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20多年的不断吸收、消化国内外先进管理思想以及国内外企业的先进经验,设备管理的理论有了突破性进展,特别是在宏观的设备管理理论方面提出了“综合管理”的理论体系,有力推动了国企设备管理的发展。但是作为微观的国企设备管理,仍有许多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国有企业设备管理如何适应市场变化?如何恰当地对国企设备管理定位?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面临者国际、国内更多的市场机遇,也面临更严峻的挑战。作为国有企业设备管理部门及部门负责人,应该明白自己和这个部门所肩负的责任,国企设备管理应该怎样紧紧围绕企业的使命、愿景、核心价值观和企业短期、中期、长期的经营战略规划及经济、社会效益,实现企业设备管理的规范化、程序化、现代化和科学化的管理,使国企的设备管理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本人结合自己在本行业中的体会和见解。
一、明确企业设备管理现代化的五个方面
企业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来做好企业的运营、营销、财务活动。设备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设备管理包括:从规划、设计、制造、筹措、安装、使用、维修、改造、更新直至报废全过程物资运动形态的科学管理;从设备的初始投资、维修费用、折旧、更新改造资金直至涉及设备的其他各种费用的筹措、积累、支出的价值运动形态的科学管理 。
1、管理思想现代化:实现管理现代化,要求用现代科学管理理论和管理思想指导管理实践。涉及设备管理的现代化管理理论有: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工程经济学、管理工程学、可靠性工程学、摩擦学等;现代化管理思想包括设备综合管理观念、战略观念、市场营销观念、利润最大化和社会效益观念、竞争观念、客户和股东及员工满意度观念、安全与环保观念、清洁生产等观念。
2、管理组织现代化:要求不断适应经济体制改革,适应现代化大生产的要求,建立合理的、高效的设备管理运行体制和组织机构。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组织中每个成员和群体的作用。设备管理组织应当与推行设备管理现代化相适应,组织严密,体制健全、工作高效,充分协调,信息畅通,并具有良好的跟踪与反馈控制能力。
3、管理方法现代化:管理方法现代化要求一方面继承传统的管理经验和方法,另一方面应积极推广 运用先进的管理方法,确保各项管理工作标准化、系统化、科学化。设备一生全过程管理应实行定量与定性管理方法相结合,尽量以定量方法为主。推广应用的现代化管理方法有:价值工程、网络技术、ABC分析法、决策技术、预测技术等。
4、管理手段现代化:管理手段现代化是管理现代化的工具。如采用先进的设备诊断仪器对设备进行自动检测和控制,应用计算机辅助设备管理,采用精密检测工具提高设备修理精度等。
5、管理人才素质现代化:应按职责分工和管理层次对设备管理人员提出不同的要求,做到专业知识结构、知识层次结构、年龄结构等的全面优化。
二、明确维修理念转变维修模式
在物竟天择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设备管理工作又被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要不断的推行和运用新的管理经验和手段、充分发挥设备潜能、增加市场竞争力,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撑起一片蓝天。设备管理的前提基础是知己知彼,所以这就要做到准确定位。
常言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足见设备维修在设备管理工作中显的尤为重要与现实。单一的设备维修模式一统天下的局面在市场经济的中国已成为历史,现在企业所实行的设备管理与维修模式有: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全员生产维修、及时维修等。可以说各有所长,回顾设备管理与维修大体可分为三种模式:一是事后维修;二是预防维修;三是欲知维修。目前国内外先进的企业已逐步的由预防维修向欲知维修发展,即在掌握现场设备运行状况情况下尽量延长设备各部件在规定周期内的使用寿命,提高在用时间,降低维修成本,做好寿命周期费用最佳。然而这三种维修模式不存在熟优熟劣的问题,只是企业依据自身内外因素及维修费用加以综合考虑。事后维修是最原始的维修模式,他的维修费用最低,在一些简易或价值低的设备中采用也是比较经济有效的,但在关键设备和龙头设备上慎用。事后维修在很多企业中还占有很大比重,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不会消失,因为以预防为中心的维修还不能达到万无一失。然而任何一种维修模式都有其适应性,这就要各企业立足现实,就是基于企业设备和企业自身因素及发展环境的不同,客观实际的做到维修定位。
维修定位即是设备定位和故障定位
一、设备定位:根据企业生产的性质和自身要求对设备在生产中的重要程度定位分为三种设备: 重点设备 、 重要设备 、一般设备。 划分重点设备的条件可以考虑以下几点:1、 对生产的影响; 2、对维修费用的影响; 3、对安全及环境的影响等。划分重点设备的条件各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而决定,划分重点设备后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生产计划的变更,或设备技术的改造及更新等,也会有相应的变动。 重点设备的划分是设备准确定位的体现,设备类别的划分可以使企业对不同的设备确定不同的维修方法。重点设备一般实行预防维修,也就是设备故障尚未出现的情况下就几时排除和预防。例如:发动机有异响,初判为主轴轴承间隙过大,这时就要提前修理排除,否则就会造成抱轴、导缸等更大事故。一般设备实行事后维修,既可以提高设备维修的经济性,又有助于解决使用与维修之间的矛盾,增强设备的维修实用性。但是如设备带有转向、制动功能的决不能事后维修,必须提前预防维修。设备类型的定位是做到知己,是维修模式选择的前提与基础。
二、故障定位:设备各个阶段的故障大体分为三个阶段:1、新设备投入运行初期的故障,叫早期故障,主要是设备的设计、制造、磨合等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在刚刚大中修过的设备也有这种情况,随着不断的调整、磨合设备逐步走向正常,此时的故障易用事后维修解决。2、 设备正常运行阶段的故障,是偶发故障,它是由于某些零件中存在一时难以发现的缺陷所引起的故障(也就是说直观和感观察觉不到的),在此期间故障基本上很少的。3、 设备长期运转日趋老化,零件摸损加剧,是故障频繁,这个时期如果不及时地进行预防或欲知维修,设备很快就会报废。
故障的准确定位是做到知彼。定位设备管理与维修模式要想在具体中的到应用还要强管理就要在设备管理工作中全面推进设备点检法(点检法就是依靠人的五官通过视、听、嗅、味、触等感觉对运转中的设备进行良否的判断。主要检查设备的振动、异音、湿度、压力、连接部的松弛、龟裂、导电线路的损伤、腐蚀、异味、泄漏等)。通过点检能早期发现设备隐患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突发故障,保障生产,减少计划外损失。点检又是制定预防维修计划及维修作业的依据. 推行设备点检要操作人员,专业点检人员和管理人员各负其责,共同管理,具体如下: 1、 让操作工依靠五感,对设备运行状况进行简易诊断,即日常点检,认真做好记录,把好设备管理第一关。2 要树立专业点检人员的中心地位,明确专业点检人员所承担的责任,让其对自己所管理的设备全面了解,在管理中全面负责制定及修改点检表。指导检查日常点检,进行专业点检,及时安排处理点检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制定备件计划和检查计划,建立设备档案。
在设备管理与维修模式中,只要做到准确定位,合理选择维修模式, 不仅能恢复原有的功能和精度,而且能很大限度的降低维修费用。
提示:设备管理模式及制度的确立与执行,最关键的是直管领导,领导理念是否转变是决定一切的根源。
(作者:侯巍 侯东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