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了调整变革中的美国制造业仍然在相当程度上保持着竞争力,“美国制造”并未在人们的臆想中衰败,依旧不可小觑。
关于美国制造业未来的争论日益激烈。乐观人士指出,随着美元贬值,中美之间的工资差距逐渐缩小,美国制造业将逐渐得到恢复,竞争力也将随之提高。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2011年表示:“尽管(美国)经济复苏的总体情况让人失望,但制造业是其中为数不多的亮点之一。”
而悲观者则认为,相对于中国等经济体,美国已经永久丧失了许多制造业领域的竞争优势。在历经多年的离岸外包和冷遇后,制造业仍在不断衰退,而且可能再也无法成为美国经济的支柱。乐观者和悲观者都只说对了一半。美国制造业正处于关键时刻。目前,美国工厂的产量大约能满足国内消费需求的75%。企业领导、教育机构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巧妙的措施来推动制造业驱动的经济发展,争取使国内产量满足95%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如果美国制造业仍然不被重视,那么产量将减少一半,只能满足不到40%的国内需求,美国的制造业将从此一蹶不振。
这些研究成果来自一项最近的美国工业竞争力分行业分析以及针对200位制造业主管及专家开展的调查,调查由博斯公司与密歇根大学陶博全球运营学院共同开展(研究将设于美国的工厂视作美国工厂,无论公司的总部在什么国家)。研究发现,美国的制造业竞争力高于多数人的预期,但相比美国在二战后的制造业优势,目前的中国和美国都不能被称作“世界工厂”。
毫无疑问,出口对于任何一个大型经济体都至关重要。我们认为全球化运营(包括离岸外包)是可行的,尤其是当国内市场面临挑战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