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儒家思想对于企业发展的价值
第一节 儒家思想的精髓所在
人们的思想难免受到时代的局限,大部分思想都随着斗转星移、岁月流逝而烟消云散。那些属于少数的能够经受住时间检验、可以推动人类历史持续向前发展的观念,则无疑是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作为中国正统思想的儒家文化,在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变化之后,仍处于传统文化的主导地位,足以证明其存在的社会价值,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很多国家的学者将儒家思想应用于企业文化建设,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说明,儒家文化不但在规范人们的思想行为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而且在现代企业管理方面同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深入研究儒家文化,赋予儒家文化新的时代内涵,更好地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服务势在必行。
儒家伦理的概念、范畴几乎无所不包、不胜枚举。其基本范畴就包括仁、义、礼、智、信、忠、恕、孝、悌、谦、敬、正、直、勇、节、廉、耻、中庸、经权、慎独、理欲、和同、纲常、公私、荣辱、苦乐、勤俭等诸多伦理观念。在本论文中,我们仅探讨一些在儒家思想中地位非常重要以及对于当今社会和企业存在重要指导意义的伦理观念。
一、仁
所谓“仁”,就是仁爱,即人与人相互友爱、互助、同情。换句话,就是“仁者爱人”。首先,是“亲亲为大”,即爱自己的亲人;其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推己及人,由敬侍自己的老人进而敬侍别人的老人,由爱护自己的孩子发展到爱护别人的孩子;再次,“推恩足以保四海”,即要把这种爱心推广至四海之内,爱全人类;最后,还要“仁民而爱物”,博爱到爱惜天下万物生灵。总而言之,“仁”就是推己及人、由近及远、最后扩展到天下的广博爱心。
“仁学”是孔子全部思想的核心,也是儒家最主要的思想之一。在孔子看来,“仁”既是宇宙观,又是做人的最高理想品格,是解决人际关系的最高道德标准。因此,孔子几乎毫不吝惜地把一切好的品德都归结到“仁”中去。他在肯定“仁”的重要地位的基础上,强调人们处理好上下左右方方面面的各种关系。然后,他把“忠恕”称为“为仁之方”;把“孝悌”称为“为仁之本”;把“恭、宽、信、敏、惠”称为“仁”的五种品德。所谓“仁”,按他的解释,便是“仁者,人也。”“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是生命的相互感通,是天、地、人、物、我之间的普遍联系与相互滋养润泽。
二、义
所谓“义”,儒家最初的解释为“义者宜也”,意指正当的言行,也就是符合“仁”的规范的社会实践,特别强调一个“正”字。《礼运》云:“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这是古代对“义”所归纳的十项具体要求,即:父母慈爱儿女,儿女孝顺父母,哥哥爱护弟弟,弟弟尊敬哥哥,作丈夫和妻子要履行各自的责任和义务,年长者宽厚对待年幼者,年幼者顺从年长者,身为国君施行仁政,身为臣子竭尽忠诚。即每个人都要遵循一定的标准行事以扮演好自身的特定角色。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
汉代董仲舒进一步指出,“仁之法,在爱人,不在爱我。义之法,在正己,不在正人。” 这就是说,“仁”之“爱”侧重于对他人的爱,“义”之“正”侧重于对自己的正,和当今“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说法是相互吻合的。
三、礼
“礼”,示人以曲也,己弯则人高,敬人即为礼。只有结满谷物的谷穗才会弯下头,礼之精要在于曲。
在儒家思想中,礼有三重含义:即礼法、礼义与礼仪。礼法指政治与社会制度,更具体一些,就是指宗法社会的等级制度和家族制度。如孔子所说“为国以礼”,荀子所说“礼者法之大分”。礼义指人的社会行为规范,属于道德的体系。如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礼仪指人际交往中的仪节,表示自己身份和对对方身份的尊重,也包括传统风俗习惯,称为礼俗,如《中庸》说“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在运用上,孔子强调“仁”、“礼”统一,他说:“人而不仁,如礼何?”就是说在礼节背后必须有仁德的实质。儒家强调“礼之用,和为贵”。礼义与礼仪可以通用,都属于伦理道德规范,是文明的重要标志,亦对企业文化建设有着很深的影响。
四、智
孔子说:“知者不惑。”孟子说:“是非之心,智也。”说明“智”是聪明、智慧,是指人明断是非和分辨善恶的能力,故是道德品质之一。《中庸》即认为“智”是“三达德”(智、仁、勇)之一。孟子又说:“智之实,知斯二者(指仁与义)弗去是也。”这是说,只有知仁知义才是真正的“智”。董仲舒提出了“必仁且智”的命题,认为“仁而不智,则爱不别也。智而不仁,则知而不为也”。这表明,在儒家传统里,“智”不仅是认识论上的智,更是道德理性上的智。对任何事物都要处理得很平实,智要通过礼来完成。它是理性的,但不是工具理性,而是道德理性和目的理性。
