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结合转变产业发展方式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中心规划研究部副研究员文辉向记者表示,“在重建过程中应转变产业发展方式,更加合理地利用丰富的矿产资源、水能资源。引进大中型企业开发开采,做好生态治理,坚决取缔和杜绝一些小煤矿、小水电。”他强调,要做好产业园区选址规划工作,鼓励企业向园区集中,主要解决本地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同时根据本地农业特色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而在土地方面,文辉认为,“可申请增加年度计划指标,增设周转指标,探索实行人地挂钩、城乡挂钩,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在对口支援方面,申请省内各市对彝良县乡镇进行对口援建,鼓励省内企事业单位进行定点定向援助。”他表示,应该把小城镇建设作为灾后重建的重中之重,把小城镇作为灾民安置的主体。依托原有乡镇基础做好选址工作,使农村人口向乡镇进一步集中;而距离乡镇较远的居民点可以适当集中,建设新型农村社区。
此外,彝良的民族乡镇地区还可以借鉴四川映秀镇和水磨镇的经验,建设旅游小城镇。比如水磨镇原来是汶川的工业重镇,经过灾后重建和经济方式转变,摒弃了以破坏生态攫取资源为主的工矿业,转向以旅游为主的无污染“朝阳产业”。
文辉建议,“应该积极发展服务业,人口在小城镇的集聚有利于发展服务业,一方面也创造出各种需求,另一方面有利于形成多种服务业业态,增加收入。”
“基础设施重建要以恢复功能为主,建设标准要以适用为主,不能制定过高的标准,钱要花在刀刃上。”文辉表示,交通以打通联络线为主,通讯网络建设以加强应急能力建设,特别是受灾害严重乡镇的邮政设施恢复重建要优先考虑。同时要加强变电站(所)建设,迅速恢复照明、确保工程施工用电等。在水利方面,应加强次生灾害的防范,对受损的水库、堤坝等要及时加固,恢复重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