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儒家思想对企业文化创建的价值
企业文化创建,需要企业领导者和员工的共同努力,有时候,甚至会出现一定的冲突。而对于儒家思想的共同认可,则能够起到一定的缓冲和润滑作用。
一、有助于充分发挥企业领导者的作用
英国著名管理学家克•霍金森说过这样一句近乎格言的话:“假如哲学家不能成为管理者,那么管理者必须成为哲学家。” 企业的素质是企业领导者素质的外化,一个企业管理的效能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管理水平,而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又是由企业领导者自身的素质决定的。企业领导者的素质是整个企业管理的灵魂所在,关系到企业现在和未来的发展。
因为领导是企业首领,居于企业的核心地位,具有强大的影响力。通常来说,企业文化的形成是由企业的最高领导者决定的,他决定的基础是在管理过程中,企业家通过自己的价值观影响和决定了企业员工的价值观、管理风格、行为规范和文化的价值取向,而且这种影响是有阶段性发展规律的。在企业的初创时期,企业家精神在企业文化形成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且无法动摇的地位,具有强势的引导和决定性作用。美国企业文化专家斯坦雷•M•戴维斯在《企业文化的评估与管理》中指出,“企业领导者总是文化的活水源头。如果领导者是有作为的人,他就把充满生机的新观念注入企业文化之中。如果领导者是平庸之辈,那么企业的主导观念很可能会逐步退化,变得毫无生气。”
“三纲”、“五伦”所建立的等级观念,它赋予整个社会严谨的“人伦”理念,强调人际关系秩序化,推行道德伦理、社会规范以及各种礼节,主张建立一个用礼治调节法治的德治社会。儒家思想还要求人们“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约束管制生命个体的言语行为,遵守严明的礼制,安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尊尊卑卑的地位,不僭越,不逾矩,地位低者尊敬服从地位高者,地位高者保护关心地位低者,以实现那种“天人合一”的社会状态,和谐而安宁。虽然这种思想逻辑存在一定的封建思想,但是它对于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际关系方面却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在这样的思想观念下,企业员工对于企业领导者往往更多的是服从和跟随,而较少去挑战领导者的权威,从这个角度来看,有助于领导者管理理念的推行和企业文化的建立。
二、有助于增加员工的认同感
企业领导者对企业文化有较大影响,但企业文化并非只属于领导人。企业文化同时会受到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的影响。公司员工会对于他们能够认同的、对于实际工作能起积极作用的文化进行学习和规范,这样就形成了文化的沉淀。如果一种文化已经深入人心并成为职工的思想行为的准则,那么职工对工作、对自身的信念就会表现出高度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企业文化传承的关键之处就在于领导人应当是在吸收继承企业传统的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再进行创新,除非其接手时企业文化已经成为劣势文化,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否则全盘推翻重起炉灶将使企业元气大伤。所以,企业文化要想获得员工的认同,必须要“师出有名”。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对事物认可的态度具有三种表现形式,即服从、认同、内化。服从是外部的某种作用而表现出来的被动型行为;认同虽然是自愿的但主体对认同对象并未真正了解和接受;只有内化才是个体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完全吻合的一种表现。因此内化才是最好的认可态度。培育企业文化,就是要促使员工完成从“服从”向“内化”方向的转变。
由于企业员工是成人,他们在进入企业之前已经基本建立了自己的价值观念。如果企业宣扬的理念与其原有价值观不同,必然会产生冲突。现代西方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认为:“管理并不是同文化无关,即并不是自然世界的一部分。管理是一种社会职能,因而既要承担社会责任,又要根植于文化之中。” 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相结合,在企业经营管理领域已经逐步成为共识。我国的儒家思想代代相传,在人们心目中已经根深蒂固。而现代企业的管理思想大多都可以从儒家文化中寻找到归宿。这无疑为企业推行各项管理制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