。德国制造的商品要求精益求精,具有不可替代性,这是它成功的核心因素。德国的创新能力尤为突出,在德国制造的营业额中,27%以上来自于创新产品。德国工业的研发投入绝大比例用于制造业,而对机器制造、汽车、电子和化工行业四大产业贡献率最大。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丽表示,德国制造业的成功源于走高科技、高技术道路,通过其质量和技术的不断提升进一步占据越来越大的海外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