“智”,不但要“知人”(孔子答樊迟语);还要“知己”(《周易•系辞传下》:“知己,其神乎”);更要“知事”(“格物致知”)。
五、信
“信”指诚实而有信用的品质。交友之道以诚信为本,做人做事也要信守承诺。孔子把“信”,即与人交往中讲求信用,诚实无欺,说话算数,提到了人生哲学的高度。孔子说:“谨而信”、“敬事而信”、“民无信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管子•枢言》中讲到:“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孔子把失信的人看成是无知的人,办不成大事的人;而把守信看成是能够结交天下的君子。这都是强调做人要以诚信为本。诚信是道德的基本规范,无论是谁或社会团体,无信都不能立足于社会。
儒家又认为信要与义联系起来,合称信义,故说“信近于义”。另一方面,儒家又强调信必须服从仁义大节,“言必信,行必果”未必就是君子,不必学匹夫匹妇之小信,所以孟子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信”同样影响着管理文化,“上好信,则民莫不敢用情;不信,民勿从也。”
六、忠
忠有两层含义:一是广义,做事尽心尽力。如孔子说“行之以忠”,曾子说“为人谋而不忠乎”;二是狭义,尽心为君服务。如孔子说“臣事君以忠”,郑玄说“死君之难以为尽忠”。忠作为一种道德品质,随着君主专制制度的发展,其忠君的含义被强化。忠臣甚至要为君王死节,君要臣死臣不敢不死,而不问是非善恶,这是愚忠。子路也说:“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但儒家主流派讲忠节是有原则的:第一君仁而臣忠。孟子认为不仁之君可废可诛。第二君有过要谏诤,不能一味服从。如果偷合苟容,不但不是忠臣,而且是奸臣国贼。近代以来,忠的意义增加了忠于祖国忠于民族的时代内涵。
七、恕
“恕”是对他人的体谅和宽容。按照孔子的说法,恕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朱熹《论语集注》说:“推己之谓恕。”“恕”字上“如”下“心”,即是将心比心,遂人愿也,同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儒家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道德规范。它与忠道结合起来,形成“仁”的完整内涵。《大学》提出“絜矩之道”,是对恕道的发挥,所谓“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这是强调要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
八、孝
“孝”指子女对父母和其他长辈的敬爱和怀念,是传统道德中最为基本的道德品质,所谓“百善孝为先”即为此。孝的基本要求,即“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祀之以礼”。生时敬养,死时哀丧,依时祭祀。《孝经》说:“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又说:“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以移于君。”这样,孝道包容了忠道,又是忠道的基础。孝道超出家庭伦理,成为政治伦理和社会伦理,孝道被认为是天之经地之义,百行之先,万善之首,罪莫大于不孝。故“明王以孝治天下”。孔子认为,父母可能有过失,子女应该“事父母几谏”。儒家主张“父慈子孝”,并有“当不义,则子不可不争于父”、“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的说法。
九、悌
“悌”是幼者对长者的道德态度,主要指弟敬顺兄长。兄弟同辈,有骨肉之亲,但在强调长幼有序的家族社会,兄有着特殊的优先地位,仅次于父,故常并称“父兄”,另外,还有“长兄如父”的说法,更可见兄之特殊地位。孔子指出,“入则事父兄”、“入则孝,出则弟”。孔子学生有子认为,“孝弟(悌),其为仁之本”。汉儒讲“欲陈孝悌之德,以示天下”,这是因为悌德可使长幼有序,推而广之,便会形成敬顺兄长、礼让长辈的良好风尚。
十、谦
“谦”是儒家非常重视的个体道德修养的一种重要品质,包含谦虚、谦让、谦逊、谦和等含义。孔子认为,“不伐”,即不自夸,保持谦虚品质。《周易•系辞上》说:“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语以其功下人者也。德言盛,礼言恭,谦也者,致恭以存其位者也。”强调君子保持谦逊、恭敬才能稳居其位。《周易》六十四卦中的《谦卦》卦辞说:“谦:亨,君子有终。”认为谦虚的品德可以让人吉祥,这是谦德的积极肯定。《周易•谦卦•彖传》说:“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终也。”不仅将“谦”作为一种美德,而是将其作为一条普遍的宇宙法则。人们耳熟能详的警句“满招损,谦受益”、“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和“谦谦君子”的美称,都反映了“谦”作为一种美德已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